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发展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2021-11-26汪海莲
汪海莲
摘 要:阅读教学的高度取决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及阅读实践的广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应该开展直指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独立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个性、有策略、有选择的“阅读者”。笔者从“读前—读中—读后”的阅读路线出发,就如何活化读前预测、深度解读文本、创新读后复述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思维品质 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点,是阅读的核心与主体,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
小学生自身的英语学识、思维能力较弱,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品质,就要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积极开展直指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引导学生辨析、概括文本信息,让学生逐渐学会分析、推断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正确判断、理性表达。本文按照“读前—读中—读后”的阅读路线,以教学实例具体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阅读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一、活化读前预测,开启思维大门
读前环节是学习语篇前的准备阶段,其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头脑中与语篇相关的已有知识,为学生充分获取和输出文本信息、建构知识和提高能力做好铺垫。读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导入单元教学主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关键渠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读前预测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习惯以“词汇—文本”的解读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教师的讲解,而不是学生的阅读体验。如此一来,阅读教学就本末倒置。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少有自主思维活动的机会,思维能力得不到相应的锻炼,教学过程收效甚微。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活化读前预测活动。在课程伊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关注插图,还可以联想看不见的生活插图,在获取图的信息中,预测文本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标题、词汇等,汇聚成线索图,以关键词串联的形式进行意义联想;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意义提问,在发问的过程中,形成一条清晰的阅读线索,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疑问去阅读,达到预测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时,笔者在这个寓言故事的Pre-reading板块中,以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引入课程的教学。首先,笔者用多媒体播放大狮子与小老鼠的动态图,二者呈现出反差明显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思考“If a lion meets a mouse, what will happen?”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大部分学生都给出了类似“The lion will eat the mouse!”“The lion will kill the mouse!”“The lion will step on the mouse.”这样的回答。
在这一课的导入过程中,笔者先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讨论狮子和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随后,通过图片环游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浏览故事,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与常识的反差。最后,以first—then—finally的顺序,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框架,获取“catch—let it go—help—friend”这条故事线索。整个过程都以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为重点,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时,进一步锻炼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二、深度解读文本,挖掘思维线索
读中环节是学生学习语篇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借助语篇内在逻辑主线厘清文本脉络、理解语篇内容和掌握语言知识,更要有效渗透阅读方法、技巧与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篇内涵,深度解读与分析文本,并结合实际学情对语篇进行比较、判断和推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度发展。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行文构思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思维线索,如故事线、情感线、人物线、情境变化线等。以思维线索生成思维导图,通过清晰明了的图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语篇结构,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挖掘文本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并尝试以跨学科整合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多样的收获与体验。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这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时,笔者引导学生围绕“Who? What do they want to be? Why do they want to do these jobs?”这三个问题,聚焦“jobs”这个主题,有条理地梳理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表格,以简笔画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对文本信息进行个性化的加工。
在此次文本教学中,笔者以核心问题帮助学生厘清阅读的方向,让学生借助问题抓住行文的关键线索。这样的方式既减轻了学生阅读的负担,又明確了学生阅读的方向。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聚焦核心,以有意义的问题链,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三、创新读后复述,促进意义评价
读后复述是阅读教学的巩固环节,它其实是对本篇阅读教学的一个梳理与总结,也是对学生本课学习情况的一个检测。但是,大部分教师在读后复述活动中,只关注“复述”的功能,要求学生以朗读、背诵、填空等形式,机械地去复述文本的内容。这样的复述活动不仅枯燥乏味,而且限制了学生的个性表达,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读后的复述活动中,教师应将复述与评价有机整合在一起,开展角色扮演、故事续写、文本重构等有意义的读后巩固活动,打破循规蹈矩的机械复述定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这单元时,笔者在Checkout time板块为学生带来了一位有趣的动物朋友——Fat Cat。在这个绘本故事的阅读中,笔者以整体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图片环游预测内容,以“阅读圈”的形式开展读中的探究活动,而在读后复述环节中,笔者则设计了情境创设与故事续编的活动。
Task 1: Fat Cat has a new mat, so he will have a party on the mat. So who can come into the house?
通过这个情境活动,引导学生帮助肥猫判断一下应该接受或拒绝哪些朋友,以此考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为接下来的故事续写埋下伏笔。
Task 2: What would the Fat Cat do on the new mat?
在这个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续编故事,猜测肥猫是不是还会像以前一样不讲卫生,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托教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联想与丰富的想象中,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关注英语学科人文性的渗透与价值观的引导,有效发挥阅读课的作用,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踏实落地。
参考文献:
[1]孙薇.如何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0).
[2]陈悠然.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以PEP《英语》五(上)“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0(9).
[3]林文美.依托故事教学提升思维品质——以PEP版《英语》五(下)“Unit 4 What can you do? Part C Story time”为例[J].教师,2020(11).
[4]邵裕静.谈小学英语阅读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名师在线,2021(23):59-60.
[5]王梅娟.基于阅读现状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26):97-98.
[6]后娟娟.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方法分析[J].家长,2021(23):115-116.
(作者單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