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当运用导学案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2021-11-26杨懿颖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学案自学老师

杨懿颖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100)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常态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依据。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本文阐述了运用导学案为教学载体,利用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愉悦的心情,从而提高的教学效果。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意义

(一)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在初中化学中实行导学案的模式,教学重心由“教”转入“学”,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小结,在得到老师赞扬与鼓励后,不仅能激发学习动机,还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自学探究中,他们会不断意识到自身能力,从而学会利用潜在能力开始有效率的自学。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看,老师一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没有太多的思维空间,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质量不尽理想。而现代学案导学,则是老师不讲或者少讲,让学生自己领会课本大意,进而养成乐学、善学的好习惯。

(二)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能快速掌握课本内容,还能开拓学生思维。在化学课堂中,发问质疑与自主回答的学生增多,要求上台展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从而在增强学生表现欲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透彻。

(三)能有效增强老师业务水平。在化学导学案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对老师的备课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它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工作,很少有预先设计好的,所以要求老师在融会贯通的同时,进行更加全面、生动的讲解。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致力于教材,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二、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预习形成

预习是顺利实施导学案课堂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予以重视。预习时间一般放在上课前一天进行,所用时间大约半小时左右。如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允许的话,也可单设一节预习形成课。预习时,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利用参考资料或网络等资源,充分利用生活体验,初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基本认识,自己学不懂的问题,带到课上由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只有预习好,才能展示好,为了防止学生对预习活动的应付,降低预习效果,老师要加强对学案的分类抽查,及时批阅检查预习题的完成情况,以便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二)合作展示

预习形成后,各学习小组根据分配的展示任务以及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先进行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形成小组内最佳的展示方案。

其间,教师可以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交流中去并予以指导。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活动。小组讨论或全班展示时,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学困生展示比较简单的内容,而较复杂些的学习任务则让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展示(由小组自行分工),从而做到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角,先把展示点板书在黑板上,不用教师指派,学生主动有序地进行。展示不到位的,其他学生补充,补充不到位的老师进行点拨。不同组的同学可以相互提出疑问并请求解答,解答不了的在全班展开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展示的内容既有知识点,又有学生的能力点,还有学生自己的新发现的疑难点。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认真观察、严密组织、扩大参与、合理调控、及时点拨、确保实效。

在合作展示阶段,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这种模式的展示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对学生展示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好预设。在展示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来“脱本”讲述,不能直接“读”课本或参考资料。展示任务的分配要放在预习形成后分配。如果一开始就分任务,学生就有可能只关注自己的“任务”,而对其它学习内容“视而不见”,不能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

(三)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一般有“当堂检测”和“单元检测”两种形式。主要任务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对于未能达到目标要求的,通过教师辅导或小组内帮促,力求人人过关,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三、学案运用要处理好的关系

(一)处理好“学”和“导”的关系。导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同时加以及时的正确引导,而不是放任自学。要处理好学生的学和老师导的关系,做到在学生学习时有引导。学生的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教师的引导,是导学案教学的关键。

(二)处理好“学”和“教”的关系。学生的学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直接信息,为课堂的精讲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合理安排“学”“教”“练”的环节,教师讲授的时间要适度,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点和面的关系也就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不可否认,在同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差异性。因而在运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小组,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完成整体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有效发挥。

四、结语

导学案作为当代教学的重要模式,对初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主体地位,有组织的进行教学工作。在重视学习方式、学习力度渗透的过程中,将学法与教法融为一体,进而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案自学老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