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治疗的实施方案和实践内容研究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2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治疗师心理健康

张 辰

(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方式的一种,主要有聆听法、再造法、即兴法、创作法等方法,但是随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内容的不同,音乐治疗方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差异。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边缘学科,能够通过心理治疗手段治疗心理障碍受治疗者,使其快速达到正常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在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中,音乐治疗的心理治疗方式应用较少,且国内学者对音乐治疗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内容作为研究支持,并缺少治疗案例进行研究,导致我国的音乐治疗实证研究较少,也阻碍了我国的音乐治疗方法的合理使用[1]。

一、音乐治疗的相关理论

(一)音乐治疗的定义

音乐文化受到地域、文化、历史、政治、思想、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音乐的界定不能达成共识的结论。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曾对音乐治疗进行定义,即:音乐治疗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各种有针对性设计的音乐行为、通过音乐体验,来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治疗身心的边缘学科。

(二)音乐治疗的作用

音乐治疗具有物理作用、生理作用、社会作用和心理作用。物理作用是指:通过音乐的刺激,人的大脑能够接受音乐所传递的信号,从而产生兴奋感,抑制相邻的疼痛中枢,提升达到的兴奋度,实现对身体的调节和控制,消除身体疲劳。生理作用是指:音乐能够影响人体的情绪,出现呼吸快慢、心跳快慢、情绪起伏、肌肉松紧的变化,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使内部机能更加稳定,强化受治疗者对身体的把控和掌握能力。社会作用主要有:音乐能够促成团体音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能够影响受治疗者的情感变化,提供给他们语言交流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痛苦得到缓解,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树立起生活的自信心。心理作用的主要表现有:受治疗者通过音乐心理治疗方式,能够对客观世界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音乐也能够影响着人的情绪,当人的心情变化时,所感受到的音乐内容和情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三)音乐治疗的原则

第一,在音乐的治疗期间,每次的治疗时间要控制在一到两个小时之间,并根据受治疗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效果显现出来。

第二,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受治疗者的内在感受,还要观察受治疗者的外在表现和行为特点。

第三,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重视暗示、引导等语言的使用,并把握其使用时机,在暗示的过程中不应掺杂主观思想。

第四,治疗师要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受到受治疗者的情绪影响。

第五,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音乐治疗的形式、内容需要根据受治疗者的互动情况进行选择。

第六,音乐治疗时,若受治疗者出现异常的情绪反应或不良的情绪,应该及时终止。

二、音乐治疗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治疗对象的差异性

由于受治疗者产生的心理问题的诱因不同,所以采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不同,因此,音乐治疗没有固定的治疗样本,治疗方法需要结合受治疗者的病情而定。一般在音乐治疗之前,需要对受治疗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准确的评价,可以采用心理测量表、观察法、交谈法等方式进行,判断受治疗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选择合适的心理治疗工具。音乐治疗的方法不能对所有的心理治疗对象使用,尤其是多因素的心理问题的受治疗者,由于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繁多,采用音乐治疗可能会导致受治疗者的情绪失控,从而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需要结合治疗对象的情况,选择符合受治疗者心理治疗需要的方案。

(二)主辅角色

在心理问题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是受治疗者的领路人,而音乐治疗只是作为治疗手段进行使用。很多治疗师在采用音乐治疗的方法时,为完全发挥音乐治疗的功能,缺少对受治疗者的语言引导,导致了治疗周期变长、受治疗者情感波动变大、受治疗者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等结果。音乐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在科学和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也是“年轻”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在使用音乐治疗方法时,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了解到受治疗者的心理健康需求,并以此安排治疗计划[2]。所以,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从受治疗者的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个案进行研究,客观、科学、合理地定制音乐治疗方案,明确音乐治疗过程中的主、辅角色。

(三)主动介入与被动接受

音乐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段,由于受治疗者的心理情绪、内心世界、思维想法等内容的不同,导致心理指导的难度不同,所以,心理问题的治疗师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治疗知识和技能,使用音乐治疗的方法,还应该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需要主动介入,积极地同受治疗者交流,运用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受治疗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引导受治疗者进行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受治疗者被动接受的局面,导致音乐治疗的效果降低。因此,治疗师在主动介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受治疗者的情绪和状态,进行不带有主观情绪的语言引导。

