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

2021-11-26张红兵张淑莲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张红兵,张淑莲,任 晶

(河北开放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80)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受益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老龄化成为全球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老年人口增加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从国家统计局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规模达到了2.5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1%。[1]根据预测,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2033年则会突破4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攀升,深度老龄化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安养和教育问题,既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外对老年教育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教育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生活应用类、技能培训类、素质提升类等,教育内容能够阶梯型地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从发展模式上来看,各国结合自身的特点,逐步发展出适合自己的模式,主要有社区型、自治自助型和政府投资型等类型,代表性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英国。

美国社区老年教育融合了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两个概念,即以社区为依托和具体的实施场所,以社区的老年人作为具体的施教对象,以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吸引老年人参与学习,促进个人和社区的和谐发展。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认为,社区就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里围绕着日常交往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人”,美国老年教育也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注重老年人的自学;Allen(1993)认为,“社区教育既是理论也是实务,它有助于帮助人们判断社会环境的优劣,并据此寻找改善的路径。”社区教育有助于培养每个人的社区意识,追求社区和个人的和谐发展。Brookfield(1983)认为,“社区教育需求可分为三种,分别是需求取向(for the community)、支援取向(in the community)和发展取向(of the community)。”老年人和老年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融入社区,彼此了解和支持,才能在满足老年人基本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在具体实施环节,美国社区老年教育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采取会员制,就近学习,每人缴纳少量会费即可参加社区学习。教学环境方面,配置有教室、餐厅、活动室和各种健康、保险、医疗等方面的资讯服务;课程设置方面,包括健康教育、休闲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强调学习内容的多元化。美国社区老年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分别是政府拨款、会员会费和社会捐赠,其中学员会费为其主要的来源。在师资方面,大学教师、各行各业的技术专家和老年学员都是教师来源,而且实践中,大部分学员都会作为教师参与实际教学活动。学习模式上采取学习圈或者专题研究的形式。

日本社区老年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办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上的灵活性。日本学者横山宁夫认为,“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因此,日本的老年教育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在办学主体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除了教育部门外,图书馆、博物馆、医疗机构、民间组织等主体都可以参与老年教育的组织实施。在具体实施环节,日本社区老年教育设置修业年限,年限为两年,社区老年学员在结业时需要提交结业论文。在师资来源方面,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社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专门培养从事社会教育的专职人员。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实用性和多样性,既有通用课程,也有满足小众群体的个性化课程,具体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设计,但是体育健康课是所有老年教育中的必修课程,要求每天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在学习方式上以讲授和座谈为主。日本老年教育注重唤起老年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重视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精神。

英国社区老年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其“自助式”学习模式。英国学者Lovett认为,社区成人教育有4种模式,分别是社区组织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社区行动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实践中主要是以第三年龄大学为主要经营模式,该模式强调老年人的自我组织、管理和学习,即基于自助式的学习和管理方式。在学员招募、行政管理、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和其他教学活动安排等方面都可以根据老年人自身的兴趣爱好来规划,并主要由老年人自己实施。而且学员和教师之间的角色不是固定的,只要有兴趣,人人都可以成为教师,从而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学习方式。在具体实施环节,英国社区老年教育的运作管理有三个层级,分别是社区老年教育信托基金及全国执行委员会、区域分部和当地社区,社区老年教育信托基金及全国执行委员会为决策机构,区域分部和当地社区负责具体实施。在经费方面,英国社区老年教育不依赖政府财政拨款,而是通过学员缴纳少量学费,学员自己担任教师、义工、管理者等方式,对老年教育的运行进行支持。另外,社区老年教育基金会对本地社区老年教育在技术和资金上提供援助和支持。在课程设置、学习方式、教学活动内容的安排上,英国社区老年教育强调自给自足,根据老年人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人力情况自主组织,各社区依据学员的数量规模和热心程度不同,老年教育的开展情况也会有所差异。

我国对老年教育的研究从2000年后开始增多,对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在2010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发展策略、实践模式、优化路径等。从理论基础来看,主要有积极老龄化理论、终身教育理论、需求幅度理论和成功老龄化理论等,不同理论在应用研究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中的基础和视角有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受教育权是老年人的基本权利;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通过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老年人依然可以为社会奉献价值、做出贡献。从制约因素方面看,我国学者具有普遍的共识,包括观念上认识不足、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设备和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匮乏、保障体制不健全等。从实践模式上来看,我国东部地区政府重视,投入有保障,已经探索出了较成熟的发展模式,比如“一对一”“多对多”“示范校”“四师一体”等模式,这些模式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从发展对策来看,大致包括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促进发展理念的转变,加强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形式,完善制度建设等保障体系建设,引入市场化机制,解决老年教育在资金、网点、资源、师资等方面的问题,方便老年人就地参加学习等。

