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式语言的湘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研究
2021-11-26陈福群
陈福群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0 引言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把世界看成是“空间”与“事件”的结合,“空间”与“事件”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本单位。在其著作《建筑模式语言》中,共提出253个形形色色的模式,这些模式语言分别归属于城镇、建筑、构造三大部分[1]。模式语言传递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以人的心理、行为、生活等要素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立足点,且具有先后顺序。该书首先从区域和城镇等宏观视角开始阐述,接着便从邻里、住宅组团等相对较大的空间着手提炼其模式语言,继而是属于住宅、房屋等相对较小的模式,最后是有关于构造细部等更小层次的模式,整体呈现出一种直线式序列。各模式间又是相互关联的,每一模式既与它前面一个或多个较大的模式相联系,又被它后面较小模式所充实,各模式之间相互包含与支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模式能够展现出最佳的形态,很大程度上需要其它模式的支持,且与之相关联与支持的模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按照空间特质进行自由组合。模式语言理论中这些看似片段化的模式,类似于语言系统中的词汇,以一种设计语言的形式存在[2]。
湘南聚落与湖湘文化、中原文化、客家文化及南粤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聚落空间特质,它在选址布局、建筑形式、景观空间层次及装饰手法上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传统乡土聚落是依据人的行为习惯和身心需求要素建立的,它的形成具有“自组织”的特点,这一特征使得聚落往往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形态,聚落的景观空间结构、景观要素之间呈现出一种比较松散、复杂的组合关系,比较难对其进行理论概括[3]。但聚落景观形态始终离不开人文与环境两大要素,把聚落景观的研究统一到环境与人文这个大要素下,就可以找出聚落中各个景观要素与人们生活的内在联系,进而提炼出用于描述传统聚落的模式语言。
基于传统聚落空间的特点,笔者在研究中,选取湘南地区板梁村、阳山村、上甘棠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调研得到的数据、资料以及笔者的亲身感受,以模式语言的研究方法为指导,抓住聚落中“人”与“空间环境”这一主线,基于人的要素,对聚落环境的整体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提炼出关于湘南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的模式语言。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外至内的原则,文章依次从“聚落空间—建筑空间—景观细部”三个层级分别进行模式语言的提炼[4]。从各层级模式语言的横向关系看,同一级别内的各类模式语言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从各层级间纵向的关系分析,第1级“聚落空间”模式语言对整个聚落空间的营造及空间形态具有决定性作用;第2级“建筑空间”的模式语言是对第1级“聚落空间”的模式语言的补充与充实;第3级“景观细部”的模式语言是对前面两级模式语言的完善优化。3个层级的模式语言共同构成了一个聚落空间整体(图1)。
图1 模式语言提取框架
1 聚落空间模式语言
1.1 聚落选址布局
1.1.1 模式一:背山临水
湘南地区多丘陵,且水系较发达,具备了采用背山临水聚落布局的自然条件。聚落背靠山丘,山地可提供木材、石材等建筑及生产材料,冬季还可以抵挡凛冽的寒风;面对水域,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水源需求,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休闲散步场所,且水域还能起到调节聚落小气候的作用。这种模式是湘南居民寻找到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平衡点(图2)。