(四)音乐处方的影响

音乐治疗主要依靠音乐作品,但是由于音乐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是多样化的,不同人对同一种音乐的聆听感受不同,所以导致了相同“音乐处方”在治疗相同疾病时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同时,单纯以平和、轻松的音乐进行心理疾病的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受治疗者的心理情绪,只能产生缓解个人情绪的作用,这一结果呈现的是治疗师的音乐素养的问题。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了解以后,采用音乐治疗的治疗师还应该了解到不同心理问题的受治疗者在不同时期的反应,选择适合进行心理治疗的音乐,采用矛盾、缓解、调动、引导、克服等多种形式进行治疗,帮助受治疗者克服心理困难和问题。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音乐治疗实施方案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不会因为受治疗者的年龄、学历、身份影响,发病周期不固定,主要表现为:第一,精力减退,身体时常出现疲惫感;第二,精神迟钝,或出现偏激等情绪;第三,缺乏自信,常伴有自责和内疚感;第四,兴趣丧失,情绪消沉;第五,自主思考的能力下降;第六,出现厌世、自杀等想法和行为;第七,出现睡眠障碍;第八,食欲下降。

针对抑郁症来说,采用音乐治疗的方法时,要确保治疗受治疗者对音乐保持兴趣。在治疗的开始时,可以选用抑郁型音乐,调动受治疗者的参与积极性,使其情感产生共鸣。在出现情感波动以后,适当调整音乐的类型,使其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当受治疗者接受以后,选用叙述型冥想音乐,让受治疗者明白自身的抑郁情绪的情绪所在,并暗示受治疗者做出改变。当受治疗者对明朗、积极、开朗的音乐未出现抵触情绪时,可以采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受治疗者与音乐情绪融合,使其变得开朗、积极、活泼[3]。

(二)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由神经引起的心理情绪,属于神经性疾病,以焦虑情绪出现为主要特征。焦虑症受治疗者存在慢性和急性的分别,其表现为:第一,情绪急躁;第二,坐立不安;第三,紧张慌乱;第四,恐惧、害怕;第五,心慌盗汗;第六,神经功能紊乱。

在音乐治疗的过程当中,可以对焦虑症受治疗者采用聆听法和再造法进行治疗。可以先通过催眠音乐的播放,稳定受治疗者的情绪,并使其安静下来,再通过播放焦虑型音乐来调动受治疗者的焦虑情绪,使其寻找到焦虑情绪生成的原因,并引导受治疗者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以缓解焦虑情绪。通过使用再造法,让受治疗者进行情感宣泄,组织受治疗者进行乐器的打击训练,使其感受到刺激、紧张等情感,最后再以安静、平和的音乐稳定情绪,在反复地训练以后,受治疗者能够逐渐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而抑制焦虑情绪的生成,最终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三)恐怖症

恐怖症是一种神经症状,受治疗者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时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通常,恐怖症可以采用回避的方式解除身体和心理的不安,时常出现在社交、旷野、动物、疾病、污渍、高处、黑暗、声音、出血等条件和环境下,表现为:第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二,无法产生稳定情绪的意识;第三,身体出现明显的颤抖的恐怖反应。

针对恐怖症,可以采用即兴音乐治疗法进行,受治疗者与治疗师共同进行模拟音乐的制作,制造出使其出现恐怖情绪和反应的声音,让受治疗者感受、感悟、接受自然界的恐怖现象,使其敢于应对恐怖现象。在进行这一恐怖声音制作以后,受治疗者的抗恐惧能力不断提升,治疗师可以根据受治疗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制作更加恐怖的音乐,或平静祥和的音乐,用聆听法的方式,进一步治疗恐怖心理,以稳定心理治疗的受治疗者的情绪。

四、结语

音乐是社会性的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而音乐治疗利用音乐的功能,会实现心理健康治疗和辅助作用。通过音乐与受治疗者进行交流,能够有效降低受治疗者与治疗师的沟通恐惧感,而在治疗师组织合唱、乐器合奏、跳舞等活动中,受治疗者能够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恢复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音乐能够对人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也存在受治疗者的情绪突然失控的情况,治疗师在采用音乐治疗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治疗时,需要提前制定应对计划和方案,使得音乐治疗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防止治疗失误的情况出现。同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受治疗者,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治疗师需要逐渐唤醒受治疗者的情感,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以保持治疗过程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治疗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