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平大捷——当前建设军队和巩固国防的宝贵经验

2021-11-26越南黎辉咏

南洋资料译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战役国防敌人

[越南]黎辉咏

译者按:2021年11月17日,越共中央委员、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黎辉咏上将在河内主持召开了纪念和平战役胜利70周年国防部科学研讨会指导委员会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成员有:越共中央委员、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副主任郑文决中将,越共和平省委宣教部、第三军区和国防部机关的代表。会议以“和平大捷——党战略指导下的伟大胜利暨历史回眸”为主题,回顾了当时国内外形势,还原了整个战役过程,总结了战役成果,高度赞扬了以胡志明主席为领导核心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在战役中的英明指挥。会议要求全党、全军要进一步汲取宝贵经验,在新形势下,为建设军队和保卫祖国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和平大捷——当前建设军队和巩固国防的宝贵经验

[越南]黎辉咏*

序 言:70年前,我国军民在和平战役中取得了辉煌战绩。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总结出许多建设军队和巩固国防的宝贵经验,这对当前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大有裨益。

70年前,1951年12月10日至1952年2月25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总军委和总司令部的直接指挥下,我国军民在和平战役中夺取了巨大胜利,解放了和平—沱江地区大片土地,挫败了敌人企图攻占我解放区的阴谋,粉碎了法军意图在北部战场上重夺战略主动权的计划;确保了第三联区和第四联区与越北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络畅通,同时“我们消灭了敌人、解放了国土、解放了人民,在红河中游和北部平原的敌占区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取得了许多极其重要的胜利”①国防部越南军事历史学院:《和平进攻战役(1951.12—1952.2)》,河内:人们军队出版社,1991年,第6 页。。和平大捷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享誉世界的“政治胜利”②《武元甲大将文献集》,河内:人民军队出版社,2006 年,第263 页。。

70年前,我国军民在和平战役中取得了辉煌战绩。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总结出许多建设军队和巩固国防的宝贵经验,这对当前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大有裨益。

一是,加强党对建设军队和巩固国防事业的领导。

在和平战役中,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提前做好战斗准备,一切工作都在争取时间,旨在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先发制人。因此,从备战到作战,参战部队必须全力以赴,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才能取得胜利。

此次战役,部队连续作战超过78昼夜,是抗法战争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期间,敌人投入了大量武器和飞机,给我方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损失。“因此,在整个战役中,我军的意志和决心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部队连续作战,表现英勇顽强。”③国防部越南军事历史学院:《和平进攻战役(1951.12—1952.2)》,河内:人们军队出版社,1991年,第52 页。

各参战部队深入贯彻1951年11月24日中央委员会关于“粉碎敌人对和平发起进攻的计划”的第22号指示精神,指示中明确,这是我军在和平战场和其他战场,以及敌后战场打击敌人的绝好机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粉碎敌人新的军事图谋。”此外,各部队还深入学习贯彻了胡志明主席写给参战官兵们的信。

胡主席在信中指出:“之前,我们要诱骗敌人出来才能打,现在,敌人主动送上门来给我们打。这对我们而言是个好机会……主力部队要打,地方部队和民兵游击队也要打。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破坏敌人的秋冬计划,各部队之间一定要密切合作。”④《党中央、总军委和总司令部战役指导资料汇编第四集》,总参谋部出版,1963 年,第71 页。各条战线上的部队都牢记胡志明主席和政治局的指示:“这是我们打击侵略者的绝好时机。要准确认识到这一点,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⑤《党中央、总军委和总司令部战役指导资料汇编第四集》,总参谋部出版,1963 年,第55 页。

正确的主张和决策,以及党和胡志明主席的英明领导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参战官兵们依照党和胡志明主席的指示精神,凭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战斗意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畏牺牲,英勇杀敌,为最终夺取战役的胜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当前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事业中,我们要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新形势下建设军队、巩固国防和保卫祖国中去。首先,要继续严格、彻底的贯彻落实党对人民军队和国防事业的绝对、直接全面领导。同时,在建设全民国防事业中,加快完善由党领导、国家统一管理协调的机制体制;及时将全民国防阵势转化为人民战争阵势,在任何情况下,坚决保卫祖国,保卫越南社会主义。

