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应用

2021-11-27刘艳霞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国知识点食品

刘艳霞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吉林 132101)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早在1987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1]”。2019 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2]”,2020年5月,教育部又下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的任务、目标、实施推进的方式等方面都给以明确的指示[3]。思政教育不能放松,课堂教学更要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无私无畏的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005 年以来,上海首先开始了以“学科德育”为理念的课程改革探索,十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系列课程,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典范。

1 对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融入进行整体规划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食品工艺和设备设计的基础,也是连接专业课的桥梁。而作为一门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工科课程,要从其中挖掘出比较新颖的、具有价值的思政元素虽然比较困难,但也不是不可为之。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课程组从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设计,旨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一门纯工科的课程,课程思政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所以要有一个总体的设计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确立整体目标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结合知识点去完善每一个分支。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2 知识点内在价值的挖掘

2.1 从课程发展历史让学生见证国家飞速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19世纪末,科学原理开始进入食品加工领域,1952年美国M.E.帕克撰写的《食品工程原理》一书,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版了有关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教科书,标志着食品工程这门学科基本形成。所以,从历史上看,食品工业的出现不过百年而已,但是发展却相当的迅速。从课程发展的历程和食品工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适当引入国之重器的部分例子,来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为祖国未来贡献力量。

2.2 引入名人故事,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讲授课程定律时适当引入名人故事,如伯努利,傅立叶,欧拉等人的故事。如通过介绍伯努利家族的杰出人物,打消同学们学习本门课程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无畏的探索精神,从欧拉双目失明仍没有停止科学研究,其在朋友的派对中中途退场去工作,最后伏在书桌上安静的离世让学生对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有所感悟……利用这样一个一个鲜活的故事,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尊敬科学,无畏探索。

2.3 结合知识点引申人生哲理

有些知识点可以例如,在讲授压强和气蚀时,给同学们讲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压力不同,要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要厚积薄发,在讲授伯努利方程时,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引出人一生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在游戏、追剧这样的生活中荒废掉的越多,那么你所能攀的高度也会越低;在讲传质过程的双阻理论时,引申出学习或者做任何一件事要有坚持的精神,有攻克难关的精神,可能你穿过了“气膜”和“液膜”以后就会完成华丽的蜕变,前进的路也会变得容易等等。挖掘这样的知识点,将其和人生哲理联系起来,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教学其他环节的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课堂和课程是培养学生品质的重要环节,但是课前课中和课后也有很多元素可以挖掘。

3.1 课前出勤小督导聚焦道德修养

班级同学轮流担任课程出勤小督导,课前提醒同学按时出勤,不迟到,不早退,掌握各个同学生病、事假等情况并汇报给老师,培养同学们遵守时间,相互关心,认真履职的精神。

3.2 课程中间环节和课后作业致力小组协作

给同学们布置需要相互协助完成的课程作业或者课程任务,通过小组答辩或者成绩联动的方式进行考核,培养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与同学们商议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考核方式,达成一致,培养学生诚信守诺的品质

3.3 课后提醒专注良好习惯养成

下课时提醒同学们整理桌椅,带走自己的垃圾,及时关灯等,培养同学们爱护公共环境,节约用电等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习惯。

4 结语

通过上述方式的培养,不仅为枯燥的课程增加了亮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在学习中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同时对学生三观的塑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家国知识点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食品造假必严惩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