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首名作谈双簧管音色的控制与表现

2021-11-26张凯乐齐齐哈尔大学

艺术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音准演奏者乐章

□郭 旭 张凯乐 齐齐哈尔大学

一、两首双簧管名作的音色要求

为了使关于双簧管音色的探讨更加直观,笔者特意选择了不同时期的中西两首作品,对这两首作品的音色要求进行了分析。

(一)亨德尔的《g 小调协奏曲》

亨德尔是西方音乐巴洛克时期的巨匠,在1863 年创作出了《g 小调协奏曲》,这是其在双簧管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慢板。一开始,由双簧管以微弱的力度奏出轻柔而舒缓的旋律,并略带哀伤之感,为全曲奠定了基调。然后当乐曲转为降E 大调后,双簧管继续以长音形式表达着自己的哀愁。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此处时会加入颤音技巧,让情绪表现得更加细腻。第二乐章是快板。先由双簧管奏出快速和均匀的十六分音符,随后乐队加入,两者一问一答,好像对话一般,交替向前发展,最后以齐奏的形式结束本乐章,有着鲜明的终止感。第三乐章是萨拉班舞曲,这是一种源于西班牙的舞曲形式,节奏强弱分明。之所以选择这种形式,正是为了让双簧管的音色表现力得到充分表现。第四乐章是快板。该乐章中,双簧管大跳的音程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之感,再次展示出了双簧管优异的表现性能,并最终在与乐队的合奏中结束全曲。

(二)赵季平的《陕南素描三首》之《春光》

《陕南素描三首》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在管乐领域的代表作,由《春光》《往事》和《赶场》三首乐曲组成。其中当数《春光》的音色表现最为丰富。仅从作品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作品是对初春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美好景色的描绘。此作品采用了带有再现作用的三部曲式,在经过了十个小节的引子部分后,由双簧管奏出了全曲的第一主题。该主题采用了陕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经过加工变化而成。音调十分欢快,富含地域风格,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紧接着,在24 小节处,又出现了乐曲的第二主题。该主题舒展而宽广的音色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站在黄土高坡上俯视大地的那种豪迈之感油然而生。而且波音、颤音等音型的加入,又避免了旋律的单调。从演奏上来说,该曲需要演奏者具备充足而灵活的气息,先后用轻巧和平稳的音色展示出陕南大地的万物复苏和春光无限。特别是第二主题,不仅在调性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旋律是富含歌唱性的,演奏者只有通过精准的力度和快速的换指,才能奏出轻松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音色。

二、影响双簧管音色的主要因素

(一)乐器形制

乐器形制是乐器音色的决定性因素,不同形制的乐器音色自然不同,但是具体到双簧管这种乐器来说,其在形制方面对音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质量。从双簧管的发声原理来看,其是通过气息的注入,带动管内的气流变化,然后发出声响,并通过喇叭口释放出来。所以双簧管的管体材质及其他配件都会对音色产生重要的影响。质量优异的双簧管多采用乌木制成,音色质朴而纯净。而质量一般的多采用塑胶材质,再加上制作工艺不过关,往往强奏时声音尖而炸,弱奏时声音散而虚。所以演奏者要对双簧管本身的质量予以充分的重视,这并不是要求所有演奏者都花费重金购买顶级的双簧管,但是起码要选择质量上乘的。其次是哨片。双簧管是靠哨片发声的,包含苇片、哨座、绑哨线和铜丝多个部分。哨片的厚薄长短都会对音色产生直接影响。“好的哨片对于双簧管的演奏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乐器的操作难度、音准和音色。”[1]而且德式、美式、法式哨片的修法和音色特点各不相同,需要演奏者根据演奏曲目选择最合适的音色,这既可以充分展示出作品的风格,又能够呈现出双簧管最具魅力的音色。

(二)演奏技术

每种乐器在发展中都会逐渐形成一套科学和丰富的技法体系,双簧管也不例外。“演奏技法上,也由于审美追求的不同,有刻意的唇压、含哨的深浅、气息的控制等,也会明显改变音色。”不同的双簧管作品也有着不同的技术需要,包含气息、嘴型、指法等多个方面。演奏者只有具备娴熟和全面的演奏技术,才能呈现出理想的音色效果。以高音和低音的演奏为例,很多演奏者在初学阶段会出现音准不稳定和将低音演奏成高音的情况。这就是嘴型技术不完善的表现。在演奏高音时,需要调整嘴唇的压力,将哨片风口变小;而在演奏低音时,则需要将口腔适当打开,给哨片更大的振动空间,同时与上嘴唇形成良好的配合。如果演奏者这方面的技术不娴熟,则必然会出现音色问题。