各级、各部门、各领域,包括整个政治系统和全国人民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关于建设全民国防的主张、观点和路线,越南人民军广大官兵应当走在前列。各部(省)委、各级军政主官要强化领导责任,及时、有效、深入的指导;要发挥好领导机关的作用,做好军地国防工作,加强党对建设军队和巩固国防事业的领导。

二是,注重研究预判工作,及早掌握情况预测形势,在建设军队和巩固国防的事业中争取主动性。

为定下发起和平战役的决心,制定指挥战役的各项决策,党中央和总军委始终把作战研究和情报工作放在首位,及时制定我军的行动方略。1951年夏秋之际,我们专注于研究1951—1952冬春作战计划,但一直未找到合适主力部队进攻的方向。开始,我们认为敌人对和平发起进攻的可能性很小,主张在敌人向我进攻前,率先出击,在第三联区右岸发起一场大型战役。

1951年11月14日,当我们在第三联区抓紧准备战役时,总参谋部收到了法军空降占领和平市及其莲花进军计划的消息。法军出动大量兵力离开防线,占领了和平—沱江—6号公路一线,按总司令武元甲大将的话说,这给了我们一个消灭他们的“黄金机会”。和平战场地处山岳丛林地区,我方易于包围、分割敌人,且该地区与越北解放区相连,部队机动和后勤保障更加便利。

我方的各个主力大团正在积极靠前布置,以便争取时间尽早向敌人发起进攻。法军前出和平,兵力分散,不仅战斗工事不坚固,地形也对其不利。此外,将兵力集中在和平地区,给了我们在平原地区消灭敌人的好机会。另一方面,将敌人消灭在和平,可阻止法军切断我越北地区和第三、四联区之间的联络和运输走廊,避免了敌人在后续的战争中给我方造成困扰。

1951年11月15日的会议上,在听取了总参谋部关于敌人占领和平的情况报告和我军战备工作报告之后,总军委中止了在第三联区发起战役的计划,同时向政治局和胡志明主席建议:“应在和平发起战役,扭转被动局势,趁敌人刚刚占领和平直接向其发起进攻。和平作为主攻方向,其他地区配合进攻。”⑥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抗法战争时期总参谋部的历史(1945—1954)》,河内:人民军队出版社,2015 年,第381 页。这个建议得到了政治局和胡志明主席的同意,并认为这是我军消灭敌人的绝好时机。

战役过程中,总军委、总司令部高度重视作战研究和情报工作,密切关注敌人动向。战役期间,我方就判断敌人必定会撤出和平,因为敌人不可能放弃北部平原,而此时我军正猛烈进攻北部平原地区,并逐步解放了大片地区。同时,我战役研究机关抓住了法军战役指挥官的特点。作出占领和平决定的敌军指挥官是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兼印度支那高级专员塔西尼将军。在和平战事和北部平原战事愈演愈烈之际,他因病不得不返回法国并最终病亡在法国。顶替塔西尼将军的是萨朗将军,他只是代理总司令,并没有塔西尼那样的本领,不能也不敢同时在和平和北部平原两个战场上与我军作战。经审慎研究,总军委、总司令部和战役指挥部拿出方案,指挥战役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和平、合作和发展仍然是世界和地区的主题,但建设军队和巩固国防事业却面临着复杂严峻、难以预料的世界局势。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较小,但大国战略竞争,爆发局部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加剧。

特别是部分国家加快了军队现代化进程,为海军增购了许多新式武器装备。网络安全、恐怖主义、自然灾害和疫病等为主的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错综复杂,出现了许多不同形态的新型战争,改变了战略环境,深刻影响着各国和各民族。军队作为履行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核心力量,在现阶段的军队建设工作中要注重作战研究和情况研判,为保卫越南社会主义提供正确的战略参考。

