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进对策

2021-11-26付远冲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本课图像多媒体

付远冲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双龙营镇第一中学,云南 文山 663207)

在当前环境下,初中学生对于网络已经拥有了全面的应用体验与习惯,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效都受到了负面影响。因此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从互联网+教育入手,推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

一、立足微课设计,优化预习引导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预习的认知与了解明显不足,一方面存在对该环节的忽视问题,很多学生缺乏相应的习惯,另一方面则在于预习的方式存在缺陷,学生走马观花一般略过课本,却并未生成记忆与印象,对于实际课上学习的作用较小。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则可以运用微课优化预习的引导与设计,以此既提升学生对预习的重视程度,又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能开辟新的师生交互渠道,促进教学的互动作用。

例如在“图形的全等”这一课中,我就为学生制作了用于预习引导的微课视频。首先,我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基本教学目标,找出关键的知识点与问题。这一课中需要学生理解“全等”“全等三角形”等概念,并了解图形全等的基本性质,能够通过观察,从抽象的角度概括与认知图形,由此让学生乐于观察生活中的图像信息,并运用于问题解决之中。其次,我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设计微课视频,第一步通过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图形,进而提出特征分析等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全等”意识;第二步结合实际图像对比,讲解本课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并由此渗透概念的性质;第三步,布置本课的重点例题,要求学生根据预习作答。最后,微课制作完毕后向学生发布,同时记录学生反馈的预习问题,并用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二、运用信息媒体,创设真实情境

多媒体是早期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与开发比较欠缺,习惯将其作为课件展示、播放特点视频或音频的工具,而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应进一步运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借助多媒体创设更真实、动态化的情境效果,以此既可以实现激趣目的,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以“确定位置”一课为例,为了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系”思想确定位置问题,我设计了两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其一为影视剧中的一段观影过程,人们在寻找座位时通过查看电影票即可锁定位置;其二为一段动画片,其中二人在进行围棋对弈,但他们不需要棋盘就可以进行下棋,根据他们说出的内容,就可以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这两段情境的展现,我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密码破解的思考题,一部分为一段数字,其中用逗号与分号依次隔开,另一部分为一张写满了字的格子纸,学生结合之前情境中展示的效果,很容易联想到数字代表的是字的位置,因此很快就完成了解谜,同时也真正了解了坐标系在确定位置中的应用技巧,实现了巧妙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软件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在部分课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快速理解或掌握的内容,这就为教师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节奏,而且还可能延误课时,导致其他教学活动开展时间紧张。所以,在必要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计算机软件,为学生直观呈现或展示教学内容的本质,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快速突破难点。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中,本课需要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基本性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呈现所有的二次函数,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根据函数系数、符号等差异,判断和总结图像的生成规律,而学生在自行绘制二次函数图像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我则借助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引导学生利用Equation Grapher 等软件进行操作,学生只需要将函数按照规则输入,即可快速得到其图像,甚至还能通过呈现多个图像进行对比,更容易让学生总结规律,建立深刻的认知,同时还能让学生通过实践尝试,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

四、应用作业程序,设计分层任务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作业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巩固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数学原理、解题步骤、运算技巧等。但是传统的题海战术为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且缺乏针对性,所以教学效果不佳。我则借助作业程序与软件平台的方式,为学生设计分层化的作业内容。首先,我会通过作业程序搜集本课相关的习题内容,并根据其难度设置不同的“习题包”,既要保证每一个习题包中的问题覆盖本课的所有知识点,又要保证其符合对应学生的能力,以此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其次,作业程序还具有作业批改功能,对于客观题,学生在解答后上传,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答案与解析进一步学习,主观题则可以拍照上传,由我进行一对一批改并提出建议,同样实现了针对性教学的目的,全面提升了作业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应进一步改革与优化,既要能够借助微课与多媒体等设备与平台,优化预习、情境创设等教学手段,又要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或作业程序,解决传统教学中遗留的重要问题,进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

猜你喜欢

本课图像多媒体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巧用多媒体 学生乐识字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