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1-11-26桂林华梁凯歌张炎周焦晋川陈宏基舒智慧熊文杰赵波
桂林华,梁凯歌,钟 金,张炎周,焦晋川,陈宏基,舒智慧,季 猛,熊文杰,赵波
(1.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 成都 610081;2.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3.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四川 邛崃 611530)
1 引言
林木种质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国家科技体系建设及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保障。国内对林木种质资源的概念有多种描述,比如林木种质资源指对树木有机体或群体的结构和功能、进化与适应等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有生活力的种子、花粉、器官、组织、细胞,以及DNA等形态存在的遗传材料统称[1];如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林木个体和群体的各种繁殖材料总称等[2,3];顾万春等[4]提出林木种质资源特指以物种为单元的遗传多样性载体资源,包括物种天然的资源与为挖掘新品种、新类型所收集的育种原始材料;李成茂等[5]认为凡携带有不同种质(基因)的各种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统称为植物种质资源。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目的是在全面调查、广泛收集的基础上,将现有的林木种质资源的家底摸清。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包括就地保存、异地保存和离体保存3种形式[6]。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具有保护森林物种的多样性、保护遗传多样性、充分发挥潜在的遗传变异价值等意义[7]。据《四川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实施细则》,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场所指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采种林、遗传测定林、种质资源保存林(圃)、树木园、植物园、种子库等专门场所。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在开展邛崃市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时共记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场所13处,涉及林木种质资源72份,涉及树种8种。
2 收集保存场所现状
2.1 场所基本情况
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场所的确定需符合《四川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实施细则》的规定,邛崃市13处场所的基本情况如下:天台山工区鹅掌楸基因库、盘陀村桤木种源实验林和盘陀村马尾松种源实验林3处场所于1993年栽植建立,依托“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建立,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莫岗工区枫香树种源实验林于2009年栽植建立,依托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JB20130205)项目建立,目前项目已结题验收。莫岗工区日本柳杉种子园、莫岗工区日本柳杉母树林、木梯工区日本柳杉母树林3处场所分别于1990年、1985年、1993年栽植建立,依托四川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建立并获得林木良种证。莫岗工区秃杉种源实验林、莫岗工区秃杉种子园、莫岗工区秃杉母树林、木梯工区秃杉种源实验林4处场所分别于1992年、1987年、1988年、1992年栽植建立,依托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秃杉引种及其推广实验研究》建立,其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邛崃市楠木古树公园于2020年批准建立,由省绿委会、省林草局、省住建厅批准建立,为全省首批6个古树公园之一。花楸茶树园于2013批准年建立,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邛崃市人民政府建立。以上收集保存场所共有9处位于邛崃市国有林场,由邛崃市国有林场与有关科研单位一起建设管理。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邛崃市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场所基本情况
2.2 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情况
确定各个场所具体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类型和名称时,采取查阅有关文献和档案资料[8~10],走访收集保存场所的有关建设、管理和科研人员以及现场调查的方法。以上13个场所共登记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72份,涉及树种8种,分别为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日本柳杉(Cryptomeriajaponica)、秃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桤木(Alnuscremastogyne)、楠木(Phoebezhennan)、茶(Camelliasinensis),涉及种质资源类型4种,分别为地理种源、优良林分、无性系、古树名木。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邛崃市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基本情况
2.3 存在的问题
邛崃市13处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场所有10处建于1980~1993年,建成年代久远。部分场所目前存在档案资料遗失或不完善,无电子档案,当年相关的科研、建设管理人员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已经去世,档案资料急需整理和完善修复。若档案资料丢失,今后会导致收集保存场所边界不清,栽植设计不明,甚至最终无法管理,以致废弃。大部分收集保存场所,除木梯工区日本柳杉母树林、花楸茶树园、邛崃市楠木古树公园外没有设立标识标牌和栽植标记。有的收集保存场所,如天台山工区鹅掌楸基因库由于管理不善,当年栽植的部分种源已死亡造成缺窝。近年来这些收集保存场所相关的生产经营、科学研究等工作基本停滞,相关的采种、采穗等场所功能也未得到发挥。
3 保护利用对策建议
3.1 落实经费加强队伍建设
邛崃市13处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场所除了花楸茶树园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和邛崃市楠木古树公园有一定的工作经费,其他收集保存场所一旦项目结束后不再有经费支持,建议对其他11处收集保存场所统一落实专门的管理维护工作经费,至少保障开展基本的生态保护修复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地方主管部门引进或培养林木遗传育种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的传承。
3.2 整理档案资料和完善场所管理
建议邛崃市林业主管部门和国有林场针对现有的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场所进行历史档案资料全面整理和恢复,特别是国有经营或政府批准的11个收集保存场所。进行全面勘界调查,完成边界矢量化并成图。全面设立标识标牌,包括场所标牌及简介,种源标记等。全面进行场所林木数量和质量调查。开展林分混交改造和病虫害防治。
3.3 持续开展科研和监测
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大部分是为工程造林服务的,是工程造林良种壮苗的来源基础,因此应尽量发挥国有林场管理的10处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场所的作用。目前邛崃市正谋划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更应利用好邛崃市本地的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场所,邛崃市收集保存树种中的秃杉(Taiwaniaflousiana)、日本柳杉(Cryptomeriajaponica)、枫香树(Liriodendronchinense)、鹅掌楸(Liquidambarformosana)等均为优良的且适宜邛崃市生境和立地条件的造林树种。建议持续发挥场所的采种、采穗等功能,持续开展有关林木遗传育种科学研究工作,争取经费支持并与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场所共建共管,持续开展场所的综合效益监测工作。
3.4 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
邛崃市紧靠成都市,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体验的良好基础。在南宝山景区和天台山景区的游览区域附近有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场所,特别是柳杉和秃杉栽植区域,比如南宝山景区玻璃天桥附近的日本柳杉母树林、枫香树种源实验林、秃杉种源实验林,天台山景区鹅掌楸基因库等。这些地方林相整齐、林木树干通直、胸径和郁闭度较大,具有较好的观赏和森林游憩体验价值,可以考虑将游步道修到这些林内,既便于游憩体验,又便于管理,同时起到宣传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