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见解

2021-11-26周靖琦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管理工作

周靖琦

(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四川 凉山 615300)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化进程的大力推进,尤其是《馆藏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的建立与施行,有关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工作也开始逐步进入科学合理、规范标准的发展模式。增强文物的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已迫在眉睫。然而,近些年来,从我国的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与利用实践工作中能够看出,这项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而给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造成了诸多情况恶劣的影响。所以说,对于文物的保护修复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来说,必须提高相关人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加强文物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在进行文物的保护修复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护修复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

一、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认知出现的问题

我国文物是华夏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些文物作为灿烂文明的载体,继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维系着坚韧的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的核心所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具有服务性质的基础工作,保护文物功不可没。不过,在很多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往往注重具体操作,忽略了后期管理。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档案材料的管理是保护修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认识到文物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从而致使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有一些问题,影响到后期的档案完整性和利用率。

(二)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作用

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部分单位还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本单位中的关键工作加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中。有关人员配备和物质装备方面的工作都会优先考虑档案管理工作。不过,因为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系统的档案管理培训经验,多半只是按照老方法或个人的想法进行管理工作,个别工作人员甚至会同时代理几份工作,因而工作人员不固定,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档案的细化管理,从而也就不可能做好全面、系统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专业性较强,想要管理好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然而,现实的实际情况确是,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具备或者只是掌握了很少一部分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知识,距离专业水平实在相差甚远。这样在管理档案时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像是档案内容是否真实,档案数量是否完整,如何正确地建立档案,如何检索问题等等。

(三)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备案工作实施方案》中,针对档案管理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不过,规定的内容比较有限,无法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出全方面的指导,也无法满足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并且,对于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者的实际工作,也没有做出清晰的标准化规定。在进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文物保护修复部门负责文物的全程工作,从接收到修复。在这一过程中,究竟谁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完全不知道的。因此,创建完善健全的文物保护档案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项制度的应用是确保每一件文物档案资料完整性的主要措施。

二、进行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客观明确地展示了文物修复的全部过程

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能够客观而真实的展示出文物修复的全部过程,还能反映出修复期间发生和产生的各种信息。在文物修复过程中,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是文物修复工作人员保留下的历史真迹,详细地记载了文物修复处理的全部过程,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不同状况。观看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人们能够清楚、完整的了解到这件文物过去的各种信息,然后更加全面地了解到这件文物。所以说,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保存文物真实样貌的重大事业。

(二)为文物机构进行文物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是众多单位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所在,像是文物保护修复单位、文物考古单位、以及文物展开单位等等。一般情况下,一件文物会牵扯到诸多问题,比如怎样管理好文物,如何做好这件文物的日常保养,主要依据此件文物的保护修复档案或是更加权威的信息档案。因而,不论此件文物处在哪种阶段,其日常管理工作都与它的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密不可分。

(三)为文物的修复和维护提供重要依据

在积累、传播知识,以及技能方面,文物保护修复档案是至关重要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专业性较强,尤其是积累和传播知识方面,均具有非常高效的作用。对于文物来说,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就相当于是自己的一份“病例”,“病例”会详细地记载此件文物自“接诊”到“出院”的治疗全过程。因而这是一份宝贵的资料,这份资料也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当出现一个成功修复的案例就能够给其他不同类别的文物提供宝贵的借鉴价值,此外,这也是实际工作中鲜活的教材。

三、开展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最近几年,我国文物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有关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和综合利用水平都增强了许多。不过,由于我国是世界闻名的文物大国,所以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是前路艰险、困难重重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作为一种预防文物遭到破坏的重要保护手段,开展这项工作的科学探究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应该格外注重和提升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从而完成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的需求,确保文物档案的完好无损与永世传承。

(一)加强领导工作,增强全员意识

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长时间进行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不单单是指工作本身,针对文物的部分才是至关重要的。在相关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单位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决定了最终的工作成果。所以说,必须要加强相关的领导工作,让单位领导能够充分重视档案的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认识,从而带领全体员工增强档案意识。除此之外,像是专业人员配备、档案管理硬件设施、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以及现代化管理建设等工作也应尽快地加以落实。

(二)系统化培养人才,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

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因而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自身既要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意识、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心胸宽广的奉献精神,也要具备过硬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所以,在实践工作中,首先要让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化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员工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新时期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随着现代化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必须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工作。在文物保护修复事业的发展中,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问题,增强全体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正确认识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事业的发展,提高档案服务质量。所以说,培养出专业水平较强的工作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三)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的规范管理

现阶段,某些单位依然会使用原始的纸质档案进行保管。然而,纸质档案往往容易破损老化,不利于长时间的保存。在查找资料时,也非常的不方便,使用的工序复杂繁琐,极大地影响了档案的利用价值。因而,要想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学会应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完善好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和统一。一来可以创建专业性较强的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数据库,把现存的可以整合成数字化档案的制作成电子档案,也可以制作成光盘和音像,实施“双轨”管理,为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或者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二来可以建立共享平台,创建网络传输共享平台,优化档案利用渠道,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做好相关的查阅工作,高效的开展各个单位之间的工作。

(四)增强档案服务水平,注重信息的利用

注重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增强档案服务水平,这项工作并非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不过,这项工作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在文物建档后,档案中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文物本身的性质来看,文物档案是需要一直补充和完善的。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作为不可忽略的一处环节,只有得到工作人员充分的重视和应用,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才可以充分地发挥文物研究以及社会宣传的功效,全面提高档案服务水平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我国拥有着大量的可移动文物,还有一些古建筑之类的无法移动的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为破坏、环境影响以及文物自身的风化损坏,许多文物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损坏。譬如陶瓷器破损、纸张风化、彩画脱色等等。因而,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这些历史文物,针对文物保护修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更加重视,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管理工作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