军队要通过细致的研究和精准的判断,主动为党和国家制定战略方针路线做好参谋工作,并严格落实。在国家面临危险之前,主动积极尽早、尽远地保卫祖国不被侵犯。军队应注重研究工作,及时预判各类情况,完善各类预案,有效应对有关军事、国防领域的一切情况,保卫领空、领土、领海、海岛和网络空间,坚决避免被动,防止意外发生,为国家全面建设和发展提供和平稳定的环境。加强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补充完善军事、国防、军队建设相关的思想理论。

关于这个问题,党的十三大中强调:“继续研究和发展国防军事、安全、军事艺术等理论。提高战略预判能力,保持战略主动性;在任何情况下避免被动,防止意外发生”。⑦越南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合集第一集》,第159 页。这是建设人民军队,巩固国防的首要任务,是满足新形势下保卫祖国任务要求的应有之义。

三是,建设3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作为全民抗战的核心力量,其中以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和逐步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为重点。

和平战役中,在1949年建立的3支武装,特别是已建成的各主力大团的基础上,总军委、总司令部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成功指挥了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力量和群众政治力量之间的协同战斗,有效发挥了每条战线和每支力量的作用,共同完成了战役目标。

部队方面,在发起和平战役之前,仅在北部,我们就已经建立了包括5步兵大团(304、308、312、320、316),351工炮大团以及各地方主力团、营部队在内的强大主力部队。

1951年10月19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总军委提出了“1951年冬季作战方向和应对敌人进攻的计划”的方案梳理了我方部队的基本情况:“在北部地区的5个大团和3个独立团均已装备完毕,并已完成一轮整训,上次作战后,大部分都已补充兵员,能按编制实力遂行任务……山炮团正在整顿,重炮团也正在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部队的技战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思想政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官兵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增强……至于地方部队,整个北部地区有14个小团,180个省和县属大队。”⑧《党中央、总军委和总司令部战役指导资料汇编第四集》,总参谋部出版,1963 年,第25—26页。

1951年春夏作战行动结束后,我军各主力大团集中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重点学习技战术,并为大团初、中级干部开设政治学习班。一边训练,一边接收新式装备(325大团外),所以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和平战役之前,各主力大团和地方部队均已做好随时参加1951—1952冬春战役的准备。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一样,民兵和游击队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强了在各个战场上的相互配合。

和平战役的胜利是建设以主力部队为主的3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的结果。这确实是抗战的迫切和必要要求,只有主力部队的重拳出击才能扭转形势和战场局势,并取得最终胜利。有了强大的主力部队,才能根据每场战役的具体要求,打赢关键战斗。另一方面,为了有效配合主力部队,充分发挥主力部队的作用,我们还应该注重建设发展地方武装力量和各村社的民兵部队。

现阶段,全球科学技术正跨越式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国际和地区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与风险并存,光明前景与严峻挑战同在,对建设与牢固的人民安全阵势紧密相连的全民国防和全民国防阵势这一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对提升国防潜力,营造尽早尽远保卫祖国的战略态势提出了新课题。

因此,要在建设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时注重平衡性,着力提升整体质量和协同作战能力,特别是机动部队和常驻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为加快推进军队现代化进程,更好适应国防安全和保卫祖国事业中的新要求,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全军要把握时机,争取时间,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优势。

继续有效落实新形势下“越南人民军的组织(2020—2025)”这一提案,调整编制体制,确保“精、简、强”;各模块(要素)、各单位间组织机构衔接紧密、设置合理,职能清晰、任务明确,裁撤冗余,实现武器装备、人员和保障工作的协调一致。

同时,要组建一支强大的预备役部队,要求实力雄厚,质量日益提高,管理严格,在必要情况下随时能够动员、扩充。要巩固强大、广泛的民兵自卫队,数量和架构要符合各地区特点和人口数量,要重视重点地区和海上的民兵力量建设;要不断提升运行的质量和效果,及时有效将各类国防、安全情况处置在基层,为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全有序做出贡献。在保证训练、演习质量的同时,军队还应该履行好和平时期“战斗队”“工作队”“生产劳动队”的职责,帮助人民预防、抗击自然灾害、疫病和其他非传统安全挑战,发扬新时期“胡伯伯部队”的优良品质。

