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2021-11-26贾杰龙
贾杰龙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邵府镇邵府中心小学,河北 大厂 065300)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究,并产生自己独立的见解,发展其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拓展其思维,让他们思维更有深度、广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良好解决问题的习惯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清楚教材中每一章节中哪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哪一部分内容时教学重点,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哪些疑问,哪些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把知识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疑问、混淆知识作为专题进到学生进行探究。运用探究性学习,学生间分工合作,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升他们探究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探究性学习更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专题训练,探究性学习重在搜集、处理信息,及如何让小组成员间合作、交流更有效。当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主动给予帮助他们并进行引导,同时学生也可深处援助之手,帮其他学生排忧解难。其他学生需要自己手中材料时,教师教育学生要学会分享,分享自己的材料、见解、思路。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要引导学生、组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让学生认真聆听其他学生的见解,并引导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会从不同角度的分析、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拓宽其思路。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时,往往会“出错”,教师要理解,其他学生也应理解,不要因为怕学生说错就限制其思考、分析的问题,要适时引导,不能随意打断其思路,有利于增强师生、生生间的感情。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说自己的观点,敢说出不同常人的看法,同时还善于听取他人的见解,要做到相互启发,能吸收多种观点并进行综合。在这一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合作交流,他们的表达更有条理性,他们还学会了批评性的接纳别人的意见,能做到互相激励、赞赏、帮助,并能对他人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反思。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他们能从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有利于提升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以文字的方式提出问题,这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学习完一章节内容后,引导学生用文字的方式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或疑问写出来出来,学生可以自己读出来,也可由教师或其他学生读出来与他人共享。其原因是课上活动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以书面的形式可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缺憾。学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中有的学生想法很独特、新颖,有的学生不善于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表达。书面表达能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要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强化训练分析、计算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到五、六年级,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对学生的计算结果有所忽略。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后,有的计算过程很复杂且容易出错,但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而忽视其计算过程,这一做法是错误的。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从多个方面、细节入手,计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略到。小学阶段,只有学生掌握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才能理清问题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一学生的在分析问题时思路更清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透彻理解基本算法即:加、减、乘、除运算及有关的运算法则;乘法口诀;加强计算基本训练;学会简便计算定律并运用;学生掌握一些速算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速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引导他们发现计算中的规律,找到更便捷、快速的计算方法,熟能生巧,促进其智力发展。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做到准确、灵活、简便。这一环节,不能被教师忽略掉。
需要学生解决得问题是他们以前没有见过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第一次遇到与以往类型不同的问题,有的学生依然用以前的方式试着去解决问题,用固有的方法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和已有的经验、自己的理解、分析、反复验证才能解决。数学问题有很多,学生不可能都能都接触过,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或通过完善、改进、综合等手段解决问题,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到问题的症结,问题就能顺利解决,相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数学问题中存在很多一题多解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这种类型的习题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有利于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有的教师在面对这种类型的习题时只注重训练学生如何问题解决,把变式练习这一环节忽略,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与训练变式是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它们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变式练习为解决问题提供知识、技能,也就是说变式练习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学变式练习、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及思维活动,让课堂教学更高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训练。学完面积公式后后,让学生量一量教室黑板、窗户的长、宽、高,算出面积。学完每一章节、一部分知识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进行横向、纵向比对,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解决问题。
三、倡导解决问题多样化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通过反思推广已解决的问题,用得到的结果去解决新的问题,以此提高师生的反思、评价等水平,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教师的“导”与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反思、评价、监控能力。学生的体验是真实的,别人不能替代。让他们从多角度检验自己的思维,其实检验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的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关键环节,是传统教学中缺失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考核只注重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却忽视能力结构中的反思能力。要想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需要教师深入反思,缩短实践与目标间的距离。,教师的反思习惯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反思创设情境,还要反思讲授内容、教法,采取某些措施,利于学生良好反思习惯的养成。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评价,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不能让这一过程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应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你采用这种方式的依据;结果怎样等为提升其评价多样性,教师问:还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从中选出最简洁的方法。在反思、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这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养成教育解读分析,养成反思、评价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其目的是反省个人的学习情况,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哪方面有明显进步;解决问题过程中采用哪些策略;学习中亟待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等,可以做到扬长避短,在反思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自我评价、反省的良好品质。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