中华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021-11-27许瑞
许瑞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前言:公共艺术这门学科于20 世纪90 年代在中国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的社会认知度逐渐提升,人们逐渐重视起这门学科。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文明的积淀,凝聚了祖先的智慧与创造性,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厚的民族记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文化自信的重新树立,中华传统文化迫切地要求突破私域空间,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彰显魅力;而公共艺术也需要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入,来丰富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段和思想内涵。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必要,这样不仅能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概述
文化按照标准划分,有外来文化、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分,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所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顾名思义,是中国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内容,是中国所独有的、区别于异域文明的文化内容,其是表现了中华民族特点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对中国社会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简单来理解,就是中国的古代文化,其中包含着浩瀚的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区别属性,比如文房四宝、汉字、瓷器、国画、汉服、道教、祥云、龙,以及传统的服饰、建筑、音乐、剪纸、饮食等。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样式,是当今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财富。
公共艺术设计指的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作和环境设计。公共空间不为个人所独有,是一个群体的活动空间,其涵盖了一定空间内的地理地貌、人文、生态等各种内容,这些内容都与人产生了联系。公共艺术设计是从艺术角度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可视可观的艺术创作将人的社会精神融入公共空间当中去,成为社会群体与艺术连接的纽带。由于公共艺术设计往往涉及的主体较多,故而公共艺术设计也成为政府、艺术家和广大群众对话和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天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当今时代的视角来看,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各地公共空间设计的千篇一律,模式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似乎就代表着现代化。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当地的特色与辨识度。各地也不断挖掘历史,从建筑到雕塑,都在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而这种努力也符合当今时代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心[1]。公共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学科,其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诉求而存在的。
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急需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而公共艺术设计恰恰能够满足这一点;公共艺术设计作为艺术的分支,其要求艺术内容能够与群众产生共鸣。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大大丰富公共艺术设计的可选择素材,使公共艺术设计的作品具有天然的人文基础,有利于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传播。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应用研究
(一)广告设计领域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当今时代,广告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及的宣传媒介,其深刻地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生活中,在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广告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其天然具有公共属性,所以其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公共艺术设计的形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为广告提供丰富的素材,是现代广告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2]。广告设计在经历了多年“国际化”视觉符号的冲击后,受众审美逐渐疲劳,随着市场形势的转变,当前,越来越多的广告设计师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本土化”的视觉语言中寻找归宿,在广告设计中加入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这使得广告设计逐渐向传统回归。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广告设计领域当中,需要做好足够的功课。首先,是进行产品的定位,这要求以调查市场为基础,进而对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明确。其次,是根据广告内容分析采用何种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提炼文化的精髓与内容。最后是进行广告设计。例如,在农夫山泉的一则广告设计中,运用了水墨技法,在广告画面中,右侧是山水画般的群山、绿色的水源,山体在水中呈现出朦胧地倒影;左侧是农夫山泉的矿泉水。这则广告鲜明地突出了农夫山泉不用自来水,水源取自天然优质水源的主题。此外,像古代的祥云图案、甲骨文、京剧脸谱等都是广告设计中常用的中华传统文化素材。
(二)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千年延续,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十分的重视,因而风水之术盛行。建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深刻地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尤其是在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的时候,都会重视风水,这其中就深刻地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精髓。最著名的例子就要属明清故宫建筑了[3]。故宫建筑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遵循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故宫建筑遵循对称的原则,左右建筑对称,而南北延长的中轴线上的建筑又以故宫为中心,这体现了皇上的至高权力。故宫建筑群众的各个宫殿的取名也都有深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都有章可循,比如“乾清宫”和“坤宁宫”命名缘由即可从《易经》中寻找到答案。
建筑的功能不仅仅是要求其具有实用性,还要求其具有审美性。一座建筑物是否美观,是否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色彩、光影、形状等关系巨大,同时也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映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评判的标准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设计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个类别,其需要通过装饰、空间、比例、色彩、形态等共同表现建筑物的造型形式美。而这些中华传统都能找到答案,也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才使得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城市成为最大的公共空间场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完善,但是由于现代化起源于西方,以往中国城市设计大多以西方城市作为模板,盲目地认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诉求的提升和千篇一律的城市规划审美疲劳,人们对城市的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城市的景观设计来追寻一座城市自己的记忆[4]。而追寻这种记忆,就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应用,需要公共艺术设计师们沉下心来挖掘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找出代表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元素。城市景观具体包括城市建筑、广场、公园、道路等各种表现形态,不同的城市景观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通过设计语言,能够告知人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现代,让人们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例如,在山东济南的泉城广场,就充分发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山东的文人墨客、文官武将被镌刻在走廊之上,使游者体悟到山东的文化底蕴。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发展的文明积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而通过公共艺术设计恰恰能达到这种效果。本文的研究,就在于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希望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从而真正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设计,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