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1-11-26胡晨婕
胡晨婕
民族声乐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唱出了劳动人民对于纯朴生活的热爱之情,而在许多前辈的不断探索努力之下,经过多年的演变,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新体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现在的年轻一代,已经对传统的经典声乐文化缺乏了探索之心,使得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应该及时改变对民族声乐的传统看法,不能让这样的艺术经典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历史起源与发展现状
(一)民族声乐的历史起源
中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它起源于我国古代传统的底层生活人群,人们在最初的种田、打猎、采摘等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通过演唱的形式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感悟、生存的不易等内心情感,心境的不同、演唱人的不同,造就了这种最原始朴素的特色民歌文化。由于朝代的变迁、人类思想的发展,使得歌曲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民族声乐的文化传承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通过十几代人的努力而保存下来的,它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等特征。而经过朝代与环境的变迁,人的思想也会发生转变,所以,它的存在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定会存在着个体差异的情况。一般来说,我国民族声乐主要包括传统的地方戏曲(京剧、豫剧等)、曲艺说唱和地方民歌三大类,而近代时期,又将西洋美声唱法中的精髓融入其中,形成了新的演唱技法;民族声乐的音色具有自然甜美、演唱多元化以及语言艺术性等特点,而且注重演唱者对作品意境的表现;音色是民族声乐最重要的审美原则之一,要求声音要自然明亮、干脆甜美,特别是演唱民族语言时,讲究咬字清晰准确,还要考虑民族所在地理位置的因素,在演唱上要表现出其特点,例如,我国南方多青山绿水,在演唱上就偏向于清秀柔美,而北方的四季较为分明,则偏向于粗犷豪气的特点;另外,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较多,例如,在演唱藏族、蒙古族、苗族、高山族和彝族等民歌时,都会采用本族的语言,这就形成了具有“原生态”的新风格民族声乐;语言艺术性则是指在演唱时要“字正腔圆”,在发声、咬字上要字准、字正,在此基础上塑造出动人的声腔,演唱出动人的歌曲[1]。
(二)民族声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西学东渐的趋势越加明显,随着全球经济化,我国各领域正逐渐与西方大国的文化交流越加密切,而受到西方乐器以及演唱风格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声乐的发展创新,但与此同时,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也越来越趋向西方风格[2]。第二,民族声乐的韵味正在逐步丢失,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民族声乐也要与时俱进、去芜存菁,但是,却不能丢失最为本源的东西,一旦连本源都改变了,那么民族声乐也就名存实亡了,而从戏曲方面来看,现代声乐实际上已经丢失了很多宝贵的特质,原有的韵味变得很淡,已经失去了吸引人的地方,特别是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戏曲文化所表现的元素已经所剩无几。第三,民族声乐的学习者越来越年轻化,随着民族声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喜爱而选择民族声乐,但也因为年轻,导致他们对于民族声乐的传统文化所知甚少,只会以技巧来模仿前辈的演唱方法,而无法深层次地体会到民族声乐中所蕴含韵味,从而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
二、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一)在演唱方法上进行发展突破
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首先我们要明白,它是来自于人民群众,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并且,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样所唱出的歌声才会带有浓厚的民族气质和特色。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国家的差异很大,社会制度方面、生活环境方面、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审美要求等等都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在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而这些不同在演唱风格上就会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在恪守本民族的声乐风格的基础上,去吸取西方声乐艺术文化的精华,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民族声乐始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3]。民族声乐一般都是民歌歌曲较多,所以,其唱腔较高,而在民族声乐的演唱方面,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要用真声去唱,这样发出的声音具有明亮高昂的特点,其实,这只是普通人在认知层面上的偏差。传统的声乐演唱技法,它的核心在于“咬字”上,在歌唱的同时要保证咬字内容和声音的清晰,不可含糊不清,在演唱过程中不能出现犹犹豫豫的情况。咬字清晰、吐字果断,演唱时要抑扬顿挫,将演唱者对于歌曲的情感理解融入声音当中,然后唱出来。也因此,对于演唱者的要求就很高。而现代的民族声乐唱法主要是以美声唱法为主,它在传承我国民族声乐风格的基础上,将西方的美声唱法中的精髓科学合理地融入其中,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在发声方法进行了尝试突破,经过一段长时期的磨合发展,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
