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烙印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对策研究

2021-11-26蔡瑞林

山东工会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烙印敏感期印记

蔡瑞林,宋 君

(常熟理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完成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意见》和《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当前,各地各类高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但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叠加影响,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劳动教育认知困境、实施困境和制度困境,致使难以真正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1]。一些学者从劳动教育体系[2]、课程资源开发[3]、劳动教育路径[4]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从教育学视角提出了劳动素养提升的对策建议。本文则从烙印理论视角开展研究,这是因为烙印理论源于组织生态学,其核心要义是个体经历环境敏感期会形成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和匹配的相对稳定特征,这种特征被称为印记[5]。目前,烙印理论广泛应用于习惯养成[6]、工匠精神培育[7]、精神传承与技艺传授[8]等方面,已经被证实在行为学领域具有较好的诠释力。研究主要运用烙印理论探讨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可能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新兴的烙印理论引入劳动教育研究,拓展理论的应用范围;二是开展教育学与管理学的跨学科研究,克服单一学科下劳动教育研究的可能偏颇。

一、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劳动素养

从个体微观视角理解,素养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和做事风格,往往体现在新情境下发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即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结合新情境,实现思维的自主迁移[9]。也有学者从教育心理视角阐述了素养内容,认为“素养是一种将知识与技能、认知与情感、创造性与德性融为一体的复杂心理结构”[10]。由此可见,素养是一个多维概念,不仅包括外显的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且包括内隐的价值认知和情感态度。结合劳动的内涵,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物质生产活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本身。还有学者从构成要素诠释劳动的内涵,认为劳动需要同时具备手、脑、劳动工具和面对真实现象四个要素[11]。在素养和劳动概念基础上,可以把劳动素养理解为“人类综合运用体力、智力和劳动工具,面对真实社会现象进行的有目的的改变外部世界和周围环境所需要的多维复杂能力”。

(二)烙印理论

烙印理论认为敏感期的环境特征会塑造个体的观念、认知和习惯,并且这些观念、认知和习惯具有可持续性,形成相对稳定的印记[12]。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个体虽然无法改变敏感期环境,但在环境印记中并非是完全被动的,个体会根据环境做出适应性和匹配性调整,这种调整后的印记将持续影响个体或组织的后期行为[13]。烙印理论在组织行为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经实证研究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14]。根据《纲要》对劳动素养的界定,大学生劳动素养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方面,因此劳动素养提升议题满足烙印理论使用的三个条件:其一是环境敏感期。高等教育学段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敏感期,高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具有较强的塑造作用。其二是环境的烙印。高等教育学段较中小学更体现出环境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地缘环境、区位条件、新技术革命等内外各个方面,环境的差异性会给大学生烙上差异化的劳动素养印记。其三是印记的演变。烙印理论认为环境印记虽然具有相对的可持续性,但也会随着新的环境再次变化,从而可能使原来的环境印记出现放大、衰退甚至突变。对高校劳动教育而言,由于高校环境与外部职业环境存在差异,这对劳动素养的可持续提升和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带来了现实挑战。

二、烙印理论下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机理

(一)劳动素养提升的概念模型

依据烙印理论,当焦点主体遭遇环境敏感期时,环境变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降低环境不确定伴随的风险和压力,焦点主体会主动改变原有的心智模式,促使其自我反省并作出适应新环境的调整,由此完成环境敏感期下的角色转换[15]。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和《纲要》把劳动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明确了大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导向、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关键和相应的实施保障。新时代劳动教育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主体和“全过程、全学段、全方位”的时空格局,这一环境变化促使劳动教育相关主体自我反省、自觉适应、自我践行,促使大学生适应劳动教育的新环境,由此为烙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论断提供了可能。

劳动素养的烙印机理可以用接近导向和规避导向理论[16]进行诠释,在环境敏感期时,大学生既有可能养成符合时代要求和未来需要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也有可能形成“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淡化劳动”等规避性的道德感。因此,即使接受同等的劳动教育,不同心理导向的学生也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劳动素养印记。烙印理论还强调,环境敏感期的印记具有相对稳定性,即当焦点主体脱离原来环境敏感期后,还会持续延续原来环境塑造的价值导向、认知态度和行为模式;但当焦点主体进入新的环境敏感期时,仍有可能导致新的角色转换,原有的印记可能发生变化。在社会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素养塑造的烙印研究中,有学者归纳了既有印记嬗变的影响因素,大致包括外部宏观环境、组织制度化约束和个体人际关系三个主要方面,为此需要设计社会环境的非正式引导和制度供给的正式约束两种机制[17]。由此,构建如下劳动素养提升的概念模型(见图1)。

