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政策激励策略探究

2021-11-26宋林佳叶春燕夏淑松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用工人力资源政策

宋林佳 叶春燕 夏淑松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3)

引言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相关主体是助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性角色,其自身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均有特殊意义。然而,在我国,该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调控,离不开与最新市场经济形势的有机融合。在近几年的新冠疫情中,我国经济运转的平稳步调曾受到干扰,市场内出现大量企业被迫停工停产;在国家持续而有力的组织控制中,企业又恢复了活力、市场也不断活跃。这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了阶段性的下划,而后又逐渐恢复竞争力。这种转变都是得益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引。为此,我们研究针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策略,有着现实意义。

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概述

目前,我国关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有关研究还不多,属于起步阶段。而对于其含义界定,相关结论也并不统一。如果以产业组织为切入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可被界定为专门从事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生产、供应的一个经济单位的集合。如果以工作内容为切入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可被界定专门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服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让劳动者获得工作岗位以及个人发展,让用人单位合理管理、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涵盖的内容范畴较广,包括就业和创业指导,人事招聘,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测评、培训、服务外包等多方面内容。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优化人才配置,促进社会就业创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1]。以下是其具体的意义阐述:

(一)服务就业。该产业的相关主体,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够作为信息对接的介质,避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间信息不对等、沟通不畅,促进劳动者和人事岗位高效匹配,提升就业率和降低就业交易成本。

(二)配置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够结合对劳动市场中求职者及用人单位信息的大批量掌握,合理分析信息、进行信息的有针对性对接,从而在开展相关服务性工作时,减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无用功,让岗位和人才的匹配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使合适的岗位聘任到合适的人才。

(三)引导创新。基于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我国的各项新兴技术产业获得了持续的创新动力,例如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这些新兴技术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供应,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恰恰成为帮他们寻找、对接人才的角色。人力资源服务业通过提高人力资源优质服务,促进与引领其他资源的全面开发,促进经济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2]。

二、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业产能趋于恢复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国际产业链扰动和消费市场萎缩,对我国就业也产生较大影响[3]。尽管新冠疫情给新时期市场带来较大的打击,一度使市场需求萎靡不振,从而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工作成为无米之炊,但是,立足于当前的各产业产能恢复情况来看,只要国家的疫情防控力度不松、各项激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陆续推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会继续成为人才经济的有力支撑。而且,我国市场渐暖,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渐旺已是十分明显的大趋势。现在,不仅是各其他产业产能在恢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产能也在趋于恢复。

(二)产业机构趋于整合

一直以来,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都是以小规模的行业主体机构为主,它们分散且数量庞大,所开展的主业务也存在同质化问题。这样的行业现状限制了品牌化、有影响力的服务产品的研发。而从2021年起,我国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进一步开放,允许外资进场。这意味着小微型行业主体会受到打击,逐步被市场化,被并购整合。而且,开放的市场会进一步受到新技术、新业态的渗透,一些技术产业巨头会跨界进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而促进该行业机构间的整合。可以说,在未来几年,大型的整合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其创新实力更强、市场化程度更高。基于此,人力资源各服务机构将面临战略部署的重构,人才市场中的单一城市间用人竞争也将转化为城市群之间的大型机构人才竞争。那么相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服务业务内容也将更多元。这一趋势下,为维稳整合化的产业市场,国家相应的政策也必须跟进。

(三)产业更多依靠技术驱动

疫情的肆虐与防控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逐渐开始更多地依靠技术。例如,人们把面对面接触式的招聘、培训,转化成线上模式的招聘、培训,使得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网络化服务技术应用以及网络化管理的能力得到提升。可以说,数字化的办公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各机构的青睐,其产业中的资源、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向相关技术应用聚集。可以预见的,伴随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依靠技术驱动的发展业态也将逐步形成,其对人才的招聘手段、方式都将出现大变革。例如,短视频竞聘、扫码入职、居家培训等都可能成为现实。在这一趋势下,同样需要国家政策作为保障性举措,以保证市场秩序的规范。

(四)业态呈现多样化、灵活化

1.以往的雇佣模式被突破。技术发展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出现新经济业态,其雇佣模式突破了传统性束缚。这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的用工方式不再单一,出现了在线签约、居家办公等新用工方式。如今,“云经济”“宅经济”等新型经济模式出现,市场上也开发出众创品台、网约车、创客空间等创新平台,使得人力资源相关的行业服务不得不走新形式。