(二)学习融合科学的演唱技巧
我国的民族声乐,是指地方戏曲(京剧、豫剧等)、曲艺说唱和地方民歌这三大类,而在地方戏曲方面对于唱法技巧要求较高。我国传统的声乐历史,是从古代慢慢地演变而来的,它历经了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文环境,分化成许多类型不同的剧种,例如,唐朝时为诗、宋朝时为词、元朝时为曲、明朝时为歌,而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时,经过融合演变成了具有鲜明特色风格的戏曲,主要包括川剧、豫剧、京剧、越剧以及黄梅戏等;戏剧是一种把歌唱、舞蹈、杂技、武术以及朗诵融为一体的综合表现艺术形式,集唱、念、做、打为一体。而其中京剧作为我国传统声乐的代表,它的唱法声腔优美,音区统一,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除了在运气发声方面,其与现代的民族声乐相比较,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现代民族声乐的年轻演唱者们,由于体会不到戏曲所独有的韵味,在演唱时,对于这些戏曲中所表达的意境,无法完美地表现出来,导致这种风格韵味正在逐渐消失,因此,在现代声乐教学中,首先,要注意我们培养的不是机械单一的复读式人才,而是在积极鼓励初学者们在注重咬字、吐字的发音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学习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重点培养训练声乐中应该表现的情感,并将其尽量融入戏曲独有的意境中,通过语气语调、动作表情以及旋律节奏等,演唱出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民族声乐;其次,在学习专业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感受国内国外的名家声乐作品,进行深度学习鉴赏,仔细体会演唱者所表达的情感,并将其归纳理解,化为己用,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作品[4]。
(三)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首先,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穿戴民族服装,并配合编排具有色彩鲜明的民族舞蹈动作,让演唱者的身心都融入歌曲中进行表演。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以“民族特色为中心”进行指导,使得少数民族的民歌教学在多种文化和音乐元素中,得以落实;其次,要综合地学习和运用少数民族声乐文化,可以根据民歌素材进行创作改编。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的作品,无论是在情感方面、艺术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通过这种不断地推陈出新,构成了我国现代声乐歌曲所独有的艺术风格,可以极大地推动民族声乐的发展[5]。
(四)民族声乐要多元化发展
在现代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逐渐加强声腔美的科学性,只有科学地发展才是民族声乐的立足之根本,民族声乐讲究深呼吸、高嗓音,其语言生动清晰、声腔优美圆润,因此,我们在演唱方法上不可照搬国外的唱法,应该科学地借鉴美声唱法的精髓,同时,也要把握好民族语言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声乐的发声进行创新,按照各民族地区的语言,做到完美调控声音,创造出民族风格浓郁的声腔。其次,我们也要加强民族声乐的形式美。面对现代社会蓬勃发展的民族声乐文化,我们要不断吸取民间音乐的精髓和灵感,在借鉴欧美唱法的同时,也要保持我们自己的民族声乐特性。而近些年来,我国声乐界大部分的民歌作品都有“千人一腔”的现象,这是因为演唱者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只知道追求优美的声音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而使民族声乐丧失了生命力,因此,我们要注重民族声乐情感与形式的统一性,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扬传承民族声乐文化。
三、结论
民族声乐是用声音表达的艺术,是演唱者对现实生活情感的反应进行抒发的一种渠道,而现代社会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新时代的演唱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将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因素考虑到,通过演唱技巧清晰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演唱者要在保持民族声乐的特色风格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声乐元素,将对时代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产生的情感,用歌唱的方式唱出具有鲜明浓厚的民族气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