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别角色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2021-11-26王秀希李清华董好叶
王秀希,王 雪,李清华,董好叶
(邯郸学院 心理学系,河北 邯郸 056005)
0 引言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随不同社会文化而有所不同[1]. Rossi 在1964 年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2]. Bem[3]根据这个概念编制了测试双性化的第一个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并把性别角色类型区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以及未分化4 种类型. 幸福感通常有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研究取向,以实现论为理论基础的心理幸福感研究取向则更强调人生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美国学者Ryff 基于此理论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概念,即幸福是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并依据这个概念编制了包括自主性、掌控环境、个人成长、积极关系、生活目标和自我接纳等6 个维度的心理幸福感测量工具[4,5]. 本研究试图将性别角色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研究中,探讨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两所大学抽取330 名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回收问卷31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02 份,问卷回收率为96.36%,有效率为94.97%. 研究对象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是刘电芝等[1]结合国内大学生情况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该量表由男性化、女性化和中性化3 个分量表组成,总共50 个题目,采用7 级计分法,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其中的中性化分量表只做干扰作用,不做计分处理. 本研究中男性化分量表和女性化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86 和0.82,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1.2.2 心理幸福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Ryan 编制经由国内学者王欣教授结合国内大学生情况修订的心理幸福感量表[6]. 该量表包括自主性、掌控环境、个人成长、积极关系、生活目标和自我接纳等6 个维度,共有84 个题目,采用6 级计分法,由“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分数越高,心理幸福感及其各维度的水平越高. 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1,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范围为0.73~0.82,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1.3 数据统计
全部有效测量数据运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使用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 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状况
2.1.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
本研究采用刘电芝等[1]划分的4 种性别角色类型的中位数法,其中4.8 和5.0 分别为男性化(M)、女性化(F)分量表的中位数. 具体划分为:M<4.8,F<5.0 为未分化;M<4.8,F≥5.0 为女性化;M≥4.8,F<5.0 为男性化;M≥4.8,F≥5.0 为双性化. 根据这一划分标准,大学生4 种性别角色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见表2.
由表2 可知,在全体研究对象中,4 种性别角色类型中双性化占比最高,其次是未分化、男性化和女性化类型.
表2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
2.1.2 性别角色类型在性别上的分布情况及差异比较
为探讨性别角色类型在性别上的分布情况及差异性,对统计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
由表3 得出:在男生中性别角色类型所占比例排在首位的是双性化类型,其次是未分化、男性化和女性化类型;而在女生中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分化、双性化、女性化和男性化. 另外,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上的性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3 4 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大学生性别上分布的差异
2.2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在心理幸福感水平上的比较
为探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的差异,对4 个性别角色类型组大学生在心理幸福感及其6 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知,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在积极关系和生活目标以及心理幸福感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心理幸福感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和未分化类型.
表4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差异比较(M±SD)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在积极关系和生活目标以及心理幸福感上的具体差异,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分析(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具体结果见表5.
由表5 可知,在积极关系维度上,双性化类型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化以及未分化两种类型大学生,女性化类型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大学生. 在生活目标维度上,双性化类型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分化、男性化以及女性化3 种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幸福感上,双性化类型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分化、男性化以及女性化3 种类型的大学生,女性化类型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大学生.
表5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在积极关系、生活目标和心理幸福感上的多重比较
3 讨论
3.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在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上,按照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双性化、未分化、男性化和女性化类型. 从总体上来看,非典型化性别角色类型占比高于典型化性别角色类型,这与杨关荣等[7]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双性化类型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比最高,其次为未分化类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人们的思想与格局不断延展与更新,受到社会广泛赞许的男性化特质与女性化特质逐渐发展成为不论男女都力求拥有的性别角色特质. 男大学生不仅需要有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与远大的梦想,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亲和力;女大学生不仅要拥有温柔细腻的品格和善解人意的个性,还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领导力. 大学生性别角色朝着“全面化”方向发展可以有效整合男性和女性各自的优势特质,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发展自我. 因此,当代大学生人群中双性化类型占比超过其他3 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对人的更高的外在要求以及大学生个体追求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
3.2 男女大学生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上的差异分析
在性别角色类型的整体分布情况上来看,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双性化类型在男大学生中占比最高,而女大学生中未分化类型居多,同时也都超过了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典型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占比,这与杜欣[8]的研究结果一致. 男性大学生的双性化占比接近4 成表明这个群体在性别角色发展方面处于一定的优势,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对男性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使得他们认识到必须全面优化整合自我,发展出兼具男性和女性的优势特质,才有更大机会获取资源和创造出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大程度实现个人价值.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结果是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大学生,他们在未分化类型上的占比都在3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大学阶段仍是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特殊时期,仍有相当数量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性别角色教育,同时受到外界多元文化观念的冲击和扰动,对于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科学的理解力,因此造成性别角色的认知偏差,社会化程度偏低,缺乏显著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质. 有研究表明[9-12],那些从属于未分化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自我评价、情绪状态、自我接纳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未分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要注意加强性别角色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发展出双性化个性特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3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在心理幸福感以及积极关系和生活目标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首先,双性化类型大学生的积极关系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化以及未分化两种类型大学生. 这可能是因为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双性化人格大学生不仅表现出较强自我调控和自制能力的男性化特质,还表现出主动交往和积极表达情感的女性化风格,在人际沟通中表现出足够的自尊和自信,通过适度的自我表露引起情感共鸣,再加上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贴心考虑,既能让他人感觉有力量可以依靠而产生安全感,又可以让他人感觉很温暖可以信任而形成归属感,因此更容易建立和谐稳定积极的人际关系,从整体上比其他3 种性别角色类型的个体更受欢迎. 张赫[13]也发现双性化类型大学生的人际和谐性更高.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女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积极关系水平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本身具备细腻全面的情感觉察能力以及温柔平和的处事方式,亲和力强和心思细腻的女性比起缺乏显著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更容易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
其次,双性化类型大学生在生活目标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未分化、男性化以及女性化3 种类型大学生. 这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大学生有着更为明确的人生规划,更为自信的他们能够在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可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强的生活希望感,这种坚定的人生信念使得他们在生活目标的设定上更为具体鲜活,执行力更强,而且他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很深刻,自我的生活意义感突出,因此表现出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努力实现生活目标的坚韧执着.
最后,双性化类型大学生在心理幸福感上显著高于未分化、男性化以及女性化3 种类型大学生,女性化类型大学生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大学生. 心理幸福感强调个体努力实现个人潜能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积极的情感体验. 双性化类型大学生有着更为明确具体的生活目标,对自我整体的评估更为全面和积极,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以及需要提高的部分,并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情感、信息与物质上的支持,有效利用环境或者创造与个人价值和需要相适应的环境来形成更多的机遇,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自我的行为,不断优化提升个人能力,以期寻求个人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不断实现,因此双性化类型大学生在注重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的心理幸福感水平上高于其他3 个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 另外,未分化型大学生的整体发展还存在迷茫的状态,没有发展出明显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特质,生活目标不够清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较弱,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女性化类型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女性特有的善解人意、心地善良、性情温和与细心等个性优势,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设定符合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懂得满足于当下的生活,对自我价值的挖掘也比较充分,总体生活满意度较高,因此这一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会显著高于未分化类型大学生.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具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幸福感,双性化人格的塑造与形成对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开展性别角色健康发展系列心理主题班会,切实引导学生塑造更为优越的双性化特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