(三)审美文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音乐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以西方音乐为例,就先后经历了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多个时期。每个时期内的双簧管作品,都像一面镜子,集中展示了该时期特有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巴洛克时期盛行精巧、雅致的音乐风格,所以维瓦尔第、亨德尔等巨匠的作品中,常见一些华彩乐段和快速连奏。古典主义时期推崇均衡、规范、对称的音乐风格,所以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旋律线多在中声曲,而且富含歌唱性,给人以淳厚和质朴之感。浪漫主义强调摆脱程式束缚,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形成了自由奔放的音乐风格。

(四)作品风格

每首双簧管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表现内容,所以也自然有着不同的音色追求。以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的一段为例,因为要用双簧管的音色模仿高贵和优雅的白天鹅,所以音色应是典雅、纯美的。中国双簧管作品《天山牧歌》是对中国民族乐器唢呐的模仿,所以音色应是高亢和舒展的。如果不能呈现出相应的音色效果,也就失去了演奏的基本价值和意义。同时,双簧管不同的演奏形式对音色也有不同的要求。在室内乐演奏中,整体音色应是圆润、柔和的,并与其他声部形成良好的配合。在独奏中,则要求音色具有穿透力,饱满而具有张力。不同的音乐作品和演奏形式分别有着不同的音色需要,但并无绝对意义上的是非对错之分。

三、双簧管演奏中音色控制和表现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乐器

虽然双簧管价格差异巨大,但是有几项基本标准还是需要满足的。首先是发音。要求做到弱而不虚、响而不炸,对此,演奏者要对双簧管的管体、哨片等进行精心的挑选。其次是音准。音准不稳定,音色也无从谈起。双簧管的苇片、哨座等,都会对音准产生影响。对此演奏者可以借助一些音准校订工具进行检测。最后是哨片。哨片的阻力必须适中,才能获得软硬合适的音色。因此,演奏者不仅要精心挑选,还要定期进行维护,使哨片和双簧管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随时随地满足任何演奏需要。

(二)提高演奏技术

如果演奏者的技术不够扎实和娴熟,其必然会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自己心中明明知道怎样才是理想的音色效果,但是受到技术的限制难以实现。所以演奏者应该也必须具备全面、扎实的演奏技术,尤其要注重基本演奏技术的训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很多演奏者在具备了一定的演奏水平之后,便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基本功训练。特别是在基本功本身就不规范、不扎实的情况下,演奏者很容易遇到继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演奏者需要有正确的认识,不管当下的水平如何,都要重新从基本功练起,并形成一种敬畏意识,从而为个人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三)解读审美文化

双簧管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与时代、社会等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文化。演奏者应先从宏观角度进行把握。从时代角度来看,在巴洛克时期,双簧管在形制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并逐渐在乐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该时期哨片较硬较厚,所以音色比较空旷。古典主义时期诞生了十三键双簧管,不仅音域得到了扩展,音色也更加淳厚,实现了与古典主义整体音乐风格的统一。浪漫主义时期,为了使个人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表现,双簧管的音色变化和对比更加强烈。从地域角度来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审美追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如德国双簧管演奏的音色结实而厚重,法国双簧管演奏则温润如歌。这些都需要演奏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四)把握作品风格

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双簧管作品,在音色要求方面是各不相同的。以中国的一些双簧管作品为例,它们很多是改编自民间器乐曲,所以演奏者就要对这个母体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重点体验原乐器音色与双簧管音色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体会到创作者的用意。在此基础上,演奏者还要对作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按照从乐段到乐句、从乐句到音符的顺序进行,把握作品内容的音色变化要求,从而达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音色表现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双簧管在诞生之初,就以音色的纯美和动听而著称,无论作曲家还是演奏者,都将完美的音色效果作为重要追求。所以在当代双簧管演奏中,演奏者一方面要将音色表现作为一个重点,另一方面则需要用联系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音色。音色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与演奏者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演奏者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平和文化修养,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如此才能真正奏出既忠实于原著,又有着鲜明个性化风格的音色,从而使演奏质量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猜你喜欢

音准演奏者乐章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