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冰:人才攻坚 品牌立身
2021-11-26吴佳男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借改革之势,行创新之举,区域骨科医院有新筹谋,有大未来。
“气动物流、自动取药系统、5G及远程医疗、临床VR技术、院区人脸识别监控、‘音乐喷泉+水幕电影’……”2021年6月28日,贵州省骨科医院新院区(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举行落成仪式。在这一院区,几代医院人的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环境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智慧型新院区的落成和试运营,是医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贵州省骨科医院(以下简称“省骨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邱冰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今年11月,新院区将全面启用。借力这一契机,除了三个“一流”,医院还将创建人文、医学和责任三张“名片”,树立临床、科研和教学三大标杆,同时继续打造“省内领先、西南一流、全国拥有重要影响力”骨科专科品牌,圆满实现医院的“十四五”既定目标。
果敢决策,在激烈竞争中闯新路
顺势而生,乘势而起,造势而雄!
“医院走过的路,是砥砺前行之路,也是改革之路、创新之路。”邱冰介绍,自1969年建院,医院至今已走过52年光荣而又艰辛的不凡历程:起步于黔南贵定的大山之中,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八职工医院,其后历经2次名称变更和1次搬迁。2004年,医院属地移交贵州省卫生厅,由贵州省人民医院直接领导和管理,同期更名为贵州省骨科医院。
“骨科是积淀多年的优势学科,医院转型基于满足地方民众诊疗需求这一目标,也是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深度考量后的重要决定。”邱冰表示,更名之后,医院学科发展不断加速,但囿于人才队伍薄弱等因素影响,发展后劲缺乏。时至2011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决定向省骨科医院派出管理团队,输送新鲜血液,为医院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一机缘之下,2011年9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工作21年,由普通骨科医师成长为学科带头人的邱冰,被任命到省骨科医院担任院长。
困难之际敢改革——“骨科人”正式成为一个符号,一种现象,一种精神。
“抓机遇、促改革、引人才、强学科”,新型管理团队为医院带来了新的发展战略;“推动全员文化认同,促进学科骨干管理水平提升,更新学科发展理念”,这是管理团队彼时面对的几大重要任务。
邱冰专业关节与运动医学,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骨科医院院长,贵州省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贵州省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SICOT中国数字医疗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人工关节感染学组委员等。曾荣获中国好医生,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道德模范,2020年中国优秀院长等称号。
恰逢其时。2011年,政策助推,三级公立医院等级评审向更多医院敞开了大门。骨科医院抓住机遇,自同年10月开始,全体动员,争分夺秒,争创“三甲”。
针对部分老员工“不敢想,不敢做”,存在畏难情绪这一状况,邱冰在会议上激励:“获评三甲将成为医院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不抓住这一机遇,可能还要再等10年。”攻关评审薄弱环节,管理团队号召全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对标评审标准,组织培训、外出学习,找差距,促整改,建章立制,志在高标准通过评审。
“让喜悦的心情和眼泪一起飞,多飞一会儿。”2012年4月12日,医院成功获评三甲。总结大会上,邱冰以同年上映的一部电影中的台词,与众共同分享这一重要时刻,为有这样能打硬仗的团队而骄傲和自豪。
“骨科人”从此成为一个符号,向人们诠释着一种现象,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领航者说
创建人文、医学和责任三张“名片”,树立临床、科研和教学三大标杆,打造“省内领先、西南一流、全国拥有重要影响力”骨科专科品牌。
医院走过的路,是砥砺前行之路,也是改革之路、创新之路。制定“千万‘抢人’计划”,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千方百计寻觅人才,各尽其能用好人才,无微不至服务人才。
筑巢引凤,为学科发展开新局
2020年12月,医院圆满完成三甲复审。在贵州全省,以2073分排在头名。
“如果说10年前获评三甲,部分原因是政策和上级单位的支持和鼓励,那么去年高分通过复审,根本原因在于其后10年不间断的内涵建设和全员奋斗。”
到今年9月,邱冰在省骨科医院的院长任上,已整整10年。在他看来,过去10年,是骨科医院发展的“黄金十年”。在“以改革促发展,狠抓医疗管理,强化学科人才梯队搭建”等核心战略下,全员敢打硬仗,能打硬仗,不断取得丰硕成果,“骨医”名片愈发闪亮。
硬仗和长期战役之一是引人育才。邱冰介绍,在地方政府和省人民医院,以及兄弟单位的帮扶下,10年间,基于“强专科、大综合”理念,围绕“以骨外科为支柱、疼痛科为特色、骨内科为基础、康复科为保障、微创治疗为特色”这一与众不同的学科体系架构,致力于成为省内骨科龙头医院这一目标,医院“外引内培”,“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断完善学科人才梯队,不断扩大或赋予学科精英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平台。
有人才就有强势学科,有人才才能开设亚专科。在“优势学科不断强大,一年增加一个亚专科”的“朴素”口号下,10年间,医院的引才工程被分为两个阶段:前5年,引入顶尖专家,引领亚专科;后5年,提高骨科一线医师的进院门槛: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英语六级打底。
