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路径研究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院校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21)

高职教育旨在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为目标,不少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殊不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立德树人”的标准,韩愈在《师说》中曾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这位“昌黎先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职能认知是“传道”先于“授业”与“解惑”,因此,“育人”应该是所有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首要达到的目标。在新时期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成长成人为首要目标,只有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他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造福社会,为社会的生产与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起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标准和思想道德水平。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人文素质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以职业技术知识教育为主,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并没有被纳入学校的教学考察目标,他们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殊不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也在同步提升。[1]在职业招聘过程中,不少企业不仅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察,尤其在素质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人文素养教育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方能培养出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优质人才。

(二)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薄弱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的特殊性,在师资力量和生源水平方面都与其他院校有着一定的差别。在高职院校中,依然存在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现象,他们对事物缺乏一定的包容度,在待人接物方面缺乏一定的忍耐度。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时,有的学生无法沉着冷静地应对,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甚至在公共场合不能够完全做到细节之处的“文明”等现象。尤其是在当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依旧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不少学生由于无法承受工作压力而随意辞职,甚至在签订完就业合同后毁约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更加彰显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式陈旧

虽然在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也有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制和方法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不少教师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课堂呈现出“单向输出”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无非是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或单调地照本宣科式讲述,无法全面的、多元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充分集中注意力,不能及时对老师所讲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与吸收,教学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高职院校引起重视,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考核体系

虽然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是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人格品质。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考核体系之中。不仅需要对老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意识的培养,让老师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渗透教学,以身作则,在无形之中为学生传达高素质的行为表现。同时,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与安排时,应该适当加入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并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占据一定的学分比例,由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知识,促进学生道德与智力的同步发展。

例如,高职院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可以设立素质教育公选课以供学生进行选择,这类课程可以是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如《职业发展规划》,也可以是相关艺术课程的丰富,如《音乐素养》,或者是日常行为规范类课程,如《社交礼仪》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而不是单调乏味的人文教育课程。多样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能够为让学生自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素质教育课程进行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显性化。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要修满2-3分个人文素质教育学分,促进每一位同学在校期间主动学习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由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人。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地学到更多样化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更好吸收,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之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促进学生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人文素质教育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例如,在进行商务礼仪的相关知识的讲授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起立向老师问好,落座时注意手扶座椅,尽量不发出声音。上课期间要求学生着正装,注意自身形象,穿着干净整洁,男生头发侧不过耳、前不遮眼,不允许穿拖鞋、吊带等休闲着装。下课后等待老师先行离开教室,随后学生方可离开座位。老师在上课前对与此类课程性质有关的课堂规范进行强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借助现代化技术,多元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

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传播,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利用互联网资源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人文素质教育。[2]职业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教学工作的规律,秉承教书育人的原则,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展在线教育课程。

例如,可以借助各大志愿者网站,时刻留意网站中的新闻报道;还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对来自不同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进行学习,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网络达人评比活动,将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作为评比准则,在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与展示,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3]

(四)理论结合实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性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那终将只会停留在口头阶段,只有身体力行地实践,才能将专业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体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实践环节,重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结合,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社会,或进行调研访谈、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或体验不同的生活,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学生的亲身经历更能够让他们体会到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五)增加职业素质教育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高职院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迈入社会时能有一技之长傍身,从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贡献。[4]因此,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学生进行求职时的敲门砖,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教授,职业素质教育环节也不容忽视。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软实力,让学生在同等专业技能水平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良好的职业素养将会成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无形广告”,让学生受益一生。

例如,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可以增加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环节,针对简历的撰写与修改、未来职业的发展与规划、求职面试的技巧、入职通知邮件的回复、就业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在工作中待人接物的原则、工作中相关应用文的写作技巧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真正步入职业社会时能够少碰壁、少走弯路,不仅能与同事和睦相处,而且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更加顺利。[5]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肩负着人才培养中“育徳”的重要职能,只有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质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载体形式融合、教学方式亲和、教学内容契合的多种方法,从根本上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将人文素质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更加贴近学生、融入学生、引领学生、塑造学生,赢得学生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趋同、政治认同、道德趋同,才能真正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切实提升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真正为社会输送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优秀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升国家软实力。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院校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