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偏瘫的中西医结合优化康复效果
2021-11-26邓启钊大邑望县中医医院
文 邓启钊 (大邑望县中医医院)
中风偏瘫的病机及治疗原则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风是一种因气血逆乱而引发的急重病症,若未抓住最佳的治疗时间,会延长患者病程,从而出现中风后遗症,其中偏瘫症状最为常见,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风后偏瘫的病机,在于痰瘀互阻,脑中风偏瘫病理过程发展缓慢,但具有发病急的特点,患者一旦病发,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理机能。因此,偏瘫患者的恢复治疗已经成为脑卒中治疗的关键。患者在中风后脏腑亏虚气血,导致经脉受损,在治疗时应当扶正祛邪,扶正以益气养血为主,驱邪则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中风病恢复期的治疗更注重活血化瘀,后遗症治疗时应注意补益气血、强筋健骨。
中风后偏瘫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价值
中风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的疾病,起病急,会使患者出现偏瘫症状,影响患者肢体能力。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风后偏瘫的中医传统疗法以针刺、推拿效果最佳,通过辨证施治,选取相应的穴位。中医认为患者肢体运动障碍,其病机在于阳,采取针刺取穴治疗,帮助患者调节阴阳平衡、调畅气血、通利关节,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推拿能够使患者通力百脉,提升阳气。利用推拿手法改善患者的脑血流,提高患者的脑组织活力,帮助患者改善后遗症状。针灸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对患者软弱的肌肉力量进行强化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运动模式,帮助患者恢复已经丧失的运动功能。针灸治疗能够使患者通经活络,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由于中风病起病急,通过西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由此来看,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更能帮助偏瘫患者改善症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风后偏瘫的中西医结合的应用
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西医治疗。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应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处理呼吸和循环问题,建立静脉通道,进一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对于急性期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重视患者的生活护理与饮食护理。对于一般患者而言,在治疗时需要重视维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加强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血糖管理。脑卒中患者治疗无特效药,可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治疗药物。一般临床应用神经保护、改善脑血管循环的药物,若患者存在出血性情况,可以使用抗凝药物,但要谨慎使用止血类药物。神经保护的药物,临床应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改善脑血管循环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丁基苯酚。
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以针灸和推拿效果最为显著,针灸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特点选取穴位治疗,选取手足三阳经俞穴,能够帮助患者调节阴阳平衡,扶阳益气。推拿应由头部开始,将头作为诸阳之府,多推百会穴,改善督脉气血运行。上下肢推拿应遵循经脉循行的路线,对手足三阳经要穴进行推拿,按摩能够疏通经脉,帮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药治疗也能帮助患者治疗偏瘫症状,在患者软瘫期,可以服用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之效的药物,比如补阳还五汤。在患者痉挛性瘫痪期,选用四物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具有养血平肝熄风活络之效。若患者存在语言障碍,也可应用解语丹加减治疗,帮助患者祛风化痰。若患者存在肾虚情况,可应用左归饮加减治疗。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采取适当的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指导患者早期关节活动能够维持关节的活动性,避免出现关节畸形。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主动训练,上肢功能训练时,根据患者的肢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剪纸、捏橡皮泥、抛球等,若患者肢体情况较好,可以开展负重训练,并指导患者进行平衡训练。下肢训练的方法主要采取步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下肢功能。
加强对患者心理治疗。患者在出现中风病偏瘫后遗症之后,由于肢体活动受限,情绪难免过于激动,可能无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通过心理辅导,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端正心态,正确面对疾病,也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建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做好患者的口腔、饮食、功能训练护理,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训练,恢复患者自理能力,帮助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