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21-11-26李会锋

魅力中国 2021年24期
关键词:豫剧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

李会锋

(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益求精、潜心磨砺,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不断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者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只有与国家前途、人民需求、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文艺创作有理想、有担当、有家国天下的胸怀,才能有一种刚健的气质,接地气、强底气、增生气。而如何以文艺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何借势新媒体让贴近人民群众的文艺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期望,也是新时期文艺工作者进行探索与实践的重要任务。

一、以文艺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河南省委一直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引领时代风气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2月8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河南豫剧院调研时强调:中原更加出彩、文化要出重彩,弘扬黄河文化、豫剧要当先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到人民中去,拜群众为师,老百姓喜欢什么就演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出。要探索走出豫剧振兴发展、文艺事业改革的新路子。要坚持以作品来说话,扎根中原沃土、紧跟时代步伐,统筹好传承与创新,结合好传统与现代,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十年磨一剑”的专注,打造更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品力作。

豫剧是全国最大的地方剧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传播力。多年来,河南省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作出一大批影响深远的经典剧目,展现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示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唱响了中原更加出彩的主旋律。大型现代豫剧《燕振昌》,通过燕振昌劝诫阻止村民上访、解决村民吃水问题、解决南水北调工程房屋补偿问题、弘扬孝道等5 个方面的故事,展现了燕振昌坚守信念、一心为民、真抓实干、造福百姓的高尚情怀及其身为基层干部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燕振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做到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正是习总书记所倡导的“四有干部”的典型体现,也是新时期许昌市涌现出来的一位“最美基层干部”,是焦裕禄精神的具体体现者。豫剧《中原警事》以河南省许昌市公安战线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为原型,讲述了中原某市公安局长魏民在“大接访”中访贫问苦、为民除害的感人故事,多角度、多侧面讴歌了公安民警爱民、为民、亲民、助民的高尚品德和“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豫剧《村官李天成》以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基层干部形象,较好地演绎了主人公李天成在困境中表现出的高尚思想,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一个艺术典范。2019 年3 月8 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剧中原型)在发言中谈到了“农民的八个梦想”。听了李连成的发言,习总书记说:“你今天讲的这些,恰恰是我们广大农民同志对幸福生活追求的要求。”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要以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用好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良好的历史传承,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豫剧打造成为老家河南出彩的靓丽名片,让豫剧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

二、在媒体融合发展中为人民创造文艺杰作

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在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方面要求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扶持重点主流媒体创新思路,推动融合发展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形成新型传播模式。新时期,在媒介融合趋势中文艺创作与文艺传播总体上取得了哪些创新发展,文艺创作与文艺传播的影响力、价值观和感召力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以及不同艺术领域环境的新特征与思考等,都成为文艺界关注的焦点论题。

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强力推动了媒介融合,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播革命”,改变了文艺创作、文艺生产、文艺评论、文艺传播的各个环节。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也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文艺形式在生产与传播方式上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今,新媒体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宽阔,传播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给文艺的创作与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创作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提高网络文艺创作质量,加强文艺正面引导力度,让文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发挥价值引导作用,是摆在每个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面对着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着无比丰富的源泉。同时,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对文艺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真正做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必须拿出与时代发展相匹配,与人民要求相适应,与新的审美要求相呼应的文艺精品力作。

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文艺创作与文艺传播如何更好发挥审美导向和舆论引领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并富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能给文艺生态系统的维护带来了新问题,但也为文艺引导带来了新的可能,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中,文艺创作与文艺传播形式的转变是时代要求和人民的期待,在众生喧哗的全媒体时代,文艺创作与文艺传播面临诸多危机和挑战。面对当前文艺作品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特点,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扩大文艺传播的影响。

文艺传播作为一个媒介行为,要对国家、民族、历史、人民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在全媒体时代做好文艺传播工作,让低劣庸俗的东西少些再少些,让有道德、有温度、有品位的文艺作品多些再多些,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文艺作品日益强烈的渴求。媒体工作者要重视优秀文艺作品的新媒体传播,加大文艺精品的传播量,以全媒体的方式,以易于获取、易于接受的形式推送文学艺术精品,让正能量文艺作品随手可取,取之受益,读之心悦,从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媒体融合时代,文艺创作要“借势借力”,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之路。一是要借助新兴媒体技术之力,将新技术融入文艺创作内容中,进一步丰富内容传播形式,提高网络文艺内容的表现力;二是要借助广大人民群众之力,倾听人民群众心声,关注现实议题,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网络文艺的创作中;三是要借助传统文化之力,深入挖掘和开发传统文化精髓,如:中原美学精神,从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四是要提高网络文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强化网络文艺的社会责任力;五是要提高网络文艺评论的引导能力,构建健康、长效、活跃的网络文艺生态。

综上所述,新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系统理解,融会贯通把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结合媒体融合的现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强大动力和思路举措。要认识更加清晰,行动更加迅速,自觉投身艺术实践,用真诚面对艺术、用创作面对人民。针对文艺领域存在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问题,文艺工作者要沉下心、伸下去,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让文艺创作在人民群众之中开花结果,让“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蔚然成风。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豫剧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
文艺作品
民国豫剧唱片探论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