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岭南民间舞蹈的收集、教学与创作
——以岭南小舞剧《绣缘》为例

2021-11-26朴红梅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乞巧民间舞蹈舞剧

□朴红梅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眭美琳 广州大学附属艺术学校

近年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舞蹈教育系师生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收集、整理了岭南民间舞蹈素材,提炼、编排舞蹈组,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与研究,还创作了《绣缘》《红棉盼》《雷公佑红土》《荔枝湾》《渔水瑶》等原创岭南舞蹈作品。其“田野·课堂·舞台”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原创的岭南舞蹈作品屡次获得省级、国家级舞蹈赛事的奖项,其中小舞剧《绣缘》还受邀赴韩国、英国、西班牙等国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喜爱和称赞。

一、走进田野

民间舞蹈生于田野,长于田野,可以说,田野是民间舞蹈的根、民间舞蹈的魂。走进田野是了解、熟悉、收集民间舞蹈的必经之路,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零距离接触自然和人文环境,还能够直接向民间老艺人学习“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正因如此,这些年,舞蹈教育系师生一直坚持对岭南民间舞蹈进行田野调查。比如,瑶族盘王节期间,舞蹈教育系师生赴连南调研瑶族长鼓舞,春节期间赴潮州调研英歌舞,七夕期间赴广州珠村调研乞巧文化,端午节赴番禺看赛龙舟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田野活动,收集民间舞蹈、民间俗语谚语、民间故事、婚葬节庆、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亲身接触民间生活、了解民俗文化和民间舞蹈的内涵,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和启迪、熏陶人文情怀的目的。

小舞剧《绣缘》就是在一次带学生参加广州市东圃镇珠村乞巧节活动后创作的作品。珠村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因村旁有三座圆圆的小山岗,被喻为“三颗珍珠”,故名三珠岗,又称珠子村,后简称珠村。该村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距今已有800 多年的历史。珠村人非常重视保护历史文化,村内的祠堂、庙宇、社坛等基本保留至今。珠村民俗活动精彩纷呈,保留有舞狮、拜猫、拜太公、扒龙舟、摆七娘、唱大戏等传统民俗活动。从2005 年至今,在市、区、街道等各级政府的引领下,“乞巧文化节”已经连续在珠村举办了8 届,每年都会引来不少市民参观,成为广州重要的民俗节庆。2011 年6 月,珠村乞巧习俗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村的“乞巧”已经成为天河区、广州市的文化品牌。珠村也因乞巧节而闻名广东,其中最为隆重和最有特色的要数“摆七娘”。节日当天,气氛非常热烈,全村未婚嫁的女子在最擅长手工活的“巧姐”的带领下学习刺绣。她们穿针引线,缝制绣品、公仔等手工艺品敬贡天上的七娘,以求自己找到如意郎君。宋代刘克庄曾写诗道:“粤人重乞巧,灯火到天明。”清末民初珠村举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记载:“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从中可见当时珠村乞巧节的情景。极具仪式感和动态性的“摆七娘”活动激发了不少师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们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摆七娘的文化背景,进行艺人采访,捕捉典型动作,并帮助学生感性体验和深刻理解民间文化的概念与内涵。这样的田野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了解民间艺术的传承环境,认识民间艺术的风格特点,体会民间艺术的价值。当然,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为民间舞蹈进课堂做积极准备。

二、引入课堂

以往,舞蹈教育系的民间舞蹈课程主要参照北京舞蹈学院课程体系,以汉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蒙古族、傣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为主要教学内容。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我们应扎根本土,注重地域特色,承担保护、传承、发展岭南优秀传统舞蹈文化的责任。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尽快调整了课程设置,专门开设了一门“岭南民间舞蹈”课程,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及相关社会资源,将岭南民间舞蹈文化融入第一课堂。