2.用工越加灵活。一方面,多元化的经济业态催生出许多灵活性岗位,如网络兼职、短视频创作等;另一方面,受疫情的重创,很多人员失业、停工,在经济活力恢复的过程中,许多人或企业由政策引导和鼓励,启动了灵活的雇佣或被雇佣模式。

3.市场对高端人才的服务越来越好。高端人才始终是稀缺的,而且市场对其需求也始终是旺盛的。未来几年,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技术持续升级,以及其服务理念的越加成熟,会形成更为规范的服务于高端人才选聘的体系。

(五)政策激励力度突显

我国始终是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抗疫期间,由党中央统一部署,并垂直传递政策精神的“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就体现了国家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政策激励力度。为了安置和保障居民就业,不论是国务院和各相关部委,还是地方政府,都陆续密集性地出台了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政策性文件,指导进行各项举措。例如,仅在2020年度的上半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和人社部发出关于保障就业,以及安置失业、处理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就有几十个。相关政策的激励作用在于:一方面合理指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面对疫情相关局势时,继续高效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以突出其专业性优势,并尝试基于新兴技术的服务创新,带动企业的复工复产热情,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的密集性出台,帮助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营造有序的政治环境,以减少其相关机构发展壮大中的阻碍因素。

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政策激励策略

(一)推动形成更健全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应基于以往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基础框架,来继续进一步地健全其政策体系。例如,各地政府可根据本地经济恢复现状,来从税务、土地、金融、财政等多个方面进行激励政策制定,以及出台管理规定,从而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政策体系的健全落实做好顶层设计。各项政策制定要能够优化本地的人力资源相关服务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行业细则,以起到充分的市场测评、监督、引导作用。总体上,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作为相关政策体系构建主体,地方层面的政策出台作为具体化补充。

(二)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相关机构提供高质量服务

作为服务性质的主体,人力资源相关服务机构需要以认可度高的服务工作作为招牌。如果其服务质量未获得广泛认可,那么其发展阻力自然会增多。因此,各地方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可有意识地通过政策激励来促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服务质量升级,以逐渐收获越来越多的服务质量认可。具体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可针对当地的人力资源专业教育开展进行政策激励,促进该行业人才的集聚,从而带动其服务升级;可通过政策制定来设置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更高的准入门槛,对其有关的服务标准进行严格的、细化的规定,以淘汰行业中的不良主体;可利用政策激励来引导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内主体加大科技投入,促使技术与服务融为一体。

(三)依托于技术性平台来打造更健康的产业业态

所谓打造健康的产业业态,即让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在多元的、灵活的业态趋势下保持住基本的服务原则,能够继续以劳动者、用人单位这些服务对象的基础利益实现为服务工作转移,不单纯的逐利。从长远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构建长效发展机制,把握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开发新的服务模式,打造更优,更便捷的线上招聘服务平台,形成线上培训服务能力,协助用人单位用好用足各种援企稳岗帮扶政策[4]。为此,结合技术性平台的应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各地主管部门需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来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合法合规的服务技术升级,并指导其树立品牌战略,把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作为品牌宣传策略之一。其中,技术性平台搭建要充分适应政策需求。且各地方的行业龙头企业具有技术平台应用和推广优势,所以可作为模范性企业来带动其他行业机构的效仿,以重构该行业的服务业态。

(四)管理和监督灵活用工模式的应用

灵活用工模式虽然可带动大批量就业,但是不易受到有效监督。因此,各地行政部门应出台系列的专门针对灵活用工的保证性政策,依靠政策内容的完善、约束力度的发挥,来使劳动者的职业安全、薪资等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各地的政策执行监督也要同步强化。例如,各地可开放灵活用工热线,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对被发现并经过核实的违法用工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社会上提供的各类就业平台也要受到社会监督。各地可通过政策规定来督促各平台方积极向群众反馈灵活用工方面的信息,并且监控其用工的规范性。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以及社会环境,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有序发展必须在科学的、有力的政策引导、激励、约束之下。因此,国家以及各地相关部门要立足于该产业的发展实际,注意政策引导,以政策体系的健全、服务质量的升级、产业业态的维护、用工模式的管理为基础,打造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新发展局面。

猜你喜欢

用工人力资源政策
政策
政策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助企政策
政策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好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