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阶教育者学习者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2014年基础教育版地平线报告被新媒体联盟公布,其中提及了“追求深度学习”。随后课堂教学开始关注深度学习这一更高层次的学习概念。学习者参与程度更高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法逐渐取代之前教学中教育者独白和知识灌输的填鸭式教育。课堂教学开始更注重教育者与学习者精神层面的交流,对于知识点的不同见解更多的交流沟通。但由于课堂教学本身的复杂性以及部分教育者对新型深度教学方式理解不够透彻,教学中也就出现了种种问题。本研究针对此问题,以教育者的视角基于深度学习探究相应教学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就展开了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1],并于1976年首次提出了深度学习这一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此后,Biggs、Collis、Pask、Ramsden和Entwistle等学者都从差异视角阐述了深度学习的相关概念。其中,“澳大利亚学者Biggs与Collis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于1982年提出了依据学习结果复杂性进行分类的SOLO分类法(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简称SOLO),具体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层(Prestructural)、单一结构层(Unistructural)、多层次结构层(Multistructural)、相关结构层(Relational)和拓展抽象层(Extended Abstract)。”[2]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学习者积极参与、体验成功、开发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课题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3]本研究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学习动机,积极批判地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来融成自己新的认知体系,以发展高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更高层次的理解性学习。它会以综合性知识为内容,通过信息整合、迁移应用和反思加工新知识内化已用。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此教学策略是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希望提出帮助教育者调整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行为的合理有效建议。

(一)深度学习前期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

在这一时期,教育者应先明了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具体掌握情况,从培养且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的角度出发,先根据学习者后续认知发展规律设计教学目标,再围绕学科核心知识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最终使学习者能更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1.基于学科课程标准和学习者知识水平预评估,设计教学目标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最理想的是那些落在学生的认知临近发展区内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可以被老师和学生协商接受,并且允许学习任务与学生的个人兴趣或愿望相整合,同时最好有助于学生长期发展。此时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在对学习者的知识掌握水平充分了解下,合理构造出更有前瞻性延续性的设计,这是学习者想要深层学习的奠基石。

2.构建具有归属认同感的学习环境,激发积极的学习状态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应注重结合学习者日常生活来创设新颖独特、具有归属认同感的学习环境,以便学习者更有效地进行深度学习。

(1)建立可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教育者应鼓励学习者多进行自我表达和提出质疑,充分表现语言权力平等,个人言论自由。同时教育者应积极反馈学习者的正确观点和意见,在其发表言论后,先肯定他想法中存在的合理成分,再引导学习者找出思维过程中的漏洞及部分偏颇内容,努力建立宽容友善、民主平等交流的学习文化。

(2)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入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在具体情境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获取知识、建构意义并解决问题。”[4]“情境学习是在情境脉络中学习知识与技能,且反映获取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5]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正确了解学习者的前概念基础上,创造真实的新颖的教学问题研究场景,激发引导学习者深入问题研究的积极兴趣,以便将所学新知识与情境联结,实现知识认知结构迁移,以发生知识的深层理解。

(3)明确学习者知识缄默点,构建积极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有些知识点适合教育者直接教授,有些则适合学习者探讨研究得出结论。教育者要明确学习者知识缄默点,将适合探讨的部分交给学习者,使其通过集体交流思想和分享个人经验来促进个体学习,团队成员会经过积极提问、建议、反驳、融合等思想对碰交流,从而为问题贡献差异视角,合作建构新认知结构,推动团队不断向共同目标或任务靠近,由此成为更有凝聚力、更有前进目标和动力的学习共同体。

(二)获取与深度加工知识阶段的教学策略

在此阶段,教育者应探索核心知识的内在关联,深入挖掘学科思想,对学科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认知后,再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水平,设计出挑战性更大的高标准高要求学习任务,从而使学习者深入参与学习全过程。同时要重视学习者知识和经验的建构及发展,对学习者专业学科知识进行体验、探究、批判和整合等,确保学习者深刻理解学科本质及知识价值,深度把握学习内容。

1.以任务推动学习,课堂参与效果更高效

为了学习效果更好,教育者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高要求学习任务,以此鼓励学习者加强交流与合作活动,鞭策他们更完美地完成目标。学习任务的设计应注重系列性、梯度性、整体性和挑战性,让学习者感到新奇有趣,迫切希望征服困难与挑战,最大化的激发参与热情,从而深入理解学科的核心知识。

2.利用思维导图、概念图进行学习,提高知识整合能力

“深度学习的目的是形成组块化知识,在此期间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结构和体系的整体认知。”[6]教育者应把握学科的整体知识框架,在全面分析学习者知识掌握情况后,从觉知、分析和综合、同化、应用四个方面将知识逐步深化,并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学习工具,引导学习者克服知识碎片化、知识系统紊乱化的弊端,从而批判地建构整体知识体系框架,由此使学习者深刻理解知识且便于记忆。

3.以问题为导向学习,发展高阶思维

教育者应结合学科核心知识灵活运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等学习方式以促进学习者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考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学习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引导学习者围绕复杂具有困难性的问题形成有凝聚力的学习共同体来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学习通过引导学习者在建构学科规律过程中合作,使学习者深刻体验学科知识中隐含的思维方法,在求解过程中,渐渐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知识,其学生学习活动主要环节包括:确定问题情景、专业化角色扮演、协作分析和解决问题、完善解决方案、团队讨论汇报、自我评价和互评等,是一种有效的深度学习策略。

4.实施混合式教学,促进个性化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将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优点相结合。它不仅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管理、启发和监控的主导作用,而且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7]在教学前,教育者应先判断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情况,以便引导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科技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使其在有限时间内超越平时学习效果的极限,使每个学习者的深层次潜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混合式教学方式重视学习者的个体性,旨在鼓励学习者由低阶学习向高阶学习转变。

(三)持续性教学评价阶段的教学策略

为了克服传统卷面评价的弊端,在促进学习者深入思考的过程中,需多应用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并将评价贯穿于每个学习者深度学习的全过程。同时教育者应有意识地渗透元认知策略,引导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1.关注形成性评价,引导学习者深度反思

众多研究已表明,学生学习的重要收获来自对他们的学习的反馈,尤其是当反馈包含有可能引导学生不断努力的具体意见时,如果反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最终成果,那么反馈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8]。所以教育者要经常观察学习者思维,及时反馈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思维加工过程,让学习者可以感知本人的学习结果,然后根据具体的反馈信息来调整和改进学习策略。

2.渗透元认知策略,提倡本人反思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运用元认知,自觉地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提炼出有价值的闪光点,启发学习者从差异视角看待问题,开发创新性思维,从而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反思性学习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学科本质的认知,对学科思想和学科整体体系建构有更多思绪及深层次的接触,使学习者深入透彻了解学科核心内涵,促进学习者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最终促进学习者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阶教育者学习者
品读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