我们充分调动师生,把从参与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和田野考察中获得的岭南民间舞蹈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制订可实行性方案,提取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动作和元素,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课堂教学的动态、动律、姿态及小组合。比如,小舞剧《绣缘》的主体舞段就是从课堂小组合发展而来的。师生从乞巧节活动中捕捉到了“绕线”“绷花架”“打粉”“刺绣”“装裱”等动态画面,通过单一元素提炼、多个元素重组、生活动作美化、舞蹈动作连接等多种方法,编排了《绣鸳鸯》小组合。它主要汲取了广绣工艺的原生态动作,融合岭南舞蹈的柔美与灵动,表达了豆蔻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期许和盼望。从田野到课堂,岭南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大家希望把它发展成舞蹈作品或者小舞剧。

三、绽放舞台

广绣,主要是对广州及佛山地区民间刺绣工艺的统称,与潮绣(潮州地区刺绣)并称粤绣,于2006 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项目序号:319,项目编号:Ⅶ-20)。粤绣与苏绣、蜀绣、湘绣并称我国四大名绣。广绣的历史悠久,唐代苏鄂编撰的《杜阳杂编》记载:“唐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时年十四,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字如粟粒而点画分明。”[1]有着1400 余年历史的广绣,是岭南人引以为豪的非物质文化财富。20 世纪80 年代,广绣出于各种原因曾面临失传的处境。进入21 世纪,政府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相继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 号)、《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办发〔2005〕42 号)等文件。广绣的保护和传承得到新的发展,其过程比较曲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粤绣(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一家人从事广绣保护、传承的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

我们认为广绣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文艺创作题材。它不仅见证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手工艺发展的兴衰,展示了广州人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还包含着海纳百川、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一题材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社会意义,还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行业色彩,可惜过去尚未受到业界关注和开发。因此,我们试图在教学组合《绣鸳鸯》的基础上发展创作小舞剧,进行一次运用岭南舞蹈表现广绣工艺、讴歌广绣精神的艺术探索,为传承、发展岭南传统文化出一份力。

我们着手创作小舞剧时,有幸认识了广绣传承人陈少芳老师及其家人。陈少芳,广东番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广绣)代表性传承人。她在广绣处于“人亡艺绝”的20 世纪80 年代,毅然筹建广绣艺术研究所,编写教材,旨在抢救、保护、创新、发展广绣技艺,锲而不舍地投入广绣艺术的创新工作。陈少芳在吸取传统广绣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为传统广绣技艺融入众多现代绘画艺术元素,形成了现代广绣艺术的新风格和自成一派的“刺绣丝线色彩构成法”和“现代艺术肖像绣”,引领广绣技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更为感人的是,陈少芳及儿子、儿媳、孙女一家三代,一直致力于广绣的推广、宣传、教学等工作。

小舞剧《绣缘》主要是以陈少芳老师的大儿子谭展彬和大儿媳妇李敏以广绣结缘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展示了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之美,体现了广东艺术创作者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的探索与追求精神。师生主创、主演团队曾多次到陈老师的“广州市绣·苑工艺坊”体验生活,了解广绣工艺生产流程和劳作形态,观察绣匠外貌特征和精神气质,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舞蹈语汇来演绎人物、表述故事。凭借田野观察的坚实生活依据和课堂组合的扎实基础,我们将柔美的岭南舞蹈与精巧的广绣工艺水乳交融,完美呈现在绚烂的舞台上。

小舞剧《绣缘》以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舞台表现力征服了无数观众,2016 年,参加第五届岭南舞蹈大赛一举取得作品金奖、编导金奖、表演金奖的好成绩。2019 年春节,《绣缘》还受邀赴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参加了“中国年”活动。1500 名西班牙观众都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小舞剧,谢幕时,全场观众起立热烈鼓掌,久久不愿离开,并纷纷上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我们根植于岭南,开拓创新,用岭南舞蹈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千年文化的新生代传承人,通过《绣缘》这一扇窗,向世界传播岭南文化之美,展示岭南舞蹈之美。

结 语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高校师生的光荣责任与使命,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之责。一方面,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向田野,积极进行校外实践,并把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民间舞蹈的价值,体验民间舞蹈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艺术层面发展、创新岭南民间舞蹈,为传统舞蹈注入新鲜血液,为其带来无形的力量,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它,让它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猜你喜欢

乞巧民间舞蹈舞剧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百科全书舞剧
潭山乞巧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舞剧《瑞鹤图》剧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七夕,向织女乞一双巧手
民间舞蹈教育中双重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