求贤若渴的省骨科医院,紧紧围绕医院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制定“千万‘抢人’计划”,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千方百计寻觅人才,各尽其能用好人才,无微不至服务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2011年,省骨科医院仅有在职职工412人,目前,共有在职职工877人。硕士、博士研究生从少到多,现有硕士以上学历者180余人;高级职称从无到有,现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337人。庞大的人才队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关节外科、显微外科、创伤科、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小儿骨科等学科品牌逐渐打响,人才结构与“成色”几乎实现了医院学科颠覆性变化。
“从300台到1万台,这是10年间手术总量的变化;从30台到1100台,这是10年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台次的变化。”邱冰介绍,当下,医院骨科已有7个亚学科,不远的未来,亚学科将达到10个以上;骨外科现有5个,未来,将做到15个。其中,结合近年实践,在包括骨科多个亚专科和胃肠等学科在内的诊疗过程中强化“加速康复”理念也正成为重要目标。
这些目标和愿景,将在新院区的广阔天地里变为现实。
志存高远,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出新绩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从改革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省骨科医院,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又在抢抓机遇谋划“闯出一条新路”。
“随着医院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门诊量年年攀增,沙冲路院区现有基础条件差,医疗用房不足、布局不合理、交通拥挤、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业务用房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医院发展。”邱冰介绍。
1 邱冰院长荣获“2020年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2 以改革促发展,狠抓医疗管理,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医院“骨医”名片愈发闪亮。图为邱冰院长在诊疗工作中。
关键时刻酝酿发展之变。为破解沙冲路院区就医环境拥挤现状,省骨科医院开始找寻新的发展机遇。
2017年,贵州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医院在贵阳市白云区贵州金融城·北城内投资修建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新院区。2018年9月2日,项目开工建设,到今年6月28日,新院区正式落成。
“人车分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患患分流”,这是医院新院区的布局特征之一;两栋住院楼被裙楼合拥为一个整体,中间由医疗走廊连接,左为门诊,右为各类医技科室,多间智慧化手术室居于各住院区中部,并与输血科、病理科处于同一楼层,旨在实现患者在门诊、入院、手术和出院等环节中体验更为顺畅,使诊疗效率与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立足与众不同。”在邱冰看来,当生态化、花园式、人文化、智慧化、现代化等特征集聚一身,新院区的整体优势便得以凸显,在同类医院和区域综合医院中展现出独有的风貌。
新院区还将加挂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牌子,邱冰介绍说,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包括康复病房及康复治疗中心)并不是贵州省第一家,但是,是唯一拥有“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这块牌子的康复医学科。相比过去,康复医学科具备更全面的诊疗范围、更精湛的诊疗技术。新院区康复大厅面积达5200平方米配备有大量先进的康复评估训练设备,将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非常好的条件。
“未来,中心将继续按高标准进行建设,为推进骨科康复医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邱冰介绍,于2014年筹建,当下整装待发的新院区,除了足以破解老院区医疗用地不足等问题,更将承载区域更多的诊疗职责,相继建成八大中心:骨科创伤急救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睡眠康复中心、透析中心、胃肠内镜中心、镇痛中心、互联网医疗中心等。“八大中心”互为支撑,共融共享,将合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骨科为龙头,强化优势,短板补齐。”这是医院管理团队近年来致力的主要方向。今年3月出炉的2019年度“国考”结果中,在分类为“其他专科手术组”医院全国共112家医院参评中,省骨科医院排名全国第10,等级为A。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2017年,经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批准,省骨科医院牵头,“贵州省骨科医院专科联盟”成立。至今,该联盟单位已达96家。
4年来,邱冰多次携医院专家团队前往“联盟”单位台江县人民医院等医院,先后开展业务指导、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所到之处,邱冰还亲自就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做专题讲座,将医院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经验与“联盟”单位分享,共话未来。
“‘十四五’开局之年,骨科人将努力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从更深层次认知依法治院、人才强院、质量立院、文化融院、科技兴院等理念内涵,以更宽广的胸怀拥抱未来,在新一轮发展中再造辉煌。”邱冰最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