图1 劳动素养提升概念模型

(二)劳动素养的提升阶段

从图1 可以看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既包括大学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素养提升,还包括中小学劳动素养的过渡和大学学段结束后的衔接,因此需要构建衔接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体系。具体而言,大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聚集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但这个目标不是独立设置的,而是既要衔接中小学劳动教育,延续劳动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又要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毕业后的真实劳动环境,侧重于面对真实生产生活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渗透,由此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和职业素养的可持续提升。图1 还说明了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原有劳动素养印记的延续阶段,即通过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把握育人导向的劳动素养印记,为大学阶段面对专业素养的劳动教育奠定基础。其次是形成阶段,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塑造符合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思想和新论断的劳动素养。最后是劳动素养印记效力的嬗变阶段,即由于大学生踏入社会或进一步深造学习,致使大学生进入新的角色转换期,既有塑造的相对稳定的劳动素养印记可能遭遇新的环境敏感期,劳动素养印记也可能持续、扩大、衰退甚至突变。

从图1 可以看出,大学生劳动素养印记的形成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宏观环境。既包括从中央到地方有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又包括企事业单位、家庭共同构成的社会支撑环境;劳动教育的宏观环境营造了环境敏感期,促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相关教育主体作出适应性调整。其次是教育教学组织制度。根据烙印理论,环境敏感期的烙印机理主要是接近导向和规避导向,前者侧重于焦点主体作出契合外部劳动教育环境的适应性调整,后者侧重于焦点主体规避外部劳动教育政策指向的负面问题。无论是接近导向还是规避导向机理,都需要通过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科学开展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制度作为基本保障。最后是师生关系。根据烙印理论,教师是劳动素养的烙印者,学生是劳动素养印记的接受者。虽然师生是劳动教育最基本的两类主体,并且存在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但烙印理论认为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换言之,教师在劳动素养烙印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首先是传道,即向学生传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其次是明道,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的生活教育思想融合起来,促进劳动教育与生产生活的融合;最后是信道,即教师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场域的劳动教育,促使学生自然、牢固地烙上应有的劳动素养印记。劳动素养的烙印路径主要包括两条:其一是正式教育教学制度的约束,这一路径具有刚性约束;其二是社会、家庭辅助下的非正式引导,这一路径相对柔性,兼顾学生的自主偏好。

三、烙印理论下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高校劳动素养烙印者的主体地位

烙印理论强调,个体必须通过社会化融入特定组织,组织的制度和文化对个体社会化发挥显著影响作用。国内研究表明,体制内的制度和文化会给个体留下强烈的价值观和认知能力,导致个体能够快速适应体制内的工作氛围。即使离开体制内工作岗位,这种印记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18]。高校是大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塑造的社会化组织,高校劳动教育教学制度和校园劳动文化直接影响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已经完成了顶层设计,当前的关键是克服种种困难,突出高校劳动素养烙印者的主体地位,形成以高校为主、社会和家庭为辅的大学劳动教育整体格局。一是高校要担负起劳动素养烙印者的历史使命。目前,各地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进程有所差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高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存在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专任教师相对匮乏等具体问题;但仍有很多高校还在等待观望,仍未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发挥企事业单位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大学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学科专业属性,决定了大学劳动教育更加需要面对真实生产生活场景,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服务的融合渗透;企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场地设施、生产经营有形空间,提供劳动教育实践支撑。三是发挥家庭、社团的基础作用。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劳动素养印记的形成分布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度,在突出高校主体地位时,不能忽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协会、家庭等劳动教育相关主体,要积极发挥它们的辅助作用。

(二)切实发挥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烙印者的作用

烙印理论认为,人际因素是环境敏感期的重要影响因素,敏感期内来自导师、领导和同伴的认同支持,将直接影响环境对个人的烙印。创业精神传承的研究发现,有效的烙印是烙印者刻意将价值、思想或文化的特征印记移植至被烙印者,而师徒制被证实是有效的组织形式[19]。对照《意见》和《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的推进必须建立起规模相适应、素养相匹配的专任教师队伍,必须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由于以前基本没有高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纲要》明确指出“本科阶段不少于32 学时”的必修课,目前无论是教师数量还是教学素养都与新时代劳动教育存在差距。为了解决当下专任教师缺乏的瓶颈,各地高校普遍采用了跨学科组建劳动教育课程组的办法。下一步,一是要建立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培养体系,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实施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国培计划”,明确高校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内容、学时设置、授课方式、考核方法等具体事宜。二是加快推进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近期培养,既要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的劳动教育知识、理念、能力、规范素养,又要通过外部招聘和短期突击培训,快速充实师资队伍。三是出台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长期培养举措,在教育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下,论证设置劳动教育方向,从学科专业方向视角健全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培养体系。此外,还可以探讨推进劳动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项目,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

