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陶器的社会价值研究

2021-11-26刘晓华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海昏侯陶器陶艺

□刘晓华 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江西省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显示出西汉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随着海昏侯墓考古工作的进展,从2015 年开始,江西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先后阶段性地公开展览出土文物,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等各类珍贵文物。在文物展览的同时,关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研讨会也相继举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举世瞩目,其有着撼世的考古历史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展示利用价值。

在海昏侯墓出土的众多文物中,专家更关注稀有物类,如“孔子衣镜”“竹简”“马蹄金”等,而能够代表西汉时期艺术特征的陶瓷器包括漆皮陶等有500 余件。对制瓷历史悠久的“瓷器之国”江西来说,其有助于梳理且丰富江西省陶瓷艺术品的发展历史,也为我们了解西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性、审美特点等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陶器反映社会习性

陶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小到茶壶、茶杯、碗、盘子,大到花盆、陶器艺术摆件,处处都有陶器的身影。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主要的作用也各不相同[1]。

2012 年,考古学家发现和确认了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江西省万年仙人洞,距今已有2 万多年。其中,碎陶片有90 多片,这些碎陶片火候很低,质地疏松易碎,厚度不均匀,器壁凹凸不平,而且陶器的口缘周围也没有发现耳、足等附件。这一考古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一般是捡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到了晚期,随着生活环境的变迁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这种捡拾的方法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人类开始制作陶器,用于日常生活物品的存放,只是制陶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器物造型也较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制造器物的技术也逐渐得到改进。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足以说明当时制陶业的发展水平,以及陶器物作为明器在殉葬中的使用。汉代政治稳定、经济发达,陶器制作工艺的提升使陶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使用,除日常生活所用,最突出的一点是用于随葬,因为陶制品可历经千年不腐败。汉代厚葬风气盛行,用陶俑、陶器随葬已成习俗。西汉前期和中期流行随葬生前的实用器。西汉晚期,人们烧制大量的生活用品,以盘、罐、碗、耳杯等为主,同时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质明器。陶塑模制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用具、建筑式样和构造,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生活习性和建筑风貌。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汉代的厚葬之风虽然导致社会财富的浪费,但从另一方面又推动了汉代陶塑的发展。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陶罐、陶鼎、陶盒、陶壶等是储存物品的生活器物,还有陶简瓦、陶瓦当,说明墓葬中有楼阁、碓房等建筑物。严格意义上说,此类属于建筑物品,不算陶器类。漆皮陶、陶瓷壶反映了陶器制作水平的飞跃,也为之后向瓷的转化奠定了基础。海昏侯墓出土的陶器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是西汉列侯“事死如事生”的典型标本。

汉代陶塑虽作为陪葬品,但其所表现及承载的内容超出我们的想象,不仅是现实生活情景的再现,还是对个人生活的理想化表达,体现着对生命的祈祷和对生活幸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肯定。

二、陶器反映时代精神

陶器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陶器反映时代精神[2]。同时,时代精神促使器物特点的形成。我们通过一件陶器可透视到时代文化和精神的绚丽面貌。西汉的陶器继承了秦代艺术风格,深沉雄大。这一时期,陶器盛行且形成浑厚博大的艺术特点与社会环境是紧密相关的。

一方面,西汉统治者政治上主张休养生息,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加强对外贸易、扩大耕地,冶金和纺织技术发展快速。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力强盛、人民安乐,为陶器的制作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汉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与汉武帝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方面,儒家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社会环境造就时代精神,其在器物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尽管海昏侯墓出土的陶器距今久远,但是,我们依然会被它那浑厚自然、朴拙生动、简约至上的造型特点所吸引。陶罐、陶鼎、陶盒及双系陶壶无论外形还是装饰都大美至简,曲线流畅、圆润饱满,造型古朴,做工精美,保留着陶器质朴无华的本色,同时充满了激扬的生命活力。在不以实用性为目的的需求下,精神性和审美性成为汉代陶塑追求的特性,加之制作者将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寓于器物表达中,使汉代陶塑成为中国陶塑史上的经典。

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认同和时代特征。我们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语境中探索和思考作为重要民族文化遗产的汉代陶塑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个性正是当代中国陶艺应追求的精神品质。

三、陶器反映时代审美

从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来看,陶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前躯,代表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汉代时期的陶塑艺术在我国陶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汉代陶塑寓巧于拙、简朴浑厚的艺术风格具有独树一帜、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开创了新的局面。汉代前期,陶塑艺术明显继承了秦代陶塑艺术风格,形体比较高大,注重细节雕画的质朴,形象生动逼真,具有明快洗练的写实风格。题材上,汉代陶塑多为军阵场面,出土的陶俑反映了西汉的时代特点。西汉中后期的反映追求生活享乐的各种陶塑在墓葬中占据的数量,这些陶塑注重体现总的精神,整体感强,取大势、去繁缛,采用了高度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东汉陶塑艺术较之前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题材更加广泛。汉代陶塑题材涉猎广泛,人物陶塑简约大方、神韵生动,不求形体的写实和细节的刻画,但求大轮廓古拙简朴,巧妙地再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汉代动物雕塑简朴雕琢、写意传神、浑厚有力、气度非凡,流露出汉代人独特的精神追求与审美特点。汉代陶塑简朴豪放的造型不但丰富了作品内在及外在的意蕴,而且显示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汉代陶器自然朴拙,表现出朴素至简的自然审美观。一方面,汉代人从自然中体悟到审美的本质,不停留在对物象表面形象的刻画,而是在自然朴拙的形式中探寻简练、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器物造型单纯简化、自然真实、率性不雕饰,追求大美的自然境界,并将技术上升为艺术的自然状态,形成粗犷豪放、朴拙浑厚的格调与气度。另一方面,汉代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凝结于陶塑中,将情感融于质朴的生活与艺术追求中,构成了汉代陶塑感情色彩丰富且独立的审美价值。

生动传神是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境界,也是区别于西方审美的重要特征。无论国画、书法还是其他艺术形式,既不是形象的逼真模仿,也不是抽象的理性概括,而是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写意表达。汉代陶塑造型简练生动,通过器物表达现实情趣和内在神韵,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形成了汉代陶塑生动传神的风格,将生动的气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汉代的艺术观来看,中国当代陶艺创作将传神写意的中国传统美学观以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符合中国文脉逻辑并传承了民族审美思想,获得了时代特征及文化身份的认同。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陶瓷器造型雄浑饱满、简练大方,让我们领略到汉代陶塑简朴豪放的时代审美特征。当今,世界文化艺术交流频繁,技术革新快速,观念碰撞交融,中国现代陶艺应在坚持本土文化的艺术语境,展现民族审美艺术特色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文化的思想精华,关注人性、关注社会,将生活情感体验融入陶艺创作,与时俱进,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

结语

汉代陶器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追求朴拙、雄浑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其艺术面貌与精神品格独树一帜。汉代陶器不仅是中国古代陶艺发展的结晶,也是汉代文化的物质载体,包含深刻的人文精神、达观的人生态度。海昏侯墓出土的陶器为研究汉代社会习性、时代精神与审美提供了实物资料,也是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丰富养分来源,汉代陶器所传递的时代艺术品质值得我们思考和回味。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应在时代语境中找到自身的文化定位和价值取向,不断续写中国陶塑艺术的璀璨历史。

猜你喜欢

海昏侯陶器陶艺
前史时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陶器制作技术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VR技术在海昏侯文化宣传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不完美的独特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