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1-11-26任恒妮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能力

任恒妮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2015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始从政策层面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1]。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动和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并会对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创新创业也是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更加广阔,但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步比较晚,现阶段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根据其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对改变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其分析

(一)对创新创业重视度不够,概念模糊不清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卷调查中发现,有些师生对创新创业概念不清晰,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有些高校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师生对创新创业的内涵和目标不清晰,依然停留在层面。大多数师生认为学业水平的提升,只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认为只要学好了专业课,各科成绩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才能如愿以偿的就业。有些教师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专业课教学中,但真正对创新思维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较少。大多数教师除了不具备足够清晰的认知,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待培养。然而在目前看来,仍有较多的大学生以及高校教师未能真正做到关注创业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认为此种能力与大学生的未来生涯之间不具备直接性的联系。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

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发展的新动力,自“双创”提出之后,各高校便开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大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高校也陆续建立了双创空间等场所,支持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有些学校在校生申请了自己的工作室,但实质性创业的很少,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在无人带领和引导下创业很难真正开始,工作室成了摆设。有些学校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锻炼。虽然不同高校都采取了各类方式,但总体还是偏理论多一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锻炼机会很少。

各高校从开设课程、双创空间及平台、以赛促创等方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是很多学校依然是建立在形式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创新创业成果极其少。主要原因有两点。1.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有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承担者是本校教师,或者是通过聘请企业家做几场报告而已。不同高校师资队伍是有较大差异的,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教师岗位任教,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经历,没有企业工作阅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即使在校期间跟随导师完成过项目,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扔需要很大程度的提升。2.平台建设不完善。各高校在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上做了很多工作,很多学校建立了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基地、线下校企合作平台等,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线下校企合作信息不够灵活和高效。创客空间和创新创业基地有效利用率低,与企业对接、服务地方等方面不明显,线上平台有待建设和完善。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缺乏

从当今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和参赛情况来看,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创新创业意识,主要体现在课程学习只关注理论成绩通过即可,而不重视学习过程。对创新创业大赛的参与度低,严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当今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经历及所处环境使学生内心相对敏感、脆弱,意志力不够坚定,经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弱。而创新创业是一个长期而充满各种挫折和不可预见的挑战过程,需要能够吃苦耐劳、抗打击能力,要能够经受各种未知的挑战,因此很多学生会望而退步。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需要打破学科专业、产业学校的壁垒,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构建新路径,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正确理解创新创业内涵

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出成果,各高校就先要从领导层面开始重视,将创新双创教育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项目,要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要成立专门机构,明确机构职责,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重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优势。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将创新创业的真正内涵进行解读。

(二)各高校依靠互联网平台,构建校企沟通的桥梁

在互联网技术成熟的今天,各高校可根据学生、教师、现有资源等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的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充分享用企业资源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专业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管理等能力得到锻炼。企业可以通过校级创新创业平台,为学校提供培训服务,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孵化出有价值的项目,根据实际投入生产实际,提高企业效益。校企通过自身的创新创业平台,达到互惠互利和双赢的效果。让学生在此平台上大施拳脚、全真创业,学习创业技能,把控创业风险。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高可采用大规模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并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承担企业工作、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对于承担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到企业或者行业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吸引企业或者行业企业家、经理等承担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聘请他们为兼职教师。

(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高校可以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纳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内,将专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结合起来,建立新的课程模式,包含专业知识教育、创业理念、创新技能等内容,实现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教育实现有机结合,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基础上,培养其专业知识方面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应该注重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五)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当代大学生虽然有抗挫力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他们也拥有优秀的品质,他们有勇于担当、个性自信、积极向上、好奇心强等特点,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时,抓住他们这些特点,让他们的发挥其优势,学会团队合作,踏实、稳步的学习和实践。从大一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利用一切互联网平台及各种传播手段,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创业政策和创业动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教师先带队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在参赛过程中教师引导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校可邀请毕业生中成功的创新创业学生来学校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从成功的经验中感受到来自朋辈的榜样力量。

三、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机遇越来越多,各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适合自身学校发展及学生实际的创新创业平台,与政府、企业等加强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扩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渠道,形成一套完善而有价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