(三)建立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烙印机制

根据烙印理论的观点,处于敏感期的个体形成的烙印与其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烙印的过程除了个体自身的角色转换外,还与烙印者的烙印机制直接相关。有研究发现,导师的教育引导方式和榜样作用显著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行为[16]。为了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巩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烙印,下一步需要建立正式和非正式两种烙印机制。一是坚持以教育教学制度保障的正式烙印路径,巩固和加强高校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地位。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始终瞄准学生劳动素养的科学提升,千方百计解决好师资队伍、实践场所、经费投入、安全保障等具体问题,奠定高校劳动素养烙印的制度基础。二是发挥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非正式引导机制。按照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的生活教育思想[20],劳动教育专任教师自身必须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日常生活的非正式机制塑造学生的劳动素养。三是建立家庭和社会劳动文化对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非正式烙印机制。一方面,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除了日常生活劳动外,要鼓励大学生承担家庭责任,通过知识技能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全社会的劳动价值观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印记。四是突出劳动文化非正式烙印机制。首先是校园的劳动文化,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校园是文化育人的有形载体,确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导向,借助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的提升推进劳动教育;其次是毕业实习、课程实践教学的劳动文化,要强调教育与劳动的过程性统一,更加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导向。

(四)选择契合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劳动教育内容

烙印理论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个体进入新的情境,即使没有完全明白和理解岗位或职业的变化,个体仍然会临时自我调整角色,以适应新岗位和新职业的角色要求,减少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21]。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大学阶段的结束意味着正式踏入社会参与真实劳动,必然带来岗位或职业的环境敏感期。为了继承和巩固大学阶段养成的劳动素养,减少未来环境敏感期对既有劳动素养印记的消褪效应,需要围绕贴近大学生未来真实劳动来选择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一是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学科专业的新技术、新业态、新趋势,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要求。二是重点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使命担当使得高校劳动教育内容更多面向社会真实劳动,以区别于中小学阶段的虚拟劳动;在劳动教育内容选择时,尽量面向社会真实劳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提升。三是通过跨界融合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更多倚重其综合职业素养,由于高校教育与职业环境存在本质差异,因此要尽量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思想政治、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实习实训、产教融合等融合起来,有效缩短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巩固大学劳动素养的印记。

(五)重视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过渡和衔接

根据军人责任使命与奉献精神的烙印研究,部队服役期间的责任使命和奉献精神可能在新环境的冲击下消褪,这是因为在新的环境敏感期主体发生了适应环境的角色转换;但消褪的烙印并非完全消失,一旦出现相似的情境,原有的印记也可能被重新激活与唤起[22]。结合图1 烙印理论下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概念模型,可以发现,劳动素养的可持续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不仅需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而且要重视不同学段劳动素养印记的过渡和衔接。具体而言,下一步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与大学劳动教育的有机衔接。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凸显了学科专业,这使得“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育人时必须考虑大学生的学科与专业特性[23]。为了减少不同学段的环境敏感期对劳动素养印记的消褪,需要考虑学科与专业特性组织实施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可持续提升。二是强调建立贯穿大学学段的劳动教育。如德育、美育一样,劳动教育并非独立的学科,因此大学除了开设显性的劳动教育必修课,还需要强调建设隐性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通过隐性课程贯穿整个大学学段,促进劳动素养印记的强化。三是注意学生毕业与踏入社会劳动教育的过渡。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环境的突变必然引起大学生的自我适应性调整,为此既需要重视面向社会真实劳动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又需要全社会崇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想与新论断,营造劳动素养印记顺利过渡和自我固化的环境。

四、结语

无论是科学技术革新还是社会发展转型,无论是全球政治经济环境还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烙印理论在行为科学中被广泛用来探究观念树立、精神传承、气质形成、习惯培养、情感依赖等问题。劳动素养是一个多维概念,其内涵决定了烙印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基于此,本文构建了烙印理论下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概念模型。依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把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划分为延续、形成和嬗变三个阶段,说明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需要面向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和职业素养可持续提升,从高校和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的烙印者视角、劳动教育内容选择和烙印机制、不同学段劳动素养印记的过渡和衔接入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

猜你喜欢

烙印敏感期印记
过去一年,国家立法的深刻印记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浅谈教师如何正确应对幼儿敏感期教育
30年印记
每一“体”都是时代深深的烙印 浅谈音乐载体的变迁史
日本节日里的“中国烙印”
家是一生的烙印
触电
妈妈,不要坐等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