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小落水村文化建设

2021-11-26李婉若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母系摩梭摩梭人

李婉若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一、文化的定义和作用

(一)文化的定义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时代,渗透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早已积淀成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1]

国外学者发现“culture”一词最早能够追溯到拉丁文词源“colere”,意为对农作物或动物的照顾,后才被延伸为“人类发展的历程”。

可见,无论国内外,文化一词都起源于农业文明,可以将文化定义为某一个特定时期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方式及精神活动的总和。所以,文化能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介入手段,为其提供基层治理实践。

(二)文化的作用

费孝通先生用“人为,为人”诠释了功能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涵,文化是创造出来为人服务的设施。[2]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主体,文化是由生活在特定文化情景中的人群所创造。为了生活的需要,人们在延续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会创造出更具有时代现实意义的文化。

乡村文化是地区农民经过长期以来的历史积淀孕育而生,农民是文化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文化具有强烈的凝聚力,是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纽带,保障社会运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3]

二、小落水村概述

(一)地理位置

小落水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宁乡境内,三面环山,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是云南境内泸沽湖边的最后一个村寨。

(二)交通

整个宁蒗县的交通以私家车、出租车、班车为主,村落间虽然已经修建高速公路,但在村落中道路狭窄,公共交通不便。

(三)民俗风情

由于村落地理位置偏僻且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与外界沟通甚微,封闭的发展中形成了异于主流的微型社会,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其中,以母系社会和“走婚”制为世人所知。

在母系家庭中,全部成员均有同一母系血缘,家庭中无男子娶妻、女子出嫁,男子夜晚去女“阿夏”家,清早回自己母亲家生产生活,而女子则终身在家。[4]

母系家庭的核心是分工合理且男女平等,能够促进家庭经济发展,这种制度也得以维持发展,故世人称这种和谐美满婚姻制度为“走婚制”。

三、小落水村现状及困境分析

(一)摩梭文化“空心化”,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可度低

年轻人通过网络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同时对比后认为自身文化相对边缘,在公众场合倾向于规避认同本族文化并渐渐吸纳各种先进主流文化的观点。年轻群体中几乎没有人真正实行走婚制,大多渴望与外界一样实行“一夫一妻”制,共同抚养子女。而在着装上年轻人也倾向于网购便宜的普通衣服而非民族服饰。

(二)母系家庭的“空壳化”趋势,文化代际传承中断

旅游发展带来的良好经济条件使得部分村民在县城买房移居,同时他们认为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不能继续施行传统走婚制,结婚应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可和受到婚姻法的约束。

(三)商业经济快速发展,对摩梭文化产生巨大冲击

商品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摩梭社会造成了全面的影响,直接撼动了摩梭母系社会自给自足经济基础,旅游业大力发展,部分当地木楞房被现代化改装,丧失了原有的文化气息,代表母系身份的祖母屋也不复存在。

四、摩梭文化振兴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介入方法

摩梭族人处于相对的能力和资源缺乏的状态,需要增权提升自我效能感。本文立足于增权理论,超越传统“缺乏视角”,相信并尊重摩梭族人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强调村民发挥自主性,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推动村民的文化身份认同和自信心建设。同时借助文化分析视角,从“局外人”的角度了解村落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并充分尊重摩梭人自身意愿。

(二)实施路径

1.在大型木楞房内建立摩梭文化博物馆

将摩梭族人的日常生活拍摄成纪录片使其故事真实化而不再仅是宽泛的标签和概念,能具体体现摩梭人的核心价值观和生活状态。博物馆的建立能够将摩梭文化从一个虚拟抽象的精神概念实体化,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摩梭人的主体地位,由他们主导博物馆内呈现的内容,秉持摩梭文化是摩梭人的文化的理念。

2.发展“村内游,村外住”的旅游模式

旅游产业的过度开发会导致村落自身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大力发展泸沽湖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文化依存与经济协同发展,对小落水村及周围的村落进行功能分区。使游客既能深入摩梭人家中体验真实的摩梭文化又能减少旅游开发对摩梭文化生态的影响与冲击,保持村落的原本状态。

3.鼓励摩梭青年借助网络媒体积极参与文化传播

农村社工只是资源的协调者和理念视角的提供者,更应发挥摩梭青年作为文化传播及建设主体的优势地位,定期举办传统民族活动、编写地方教材、摩梭文化进校园等。在摩梭文化中,母亲是家庭和睦的关键人物,当地电视台可以邀请摩梭有地位的“老祖母”在节目中讲述自己维持家庭和睦的心得。

4.增加摩梭文化在新时代的适应性

传统摩梭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的共通性在于,母系制度强调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不考虑双方经济状况,双方能和平分手,这是一种纯真质朴的恋爱模式。鼓励现代都市中的年轻群体学习了解这一文化。而做好摩梭母系文化传承的同时,应弘扬摩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全面提升小落水村文明程度。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文化振兴被视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和内驱力。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新一代的摩梭人对于自身文化认同感不强,认为自己处于文化边缘的状态。农村社会工作者通过增权理论,发掘摩梭母系文化的价值内容以及核心优势,发挥摩梭人的自主性来共同重构新时代意义的摩梭文化,使其更适应当下的文化内涵,宣传家庭和睦、恋爱婚姻中双方地位平等。同时倡导政府提供资金帮扶和政策支持保障摩梭文化得以传承。

猜你喜欢

母系摩梭摩梭人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四川摩梭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研究
Mosuo on the move
李端棻家世考
国内母系亲子真人秀栏目不足与建议
浅论摩梭族群姻观的演变
情歌对唱
摩梭人的婚俗制度中的伦理思想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后工业时代母系家庭养育方式
谁在异化摩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