图2 背山临水的湘南聚落
1.1.2 模式二:农业谷地
湘南聚落多位于水域跟山体之间的区域,通常情况下会靠近山体布局,尽量留出靠近河滩地段平整的土地作为生产用地。农业谷地在聚落与外界空间之间形成了一个柔和的过渡边界。从景观上看,村前的农业谷地高低起伏、阡陌交错,形式优美,而农业用地上的作物(成片的水稻、油菜花等)随季节变化可以形成独特的季象景观效果,营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村落前景景观(图3)。
图3 永州市干岩头村村前农田
1.1.3 模式三:顺应地形、村内高差
湘南地区多丘陵、少平地,这就决定了这里无法像平原地区一样找到平整区域建设村落。为留出平地作为农业用地,聚落建筑都是沿山地依势而建,聚落内部存在较大的高程变化,这种地形高差的变化虽然会增加建设难度,但它有利于聚落内部活动区域通风、排水。街巷中高低错落的马头墙、转折曲直的道路使得聚落呈现出自然生长的特征,也给聚落景观带来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图4)。
图4 景观层次丰富的板梁古村
1.1.4 模式四:宗族文化的镶嵌
宗法关系是维系和决定湘南聚落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聚落文化特质的重要体现。聚落内部以宗族文化信仰培育出一种具有自身特质的共同价值观念,宗族内形成了本族的宗法制度、族谱族规[5]。湘南地区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使得各个聚落在外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人们按照不同的宗族信仰、文化习惯建造自己的聚落,又使聚落表现出各自独特的精神内核(图5)。
图5 宗祠跟年画
1.2 聚落公共空间景观营造
1.2.1 模式一:村中广场
聚落中的广场是供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具有多功能复合的性质,平时作为成人交往、老人休息、儿童嬉戏的地方,节庆时成为聚会、歌舞、祭祀的场所,作物收获的季节又可作为谷物晒场。聚落中的广场依据其位置及其承担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1)增强聚落标识性和集散功能的村口广场;(2)满足村民集会、婚庆、节庆祭祀等活动需要的公共建筑前广场;(3)街巷交会、人流周转的交叉口广场。
湘南多山地,传统聚落的布局相对紧凑且规模一般都不会很大,其广场都是小尺度的。同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理论中对广场的描述一样,小尺度的广场才更符合人的心理尺度,太大的广场缺乏场所内聚力和围合感,空荡荡的容易使人产生不安的情绪。并且湘南聚落中的民居建筑,大多是两至三层、高约7~10m左右的低层建筑,建筑体量较小,小尺度的广场才能与建筑形成良好的空间比例和舒适的空间尺度感,各类广场直径应控制在25m左右,跟建筑等围合界面的宽高比(D/H)值范围大约在1∶1~3∶1之间为宜(图6)。
图6 村口小广场
1.2.2 模式二:转折起伏的街巷网络
街巷是湘南传统聚落中分布最广、空间形态变化最丰富的公共景观空间,它与错落的民居构成一种图底关系,呈现出聚落的肌理。湘南聚落的街巷空间普遍较窄,街巷的宽度与建筑高度的比值(D/H)一般在0.1~0.5之间。在窄窄的街巷中,经常利用一些节点空间,如建筑边界的转折、内收或者在街巷的交汇处设置广场、水域等,加上街巷本身随着地形变化而产生的高低起伏,使得街巷空间呈现出开合、起伏的虚实对比以及有韵律的节奏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视觉层次。街巷中相对开敞的节点空间成为人们停留交谈的良好场所,人们穿梭于街巷时大量的随遇性的交往在这里产生(图7)。
图7 板梁村的商业街D/H值
1.2.3 模式三:珍贵的水域
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资源,也是聚落中珍贵的景观资源。如湘南聚落,从整体布局到内部景观营造,水域都是其中的主要要素之一。水域是人气聚集的场所,水域与周围地面形成了一个软边界,通常人们更喜欢沿着边界活动。河道、水渠等线性的水域元素形成的长边界,可以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良好场所;点状或面状水域,如水井、池塘等,其边界周围往往会形成一个具有人气的节点空间,吸引人们在此交谈、休闲[6]。此外,河流、水渠、池塘、水井等水域不仅是重要的构景元素,同时也构成了聚落的给排水系统,发挥着重要的引水及排水功能(图8)。
图8 湘南聚落水域
