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方式的探索
——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2021-11-26熊玉琴
熊玉琴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50)
一、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点要求
1.巩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都受到了较大冲击。特别是自媒体、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各种良莠并存的价值观念和国际意识形态思潮交错影响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知、政治定力和价值取向,传统宣讲、集中学习、主题讲座、文件学习等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需求。急需利用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在现实时空和网络虚拟时空的交互中,结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模式,帮助大学生党员加强党史学习,探究历史规律,筑牢思想防线,理性对待问题,强化国家认同、组织认同和价值认同,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2.提高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的基本要求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我们党在未来的发展壮大。大学生党员既是学生又是党员,在道德水平、政治素养、精神境界和学业水平等方面应成为学习典范。抓好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促进他们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和力量,影响和带动更多学生向先进学习,与优秀同行。这关系到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关系到对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引领和示范引领,关系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质量,关系到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党和国家后备军的水平。
3.强化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下涌现的“时代楷模”“最美大学生”“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更能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追寻理想担当的意识,激活其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感,强化其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把握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构建“互联网+教育”智慧协同体系开展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常态化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党性修养学习;有助于改变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弱化、整体素质能力不理想、模范影响力不明显等问题,真正地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
二、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面向广州工商学院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随机发放400份《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现状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95份,有效率98.75%。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政治素养不高,要抓好思想源头,提升思想觉悟
政治素养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核心要求。从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可知,有69.35%的受访者认为存在大学生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一是大学生入党动机复杂多样,部分大学生党员还没主动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程度与普通学生无异;二是认为党支部组织的理论学习枯燥无味,只是配合完成学习任务,与个人提升没有关系,放松了对个人理想信念、纪律作风的要求,无法严守爱国爱党思想的关键防线;三是对与自身实际结合不密切的学习内容缺乏参与感和互动共鸣,不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1],面对各种谣言,容易思想动摇、立场摇摆、信仰缺失等。解决这些问题,要抓好思想源头,“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要坚持区分层次,及时指导”[2],补足思想上的“钙”,提升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国家观和人民观。
2.励学进取放松,要探究人生价值,立志成才报国
励学进取是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调查数据显示,69.23%的受访者认为存在大学生党员励学进取放松现象,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大学生党员简单地将先进性理解为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忽视了培养乐观进取心理、实践服务意识、科研能力等,不善于从各方面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质,是先进性弱化的体现;第二,没有时刻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入党后表现反差明显,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思想向党、行动向党”,出现了学习态度不端正、自觉性降低、主动性欠缺等与先进性相违背的消极行为;第三,不注重培养自学能力、自励意识、自省意识,没有将励学进取内化为自觉行为,无法在实践中学习,甚至不自觉地退缩。面对大学生党员励学进取放松的问题,需做实、做好、做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思考人生价值,直面不足和差距,根据自身的学习和生涯发展规划进行自我纠偏,纵深推进知行合一的行动,发展成为技能成长、技能报国的人才。
3.创新素养薄弱,要寻究创新思考,深化创新实践
创新素养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直接体现。有调查数据显示,62.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党员存在创新素养薄弱问题,既有部分大学生党员满足于运用简单固化的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创造性地从多侧面、多领域进行学习和锻炼,多维视角和创造力水平不高;也有部分大学生党员缺乏勇于挑战的变革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会利用现有环境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欠缺创新魄力,经不起突发事件或难题的考验,难以达到“做中学,学中思”的模范效果;还有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使命,缺乏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面对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面对自身的不足不以为然,无法实现跨越式、创造性的发展。要实现提高大学生党员创新素养的目的,需要从多角度、多途径抓学习、增培训、促锻炼,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服务素养偏低,要弱化“自我”观念,强化担当本色
服务素养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调查数据显示,63.4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党员存在服务素养偏低的情况。部分大学生党员组织观念不强,对党员的身份和党的宗旨认识不充分,不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国际敏感问题,只关心自身的利益,缺乏主动为同学、为群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对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内容一知半解,遇到突发事件时没有做到“冲锋在前”,对他人的困难不能及时予以帮助甚至冷漠对待;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时,缺乏“我是党员,我先上”“上下一心,凝聚合力”的理念。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培养和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弱化大学生党员的“自我”观念,强化“大我”观念和担当本色,真正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三、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方式的建议
1.构建系统培养考核体系,做好政治素养走心培养工作
合理安排大学生党员培养计划,构建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党史专题教育、寒暑假社会实践、红色教育基地走访、党课培训班、党团知识竞赛、公益活动等系统的培养考核体系,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四个意识教育、四个自信教育、先锋模范作用教育”[3],确保大学生党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学习中,领悟中国精神,切实增强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爱国观念。同时,深入挖掘革命精神、文化资源,创建大学生党员学党史、讲党史等特色文化活动,用文化激发根植于大学生党员内心的民族基因和爱国爱党情感,主动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用心品味中华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的文化魅力,尊重和敬畏革命精神,将爱国爱党的种子埋在心底,扎根在思想深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身边的人。
2.用好实践阵地教育平台,引领励学进取责任担当行动
立足于求新、求变的新时代,围绕当前的重点任务和阶段性重点工作,通过大学生党员讲习所实践平台,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两率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领大学生认真甄别新鲜刺激的“快餐文化”,通过学习典范直面人生百态,明辨是非对错、培养敏锐判断力,慎独自律,不传播错误的思想和观点;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示范宿舍和模范党员评选工作,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引领大学生党员在与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学生的结对子工作中传播良好学风、科学态度,增强责任意识、延伸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重塑个人品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大学生党员工作室平台,组织大学生党员融入党团工作、纪检工作、安全教育等常规工作中,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等,点燃“在读中思,在听中悟,在做中学”的先进性追求,认真规划人生、思考未来、追寻意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3.用活互联网学习共同体,加温创新素养强化工作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E-Learning扩展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学习的方式和空间。用活互联网学习共同体,巧用党建平台、微信公众号、优学院、“学习强国”等移动学习平台,细致入微地编好“学习时刻表”和“学习内容指引”,通过量化、细化、常态化的协同学习,态度鲜明地纵深推进探究式学习。通过论坛、聊天群组、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专题学习头脑风暴、决策树、思维导图的同步或异步交互式沟通,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看清国家发展的新变局、新矛盾和新目标,提升他们的辨别意识、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看懂全球发展的警示和启示,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动将个人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实现联系起来。
4.建立劳动教育体验机制,做实服务素养提升工作
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问题,可以通过劳动教育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适度加压。建立劳动教育体验机制,打造劳动实践精品活动,促使大学生党员从家务劳动、校务劳动、学习性劳动、公益劳动等实际劳动中感受奉献的价值,在平凡的劳动中铸就红色青春。创新劳动教育架构,组织大学生党员每月至少参与一项与生活典范相联结的特色劳动精品活动,如在家务劳动中,循环利用废品,制造家居小饰品、储物箱等进行摆摊义卖;在校务劳动中,积极参加校园绿化维护、图书馆书籍整理以及宿舍、教室和活动室的设计布置等活动;在学习性劳动中,成立学习小组帮助学习不好或挂科的学生补课;在公益劳动中,参加交通志愿者、社区服务、环保宣传、党员服务岗、走访红色革命基地等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在劳动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锤炼品德修为,找准自身学习、成长成才的切入点,练就过硬本领,担起爱国护民重责,书写无畏担当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