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探析

2021-11-26肖盛和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小学生

肖盛和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湖村中心学校,福建 三明 365401)

引言

在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不断发展的当下,人们开始格外重视教育本身的科学性,尤其从小学阶段就已经逐步形成了对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以及素养的培养。为此,思维导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出现的。其主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用图文并重,且结合知识点,通过层级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思维导图模式在近些年来,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小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和思路,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巩固能力以及对于其后续的自主复习都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依据该学科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好地接触知识。首先,从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概念的讲解角度来看,由于相关概念的概括性比较高,因此逻辑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为此,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困难,并且由于不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确切的内涵,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其次,从数学知识不断增加的角度来看,学生往往会接触到新的知识,这就存在了新旧知识交叉的问题。现阶段小学生还不能够完全具备知识的整理以及归纳能力,所以很多时候就会导致学生在知识输出的时候以及综合能力运用方面存在问题。如果一直沿用从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经验,会导致教学效率无法提升,必然也无法满足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

另外,思维导图模式更加能够满足小学生群体特点和要求。小学时期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并且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这就使得其在面临许多问题的时候缺乏耐心,并且对于一些比较枯燥和难懂的知识点更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最终直接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行为科学的思维架构,然后对知识点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对于小学生而言,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个学期我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彼此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相信通过全面的认知,学生的脑海中必然会形成相对清晰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应用知识。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相较于其他阶段的课堂教学来说,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年龄特点、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如果在这个阶段将一些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势必会造成其产生抵触的心理,更为严重的会直接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产生反感。

所以如果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那么就会导致其效果无法体现,同时小学生也没有办法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和乐趣。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的策略与方法

(一)在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用

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中,小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这就导致了如果要求学生自主形成和构建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以及形成完整的知识思维导图模式,都会具有很大的难度。为此,在常规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概括,最终揭示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紧密关系。思维导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知识,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运用。另外,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形成主动的思维导图构建理念与意识。比如在讲解小学六年级的“正数、负数、百分数”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方式的应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概括和形成,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更为清晰地看到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将其应用在常见的考试题型以及解题方法当中。思维导图模式最为直接的作用和优势,就是其可以明显区分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和内容,避免小学生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但是,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还有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足够重视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太多必要的行为,所以很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尝试,也直接导致了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应用下去。

(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

除了教师需要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应用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如何切实有效的在学习中应用和掌握思维导图方式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其提高学习乃至复习效率都是非常必要的。当教师将已经总结好的思维导图知识框架进行呈现的时候,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和了解教师的意图,并且尽可能运用知识,吸收知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比较欠缺对于学习方法的深入探索,也就是说教师选择怎么教授知识,学生就会选择怎么学习,教师教授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许多本是相同或者类似的知识点,都需要重复且反复强调,学生才能有所掌握,所以,现在既然有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就恶意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其更好地运用和掌握,当已经逐步熟悉教师的思维导图模式构建方法之后,也应该尝试积极主动的构建属于自身的思维导图模式,这样将可以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比如学生可以更加注重利用这种方式进行错题的整理,这样可以更好地对错题类型进行分类,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其在后续进行复习和巩固,通过将错题的出现类型以及其所对应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整理,有利于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经验总结,最后在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整体性的思维导图上将自己比较常见的错题和错误知识点进行标注,通过加强练习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在做怎样的习题类型时候容易出错,避免了在之后再次出现相应的问题,对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点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整理能力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比较基础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得以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往往比较欠缺生活经验,因此很难将一些课堂上讲授到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更不要提利用现实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所以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学生只能够理解一些表面的内容,并不能够掌握比较深层次的内容,长期下去学习状态和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尝试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将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知识,和相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符号以这样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进行诚信,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未来的演变方向,对于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圆的认识》相关知识点和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圆形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和展示,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会更加直观,因此必然会提高教学效果。

(四)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在课堂笔记整理以及知识巩固分析中

小学生由于比较欠缺知识的储备,因此在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方面,都处于比较弱的状态,所以,在课堂所进行的笔记记录往往也是比较杂乱且没有规律的,很多学生在课下普遍存在着忘记教师讲解思路以及记不清自己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的情况,这样下去必然很难保证课下的巩固以及复习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长期进行训练,学生能够通过学会记录笔记的方式,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在课下看到笔记的时候也会对课上所讲述的内容有所回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明确一点,那么就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经验都是不同的,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不能够通过统一的思维导图方式要求所有学生。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时分秒》相关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采用图画钟表或者是文字的方式进行理解和呈现,只要保证学生的记录是没有错的就可以。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正确进行笔记记录的习惯,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总结、复习和巩固,为其之后更好地进行知识运用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比较新颖且相对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在近些年来更是得到了不同阶段教师的青睐,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主体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被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所以,其运用不仅仅需要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思维导图的意识,对于切实提高学习效果,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巩固以及运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小学生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