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解法在初中地理“板块的运动”中的运用

2021-11-26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

青年心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图解法示意图读图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 柯 明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形一直是课本知识的重要载体,图解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推动初中地理教学创新发展;再加上初中地理学科本身就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其在地域性和综合性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图解法可以推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更为科学和合理化。

一、对图解法的概述

(一)图解法的概念

图解法是一种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图解法更是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考量。地理图像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于初中地理教材中相对丰富的图片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事实上,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我们就可以轻松得出相应的问题答案。初中地理知识内容本身包含了大量的景观图、描绘图、示意图等,借助这些内容向学生传递有关的地理信息,即使图成为地理知识的有效载体,图解法就应运而生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将图中所隐含的地理信息挖掘出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特别是对空间概念、空间规律的把握和阐释能力。

(二)图解法的特点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就成了众多教师的首选。在读图和构图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强化地理图像的应用,最终以图解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会有助于其教学任务的达成。以地图为导线,通过图解法来观察图像,能够更好地挖掘出图像中的内涵,更好地解决学生为什么的问题。因此,图解法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此外,图解法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地理知识的基础上,以识图、用图来感知图像背后所隐含的知识要点,进而促进问题的最终解决的一种方法。因此,图解法还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最后,图解法不仅仅应用在课堂教材之上,还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到地图册、网络图片等中。借助于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不断渗透基础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涉及很多地理基本技能,这也是图解法手段多样化的一种体现。

(三)图解法在初中地理课堂实践中的价值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图解法就是一种改良和创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具备相应的地理表层识别与应用能力,从而有助于其自身以更加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知识,保障教学质量的根本提升;同时,由于初中地理本身的内容就比较受学生欢迎,教师以图表方式展现的地理知识,可以更为形象地表现这部分知识,从而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引导到课堂之上,并有利于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思考之中。

二、图解法在初中地理“板块的运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情境创设,启发学生思维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地图的使用效果,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情境的创设有些时候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自然景观、基本地理知识、地质构造等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在短时间内将这些知识植入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之中,极大地启发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板块的运用”一课教学中,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废墟的视频,然后提出了问题:“同学们知道地震的原因是什么吗?”以这种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与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接着我在幻灯片中出示了《六大板块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回答问题:“同学们,注意观看在板块示意图中的箭头代表了什么样的运动?这些运动会进一步对地形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通过提问的方式,我让学生能够在适宜的情境中更好地进行思考,尤其是借助于图解法去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启发他们的地理思维,为其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读图分析,引导自主思考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读图是需要教师来培养和引导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读图的习惯,促进他们对这些地理知识产生积极思考、准确理解的动力;

例如,在“板块的运动”一课中,我在多媒体电脑中展示了图1板块示意图和图2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我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这两幅图有什么发现?”然后我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展示相应的讨论结果。有的小组介绍了自己的成果:“火山地震带大多都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有的小组说:“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而边界处却是比较活跃的……”“同学们介绍得都非常好,板块的内部是相对稳定的,而常见的火山地震带一般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像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样。”我总结道。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更多自主读图的时间和机会;并且,学生们还获得了进行自主思考的机会,能从地理图像中挖掘出更多的地理知识;此外,他们还可以就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实现对知识的更好内化。

图1:板块示意图

图2: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图3:东非裂谷带示意图

图4: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示意图

(三)评价升华,巩固所学知识

图解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甚至绘图等方式来理解相应的地理知识,从而保证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因此,在评价环节中,图解法可以起到良好的升华主题的作用。其一方面帮助将知识更好地内化到学生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中,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巩固旧知,形成比较完善的地理知识脉络。

例如,在“板块的运动”一课教学中,我提出:“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有学生就“板块的运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板块之间的运动是张裂时,会出现一些裂谷和海洋,而碰撞时,则会产生山脉。”当学生表述完之后,我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了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图(如图3东非裂谷带示意图和图4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示意图),并说:“同学们,请结合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今后红海和地中海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跃跃欲试,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并且他们还在同桌间交流了自己的“猜测”。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然后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布置相应的思考作业,最终实现其对知识更好的内化和巩固。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之下,需要初中地理教师积极转变心态和理念,更积极地投入对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之中。而图解法就是其中一种,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地理知识,加强其对地理知识的喜爱程度,进而实现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只有当学生真正热爱图解法、地理学科的时候,他们对地理知识底蕴的储备才能够真正地被带动,最终其也会向着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目标而迈进。

猜你喜欢

图解法示意图读图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简析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基于注水试验的土体渗透系数计算
图解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让中职学生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