1.2.4模式四:易识别的区域
湘南传统聚落经常会在村口、街巷出入口等处设置牌楼、门楼、牌坊、亭、桥等标识性强的景观元素形成节点空间,以增强聚落空间的可识别性。这些景观元素多为可穿越的“虚”界面,通常也会被赋予一定的精神内涵与特质,以虚的界面来强调空间范围的边界。边界成为一种心理暗示,这样既不会对人们在空间中的穿行通过造成影响,又暗示出空间的层次和范围边界。除前面列举的元素外,聚落中常用到的可增加聚落空间识别性的要素还有古树、水域、祠堂、戏台、塔等这类特色景观(图9)。
图9 村落入口标志性景观
2 建筑空间模式语言
2.1 模式一:门前空间
湘南聚落建筑的入口处内凹,形成具有一定围合感的小空间,人们面向街巷闲坐、交谈,背后有门立面作为支撑,这非常符合环境心理学中人在场所中驻留、交谈的心理习惯。在此经常可以看到人在门前空间休息、纳凉、交谈,这里成为了人们最喜欢停留的区域之一。结合门头、门槛石等装饰,此地被赋予了特定的空间特质(图10)。
图10 湘南聚落的门前空间
2.2 模式二:充满阳光的回廊与向阳的窗户
湘南多天井式建筑,空间布局都是围绕天井展开。回廊联系起各个空间,围绕天井布置,同阳光充沛的天井空间直接相连,可以得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廊道内通常设有石凳或木凳,供人休息。天井空间相对开敞,常会放置一些室内的景观小品,使这里成为室内景观最丰富的区域。人们在廊道里闲坐,一边沐浴着阳光,一边欣赏天井外的天空跟天井内的景色。建筑内部各空间的门窗都朝向天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室内的采光通风条件(图11)。
图11 天井与回廊
2.3 模式三:俏丽的马头墙
翘脚是湘南民居中马头墙的一个显著特征,湘南地区的马头墙虽然也和皖南的马头墙一样呈跌落的台阶形式,但其脊背呈一定弧度翘起,形成翘脚。加上马头墙两端的青瓦勾头和滴水花边装饰,整体给人灵动、俏丽的感觉(图12)。
图12 翘脚的马头墙
2.4 模式四:遮阳的屋檐
湘南夏季炎热多雨,决定了其传统建筑多采用坡屋顶,形制以硬山顶和悬山顶为主。湘南民居大都挑檐较深,一方面有利于排水隔热,另一方面,从街巷景观构成来说,挑檐的屋顶增强了街巷顶界面的围合感,屋檐随着街道延伸而产生叠落感和强烈的透视感,为街巷带来起伏错落、变化丰富的半围合顶界面,形成良好的街巷景观空间(图13)。
图13 伸出的屋檐
2.5 模式五:青砖灰瓦
湘南民居虽同属徽派建筑,但不同于皖南建筑的 “白墙灰瓦”,湘南传统聚落的民居都是青砖灰瓦,墙显原色、木不加彩。整个聚落呈现出一种质朴的灰色调,与动感的马头墙组合在一起,使街巷景观立面显得统一而具有层次,具有动感的整体美(图14)。
图14 青砖灰瓦的湘南聚落
3 景观细部模式语言
3.1 模式一:没有积水的路面
湘南传统聚落中的街巷、广场等公共景观区域,通常使用青石、青砖、卵石等天然材料作为地面铺贴,这些材料散热及透水性好,铺贴时采用留灰缝铺贴工艺,地面的积水很容易渗透到地表以下,排水功能良好。材料表面天然的纹理质感,使得聚落景观中的底界面跟整体环境更加和谐统一(图15)。
图15 青砖铺贴的路面
3.2 模式二:能坐的台阶
湘南聚落地形起伏较多,为连接不同标高的街巷道路,街巷中经常会出现台阶。高低起伏的台阶可以增加空间的转折变化,增添街巷景观空间的层次感及趣味性。人们可以在台阶上席地而坐,如果台阶区域足够大,甚至可以成为小型的集体活动场所(图16)。
图16 聚落中的台阶
3.3 模式三:石门槛与门枕石
湘南地区气候潮湿,为阻止室外的湿气渗入到室内,通常在开门处设有石门槛和门枕石。在古代,门槛和门枕石被视为社会地位的象征,现代则可以作为门前景观装饰。住宅的门前空间与室外直接连接,属于半开放的空间,门前的空气流动较室内要快,夏天这里成为人们休息纳凉的场所(图17)。
图17 门前的门枕石与石门槛
3.4 模式四:拴马石
湘南传统村落在村口或宗祠前一般设有拴马石,在古代是为该族读书中举之人回乡时拴马之用。此外,拴马石还被赋予一种文化内涵,上面通常刻有中举年号及举人名字,体现出族人对知识文化的崇敬之情,以勉励族中子弟奋发向上。现代村落中,其可作为景观装饰元素以及宣传村落精神文化特质的载体(图18)。
图18 宗祠前的拴马石
4 结语
湘南传统聚落在选址布局、景观层次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值得现代设计者学习借鉴。笔者基于模式语言理论,在关注人性及人与环境关系的大前提下,对湘南传统聚落景观模式语言进行提取(图19)。
图19 湘南聚落空间模式语言框架
设计师应结合实际项目选择合适的模式语言并进行现代转化,把人和场所结合起来,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尺度把握模式内各景观要素的尺度和组合关系,从中找到最佳的模式语言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