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的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微

2021-11-26刘海燕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汉字

刘海燕

(宁夏中卫市第七小学,宁夏 中卫 755000)

引言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识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后续学习。教师要完成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达到识字教学的目标,应认真分析当前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拓展学生识字的渠道,在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基于语文识字教学的优势

(一)有效积累知识、拓宽视野

图书市场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儿童读本特别丰富,学生通过阅读绘图、拼音书籍,能很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不仅能积累知识、扩大视野,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识字教学,能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还能使学生初步形成积极正确的三观,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识字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

(三)提高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掌握如何使用,才能运用汉字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中进行表达,与同伴沟通交流。识字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与理解。因此,识字教学至关重要。

二、分析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

在识字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认为识字教学只是使学生认识汉字,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就可以了。这样,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依旧主宰课堂,学生机械学习,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识字教学效果不佳。识字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灵活地运用所认识的字,能用认识的字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偏离了正轨,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践行不够。例如,在讲生字“歪”的时候,教师是这样分析的:“不正就是歪。”还把自己的身体歪斜成倾倒的样子,但对“歪”字的解释,教师没有过多讲解。这样教学,使学生只是认识了这个“歪”字,但不会使用,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方法不正确,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以及每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也各自不同。有些学生在入学前,不仅认识很多汉字,还能背诵不少唐诗了。而有些身为“留守儿童”的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负责照顾他们的祖父母等亲人只能照料衣食住行,所以,这些学生在入学前根本不识字。入学后,这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在一个班级,如果老师采用一个尺度来完成教学,就会造成吃不饱、吃撑着的现象。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不再陌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丧失兴趣;零基础的学生,没听明白教师的授课内容,像没吃饱一样,没掌握到知识。这样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缺少新颖的教学方法,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诸多的问题

汉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然而,目前在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中,却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1.教师为了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再布置大量抄写生字的作业,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抄写,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识字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必然不理想。

2.目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部分教师仍不会使用电脑,不会制作课件,不能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完成教学,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沿用固有的教学模式,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在未上学前,就能接触到众多事物,加之父母重视早期教育,使得现在很多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识字,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名称、家用电器和人物称呼等,这些学生早已掌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仍旧使用固有的模式进行识字教学,学生识字的兴趣就会慢慢消失。

例如,在教读简单的汉字时,教师把“人、口、手、耳、目”等几个生字工整地书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讲解。对于这些早已认识的常用字,一些学生早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等待老师指名朗读。教师却仍然耐心详细地讲解,根本没有考虑学生急切地想表现的心情。学生自然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开始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果较差。由此可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关于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发挥教学课程资源的意义

教学资源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内资源,另一种是校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是指内部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准备、学校内部图书馆资源,另外还有学校组织的班级文化活动资源。校外资源则指课外活动,主要集中在学校以外,如博物馆、纪念馆、青年活动中心等地,这些学习场所都有丰富的识字教学资源。为保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资源的价值,比如设计相应的游戏,教师可以在黑板两侧增加识字栏,每天在识字栏里写生字,也可以是一些名言警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阅读这些生字或名言警句,当学生能够正确阅读并记住这些内容时,教师应予以鼓励和赞美。

(二)传授学生识字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比如,让家长把家里常用的电器名称制作成卡片,挂在电器上,让孩子常读常说,孩子慢慢就会认识这些汉字,还可以通过看电视、看电影认识汉字,在逛街、购物和旅游中识字,通过看各种广告牌,反复接触认识汉字,慢慢积累字词。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认可学生,不要吝啬对学生的鼓励。当发现学生能够认识更多的汉字时,要及时表扬,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这样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例如,为了认识“虎”“狼”“鹿”等关于动物的汉字,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教学。教师会先问大家:“同学们,听说动物王国今天要召开比武大赛,小动物们都要到森林公园参加比赛,大家想去吗?”既然学生们都想去,那首先得先认识这些小动物。随后,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动物的图片和汉字。学生看到动物图片和相关视频,马上就产生了较浓的兴趣,以实现识字目标。

(四)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增强识字效率

1.找规律识字法。例如,做加减法,“日”加一个“十”就变成了“早”,“园”减去一个“口”就变成了“元”。换掉偏旁部首也可以变成另一个字,将“镜”字中的“钅”换成“堌”就变成了“境”。掌握这些汉字的规律,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2.猜字谜法。通过谜语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掌握一定量的生字,增加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情。如“思”可以编成:十张口,一颗心,想想看,什么字?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已经学会的字编字谜,再和班里的同学一起交流,马上应用学会的字,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编儿歌法。针对一些学生难以区分的形近字,教师可以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儿歌,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儿歌的学习,更好地辨别形近字,进一步提高识字效率。

(五)开展趣味识字游戏活动,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识字教学工作中可以设计一些识字游戏,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展开设计,确保为学生准备的游戏活动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有力激发其对生字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读写的效率。如教师为学生准备谜语猜字的游戏,谜面是:“一口咬掉牛尾巴。”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也要说说自己猜字的过程,以及自己在猜字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摘苹果的游戏,先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然后把写了生字的苹果贴上去。如果同学们认识苹果卡片上的生字,并且能够组词、造句,就能把这个苹果摘下来。

创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重视对合作教学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应用丰富素材资源的习惯。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学校课程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教学辅助设备,应用趣味教学,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氛围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不仅要能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和认清字形,还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词在文章中的含义,掌握汉字地笔划、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各学科的学习。然而,当前在小学识字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仍旧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反复抄写,强行记忆。学生缺少学习的乐趣,课堂参与度不高。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汉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