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2021-11-26邵鲁琳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历史观历史思想

邵鲁琳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历史观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在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的现状下,要传承历史观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大学生历史教育的有效路径,激发大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一、大学生历史教育的内涵及思政教育功能

历史观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涵盖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与评价,也是人们科学认识历史、理性做出判断的结果。在大学生由青年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历史教育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由于大学生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能够选择符合自己认知方式的思想观点,极易在历史史实认知和评价上出现模糊性和多样化,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思想困惑和冲突心理。为此,要做好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教育。要在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中注入唯物史观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历史的起源、基本问题、结构及主体,明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概念和意识[1]。(2)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育。通过对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不同主体层次的历史史实,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积淀和特有气质,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把握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内在关联,理解中国历史的独有特质。同时,还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历史,学习和掌握科学、客观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大学生探索历史规律的意识和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能力。

大学生历史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容小觑。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精神培育功能。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涵盖民族情感、民族规范和民族目标。其中:民族情感是成员对社会及自身的一种价值与态度,如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是民族成员在共同区域下形成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态度。民族规范则是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生存方式。民族目标则是民族群体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评判[2]。(2)公民道德教育功能。公民道德是基于道德认识逐渐发展形成的道德、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是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道德成就。通过历史教育能够较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认知,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能够使大学生产生恪守道德规范的愿望及向善的、正义的意向,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更好地丰富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坚定大学生的公民道德信仰,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并以此为基础规范大学生的公民道德行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缺乏对历史教学的充分重视

一些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力不足,没有将历史观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教师大多注重事实性知识的传输,而缺乏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尚未形成大学生历史观培育的合力,不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缺乏对历史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部分高校在对历史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欠缺,部分历史资源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没有营造出学史、重史、尊史的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历史教育资源的实践方面也流于形式,缺乏质量。在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中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计划方案和实施细则,无法达到实践育人的历史教育效果。

(三)历史教育路径较为单一化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历史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对大学生的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达到培育大学生历史观的教育效果。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缺乏系统性和教育性,暴露出主题不够鲜明、形式俗套的缺陷,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四)大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一些大学生的历史认知和评价存在欠缺,缺乏正确认识历史、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历史文化态度和认同感方面偏低,缺乏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文化素养相对较低。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教学路径探索

(一)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

要增强教师培育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意识,加强专业课教师、党务工作人员、思政辅导员之间的链接与互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观教育的协同并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并要加强教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将唯物史观作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核心,引领大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看待历史、评价历史,提高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要提高教师培育大学生历史观的能力,积极做好教师的自我教育,塑造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3]。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实现各类课程与历史课教学的同向同行。

另外,还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历史教学更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感染力。还要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公开示范课教学、历史观教学资源分享、学术交流及工作总结等。

(二)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功能

要秉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进行历史教学,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思想政治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互动,加强课堂中师生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主辩论和发言。并积极参与课后学习活动,包括课后阅读、写出读书札记、分享读书报告等。

同时,还要营造出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借助于音乐、故事、视频等手段,创设出丰富、多样、新颖的教学情景。以学习918 事变和抗日战争的历史史实为例,可以播放《在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营造出强烈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革命爱国热忱。还可以借助于经典的历史影片进行历史教学,将黑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变为有声、有色、有形的历史,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学习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经典的历史影片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适时播放《宋氏三姐妹》《孙中山》《三毛从军记》《狼牙山五壮士》等影片,并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人物传记,进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讨论,增强学生的历史认知。

(三)整合大学生历史观培育资源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校网络历史资源,借助于网上历史观培育的教学平台,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系统梳理中国历史、近现代史、共产党史、世界历史等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如微文大赛、微视频展播、历史漫画等,将学生吸引到生动、趣味性的历史教育课堂之中。并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大学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包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等。

同时,要深入挖掘和整合本土红色历史资源,保护当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以互联网、专业学会、影视等为载体和工具,深度开发具有独特性的历史时代产品,让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当地本土的红色教学资源,增进对当地历史资源的认知和领悟。

(四)拓展大学生历史观培育的路径

首先,要丰富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内容,引导大学生理解国外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内涵及特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对大学生历史观培养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进行反向思维的吸收和转化。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让大学生看到错误思潮对历史观教育的负面影响,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不同思想、思潮的比较、分析和辨析。

其次,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的历史教育功能。专业教育要与育人功能相结合,挖掘专业课的历史教育资源,体现专业课的育人功能,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专业都是在历史发展中演变而来的,避免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认知。以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为例,历史虚无主义者就以重大的历史时间节点为切入口,试图改变历史结论,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成就,并试图抹杀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多读一读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再次,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历史实践活动,利用当地博物馆、纪念馆、古遗址、古建筑、古村镇,对大学生进行鲜活的主题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态度,对历史进行真实、客观的还原和评价。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之中,可以组织开展红色革命主题实践活动,以重庆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历史教学为例,可以结合渣滓洞、白公馆、白沙抗战遗址等红色革命景点,对学生进行红色主题实践教育,让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追忆历史、还原历史,提高自己的历史责任感。

最后,培育校园文化,营造学史氛围。要积极培育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校园学风,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班级活动,推进公寓文化、社团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教学是重要研究课题,在明确大学生正确历史培育目标和内容的前提下,要正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整合开发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资源,构建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学体系,培育大学生的正确历史观。

猜你喜欢

历史观历史思想
大历史观视域下“新四史”教育的逻辑向度、重大意义与优化路径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