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11-26莫庆庆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过程课程课堂

莫庆庆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安全观理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专业化教师数量相对较少,需要高校加强重视,结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特色对课程进行调整改革,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安全教育课程。

一、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当前高校大多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一般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高年级教学过程中一般不涉及该类课程,因为高校一般认为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周边环境的能力并理解学校推出的相关制度,基本掌握了安全教育课程理念。但对高校学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其活动空间较以往明显增强,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较以往明显提高,需要学校及时开展安全教育,才能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安全学习和生活方法,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生活压力调节方案。

(二)教学内容不全面

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教学素材较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在国际上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国内存在的安全冲突等进行综合选择,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推送相应的学习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教学素养以及政治立场等方面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并没有向学生讲述全面且完整的安全教育形式及其相关内容,反而通过避重就轻的方式,以劝诫引导为主,要求学生从记忆角度了解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没有帮助学生了解安全措施的来源及其可应对的方案等,导致安全教育的效果发生变化[1]。另一方面,学校对安全教育课程的认识也相对较为片面,没有为安全教育课程开设提供专门的教学时长和教室,在安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学校可能还会推出其他类型的活动,导致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除了自身生命安全问题之外,还包括财产安全以及心理安全等多方面问题,高校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安全教育所涉及领域的重视,从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其教学效果。但是当前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善,很多内容都以零散的方式呈现出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式简单

当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大多已配备了安全教育老师,但是受到教师综合素质以及教学专业性的方面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创新教学形式并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案,反而只是通过单纯讲解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与安全教育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枯燥感,对安全教育理念的认识也存在片面化问题。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其彼此的关注点也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新媒体工具数量也相对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组织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和资源整合工作的重视,避免单一累加而导致安全教育课程分散。通过将安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充分调动各类教学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作用,优化题教学职能。该过程中,高校安全教育教师团队必须加强对各类课程内容分析工作的重视,结合新媒体时代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来对安全教育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背后反应的主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联系整合,及时删除其中的重复性内容和与时代脱节的内容,最终整合成调理明确的主题,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记忆情况来设置对应的课程体系框架,可以打造更加专业的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调取高效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资源,通过与中国大学慕课网站形成联系并及时在爱课程、得到app 等平台的帮助下,通过多力平台整合,向学生推送更加多样化的安全教育信息,并完善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培养方案,保障学生可以在规定课程体系的指导下完成系统的安全教育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搭建双层课堂

高校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另一明显缺点是,课程实践性相对较差,学生在学习安全教育知识之后并没有将其应用起来,对其具体应用方式等也存在理解误区,教师通过搭建双层课堂,引入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双重模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学[2]。通过第一课堂完成对学生的理论基础教学和课程答疑工作,并将其与高校安全教育课程联系起来,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改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效果,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及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新媒体工具的帮助下改进教学形式。例如在学习与公共安全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公共安全知识理论培训,并向学生推送相应的消防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安全知识并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提取学生学习存在的认知误区,并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训练工作,引导学生在参加消防演练的过程中了解与心肺复苏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在学生后期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帮助。

(三)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教学

高校学生学习方式较以往明显发生变化,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明显增强。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规划效果将对其学习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也给学生的生命安全等带来了挑战,需要高校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运用多样化的新媒体工具对学生进行普及宣传,通过在高校微信公众号以及学生交流群等互动平台投送安全教育视频,并安排信息学院教师等研究安全教育小程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针对高校学生社团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高校教师应当及时开展定向调研工作,了解学生经常组织的活动形式以及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对应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教学,搭建合理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及预防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活动过程中,可进一步保障学生安全,优化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效果。

(四)利用翻转课堂调动学生参与

翻转课堂是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通过与慕课等学习平台对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安全教育相关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安全防备能力[3]。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搭设合理的情境,必要时可以与社会团体等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具体情境中蕴含的安全隐患,并掌握其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高校还可以将学生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等投送到高校官网以及高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中,引导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团体认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效果。

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开展高效安全课程教育,可以应用更多新技术,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中常见安全隐患的重视,在新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安全教育视频并引入信息化教学工具,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猜你喜欢

过程课程课堂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