综上所述,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在我国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获得了突破,取得了一些具有我国特点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有助于“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在我国的规范和大范围推广。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背景,研究“养教结合”社区老年的发展趋势和实施路径,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和完善,也能从理论层面进一步拓展养老和教育融合的思路和视野,丰富研究视域。

二、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1)养教结合。对“养教结合”的概念学术界当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推进养教一体化,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服务体系”。据此,“养教结合”即为养老和教育相互融合的一种新模式,是在传统老年教育的内涵中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的内容,从而实现健康养老和终身学习的双重目标。

(2)社区老年教育。“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聚集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老年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为了有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老年人学习和发展目标,依托社区资源开展的各类老年教育活动的总和。

(3)社区教育模式。关于社区教育模式,不同的学者分别有不同的表述。朱关龙认为,“社区教育模式是反映社区体制、机制、结构、功能、层次及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标准样本。”[2]刘尧认为,“社区教育模式旨在为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有关技能以及文化娱乐能力等的社区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运行机制和工作方略。”[3]综合不同学者的研究,社区教育模式即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反映社区教育中有关的主体、客体、内容、形式、方法等基本要素的运作规律和组织机制的制度安排,同目的在于维护社区成员的学习权利,保障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目标。

2.理论基础

积极老龄化理论。“积极老龄化”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早的提法是健康老龄化,强调老年人的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和谐发展。1999年国际老人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倡导。具体来说,积极老龄化的政策架构包含四方面的特点:一是认可老年人的价值。认为老年人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家庭照顾、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社会工作等方面都能做出贡献。二是强调积极老龄化是一种过程,目的是保障老年人健康和自由地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在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继续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三是强调重视个人生命历程。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除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外,老年个体早期的生活经历和物质积累影响最为深刻和持续,因此,社会应提前从政策、制度和环境等方面介入,引导老年人的发展。四是强调受教育权是每个老年个体的权利。社会应无差别地为每个老年人公平提供受教育的选择权。

积极老龄化理论强调老年人要树立积极老龄观,除了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外,更要发挥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旨在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和挖掘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因此,积极老龄化理论是“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的基本方法论,而“养教结合”老年教育又是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具体实践路径之一,为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实践支撑。

三、“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趋势

1.“养教结合”老年教育社会需求不断增大,重要性获得认可

养老和教育都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都会对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现有体制下,我国的养老和教育还属于分轨发展,从供给主体来看,养老服务基本上是由养老院等养老机构提供,老年教育服务基本上是由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机构提供;从供给内容来看,养老机构提供的主要还是看护、托老等养老服务,虽然也会开展一些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但总体来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较少,并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同样的,老年教育机构提供的主要还是教育服务,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老年教育机构的数量在近些年增长比较快,但对庞大的老年群体来说,还难以覆盖到所有有需求的老年人群,且由于物理地址的限制,目前的老年教育服务也只能满足那些距离教学点近、身体条件好的老年人,而距离远、相对高龄和身体条件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则被排除在外。而“养教结合”可以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养老和老年教育资源,有效增加养老和教育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养老和教育需求,“养教结合”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地的实践成果显著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先后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等文件,这些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推动老年教育融入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支持和鼓励多元化主体、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到养老机构老年教育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因此,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为“养教结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和依据,各地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纷纷开展“养教结合”老年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实践成果显著,比如上海的“一对一”模式、江苏的“四师一体”模式、浙江的“多对多”模式等。

3.养老和教育双向融合,平衡养老和教育需求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养老和教育供给不足问题突出。养老院“一床难求”和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常见,由于现有体制下,养老和老年教育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还没有实现一体化发展,因此,养老和老年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有效缓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养教结合”探索养老和教育的双向融合,即在养老机构中融合传统文化、技能培训、生命超越教育等方面的老年教育内容,在老年教育机构中增加社区照料、老年康复等养老服务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在不增加养老和老年教育机构的基础上,扩大养老和老年教育服务的覆盖面,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和教育需求。并且还能有效促进养老和教育的双向融合,有利于平衡养老和教育需求,在丰富养老和老年教育内容和形式、扩大承载面的同时,还能实现社区老年教育和养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养老和老年教育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4.创建终身学习型社区,打通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

创建学习型社区,构建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我国发展现代教育的目标,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环,也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由路径。另一方面,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而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则主要取决于社区教育的活跃程度。老年教育从本质上讲具有社区的属性,因此,社区老年教育应该是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通过创建学习型社区和实施“养教结合”策略,有利于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对象,不光是身体条件好的老年人,像那些活动不便、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可以纳入老年教育体系内,从而有利于打通终身教育“最后一公里”,在丰富社区老年人养老和教育服务内容,助推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同时,也有助于社区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生命感悟,从而实现教育的终身化发展。