四是,要建设与人民安全阵势紧密相连的牢固的全民国防和全民国防阵势,同时还要筑牢坚固的防御区域。

和平战役中,总军委和战役指挥部在各地区人民战争阵势基础上,指挥各部队协调配合,尤其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之间的配合。在各条战线上,我们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兵和游击队的协调配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在主力部队中,我们配属了各种力量,运用创新、合理的战法,充分发挥各兵种优势,各部队消灭了各个方向上的敌人,包括防御工事里的敌人和从水路、陆路来支援的敌人。

随着两个主力大团在敌人后方发起了进攻,我们将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以及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锄奸肃特,包围、破坏敌人各类屯、站,扩大了游击根据地、抗战战场和解放区。军事进攻配合政治斗争,反过来群众的政治力量也为军事进攻取得胜利创造了便利条件。各种力量和各条战线的配合迫使“敌人的战略进攻计划被搁置,同时使其慌乱,且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方法”⑨《武元甲大将——到奠边府的路》,河内:人民军队出版社,2001 年,第295 页。。

和平战役的胜利肯定了我们党的正确主张,那就是在加强运动战的同时,仍然要广泛开展游击战。我国的人民战争要与各主力兵团密切配合,地方人民战争越是发展壮大就越能为主力兵团取得胜利创造有利条件。主力兵团的胜利又直接推动地方人民战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个经验在当前形势下对建设军队、巩固国防仍然适用,这正是为了在保卫祖国事业中更好发挥各力量作用,而建设的与人民安全阵势紧密相连的全民国防和全民国防阵势。为达到这些要求,各级党委和主官要继续严格、有效贯彻落实2008年9月22日第十届政治局关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把各省、直辖市建设成牢固的防御区域”的第28号决议和2019年2月22日政府关于建设防御区域的第21号决定;在防御区域中,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巩固国防安全和建设军事阵势相结合。

在防御区域建设过程中,要建设全面协调的国家潜力(如:政治—精神、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科学—技术、外交等),其中要特别重视政治—精神潜力建设。

此外,要在每一寸领土、各战略区域、边境、海洋、岛屿、经济区、重点工业区将经济、文化、社会与巩固国防安全相结合,确保建成牢固的全民国防阵势。投资要有重心、重点,优先在作战基地、后勤保障基地、核心防御地区,各级指挥部等修建防御工事,在各防御区域和军区及各战略方向之间构建险要、牢固的作战工事,时刻做好应对各类国防和安全情况的准备。

当前建设全民国防和全民国防阵势要将组织部署部队与建设国家潜力相结合,随时能够按照战略意图和计划,在全境范围内将潜力协调转化为国防实力,确保全民国防阵势日益牢固。在各战略方向和区域上,要合理部署常驻力量和机动力量、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以及各军兵种和相关部门单位;形成综合的、牢固的阵势,最大限度发挥各部分的作用,确保在任何环境下的作战能力,捍卫国家的独立、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70年过去了,但从和平战役的指导、组织和调度中汲取的历史经验和意义仍然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对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和逐步现代化的越南人民军队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全民国防,有利于坚决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有利于完成党、国家和人民交给的一切任务。

(原载越南人民军队报网站,https://www.qdnd.vn/quoc-phong-an-ninh/xay-dung-quan-doi/chien- thang-hoa-binh-bai-hoc-ve-xay-dung-quan-doi-tang-cuong-quoc-phong-hien-nay-679690)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越南语翻译(笔译)硕士研究生 涂 鳌 译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越南语教研室副教授 兰 强 校

*黎辉咏,京族,1961年1月生,河内市纸桥郡人,军事学博士,现任十三届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上将军衔。任职经历:2011年任防空空军副司令;2012年晋升少将军衔;2015年6月晋升中将军衔,任防空空军党委副书记、司令;2016年1月当选十二届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2019年12月调任越南人民军副总参谋长;2020年10月16日,晋升上将军衔;2020年10月24日,升任国防部副部长;2021年1月30日,当选十三届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战役国防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战役中的你
敌人派(下)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足够是够的敌人
最后一个敌人
备而不发,功不可没——评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