5.赋权增能,促进健康老化和成功老化

“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本质是以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养老和教育上的需求为依据,通过整合和优化各类养老和教育资源,引导养老和老年教育服务机构以及老年人在服务质量提升和内容丰富方面的合作和优化,从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丰富生命内涵。因此,尊重和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和教育权利是发展“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养教结合”目标的引导下,“养”有利于增加老年人维护自身健康和提升生命质量的能力,“教”则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文化和认知水平,从而实现增权赋能,促进健康老化和成功老化。

四、“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实施路径

1.拓展宣传方式和渠道,加强积极老龄观的价值引领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面对的社会困境,既是社会现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整个社会都应充分关注和提高认识,共同关注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人口老龄化和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宣传工作,拓展宣传方式和路径,提升宣传倡导力度。具体来说,首先,要充分利用社区阵地加大宣传。通过社区海报栏、文化墙、信息板报等方式,设计、张贴、宣传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价值和典型事迹,促进价值引领。其次,利用人际传播成本低、效果好、传播快的特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展讲座、举办公益活动等方式,使广大群众了解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特点,拥护积极老龄化理念,积极参与实践。最后,要主动融入现代信息媒体,通过广播、电视、微信、抖音等现代传播媒介来宣传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和观念,不断提高社会共识和认知,从而获得社会的重视和共同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

2.开展需求幅度各层次的研究和总结,从内容和方式上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从本质上是为了适应老年人社区养老和老年教育双重现实需要,目的是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和生命质量。因此,在开展相关教学和实践活动时,也要秉承“满足老年人现实需求”的原则,充分照顾到不同老年人在身体、心理和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差异性,探索适合不同老年人群的多样化学习和教育方式。具体到实践来说,首先,要根据老年人年龄和文化差异等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比如,对于年龄和身体状况都较好的老年人,可以根据他们的偏好,自由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而相对高龄的老年人,他们不适合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像一些传统课堂授课、讲座、培训或短途游学等方式的学习活动就不适合他们,应选择像音乐教育、生命超越教育等寓教于乐的体验式教育。其次,重视需求幅度的分析和总结,突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如需求幅度理论中提到的五种层次,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分层的、多样化的。因此,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必须重视对需求幅度的分析和总结,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改进服务质量。

3.加强养老和教育的融合和互动,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一环,是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发展“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要基于现有的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等教学基地,针对不同地区老年人对养老和教育的差异化需求,通过整合各类养老和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形式多样、功能完备、养教互融、“超越围墙”的社区老年教育。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动。学校应包括老年大学、社区学院、普通高校和其他能为老年教育服务的所有教育机构。比如普通高校不仅拥有优秀的教师资源,还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场地和校园文化等文化资源,通过资源共享,普通高校周边的老年人便可以享受到高校的学术和文化资源服务。其次,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动,尤其是养老类的企业或组织。双方通过合作,在促进资源共享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功能和深化发展目标,让更多的老年人增强对“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认可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最后,要注重宣传,不断提高“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促进社会关注、实现多元联动。

4.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协调,建立经费投入的制度保障

公益性是老年教育的重要属性,政府投入是老年教育发展经费的主要来源,也是保证“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不断健全“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体制机制,捋顺各部门间的管理权限和协调路径,共同推动“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高效发展。具体来说,首先,政府要从制度上明确与“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相关的民政、教育、文化、组织和老龄等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形成部门间协调、配合和沟通的机制,共同推动“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相关部门要在其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共同统筹、协调、推进“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实现协调有序、功能完善的发展格局。另外,为了保证老年教育经费投入与服务规模能够对应,有必要建立对老年教育经费投入与老龄化发展规模同步增长的制度安排。具体到落实中,一是各地方政府要将老年教育发展经费纳入政府预算,严格落实,并根据区域老龄化发展程度同步调整预算规模。二是在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充老年教育发展资金,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推动“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4]因此,必须加强老年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助推“养教结合”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首先,要加强对现有在职社区老年教育教师的培训,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提升职业技能,鼓励他们在实际业务中勇于创新,探索“养教结合”的新路径、新模式。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岗位操作标准和规范,提高教师的职业化水平。通过建立职业资格制度,引入具有护理、老年教育等专业背景的专业化人才加入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另外,在积极老龄观的价值引领下,一些老年人也有“再社会化”的价值诉求,希望能参与一些工作,继续为社会贡献价值。老年教育可吸收一些这样的老年志愿者,通过培训和指导,让他们也加入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师队伍中,这些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与社区老年教育的其他教师一起组建“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团队,实现社区老年教育的价值。

五、结语

“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是新时代我国对解决老年人教育和养老问题的新探索,担负着平衡教育和养老需求,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难题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根据社会发展规律,积极实践和发展养教结合社区老年教育的路径和模式,不断扩展其内涵和功能,使其在发展和创新社会养老和老年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老龄化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