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1-11-26郑如玉
郑如玉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高度重视高校教学效果,机械测量技术课程在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工匠精神开展课程思政,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拓宽工作途径,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1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合理组织教案
目前,机械测量技术课程的基本概念偏多、逻辑性差,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且实践性很强。因此,有部分同学在学习中感到非常吃力,抓不到学习重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合理组织教案。
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教师除了要追求内容新、信息量大等特点,还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或实验教学中设置多个启发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第一,以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部件测量与创新能力为主线,从整体角度出发,把课程知识体系直接整合成机械测量技术总论等几个模块,让学生在测量中能够由表及里地体现自己的能力。第二,在培养传统测量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章节,详细介绍现代机械测量的方法,开拓学生视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机械测量的兴趣。第三,将传统内容进行精简、压缩,简化公式推导,把重点放在结论和应用上。
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程设计、实验课等环节,培养学生应用工程观念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实验课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着理论课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学生可以在实验中明确观察目标,并对实验结果和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例如,在螺纹检测、圆柱齿轮检测等实验中,教学目的就是验证相关理论知识和培养从工程观念去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课程设计是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和锻炼学生设计思想、方法以及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过程可以反应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而针对问题强化学生对工程观念的系统培养。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零部件并不是单独进行使用的,它们需要相互配合和连接,进而形成系统性的工作。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机械测量技术课程内容在设计上都是把零部件部分分开进行讲解,这就使得各零部件间没有形成有机联系,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虽然能测量出单个零部件,但在面对整机零部件测量时,却无从下手。因此,在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在讲到某个零部件测量时,教师要抽出一些时间来介绍该零部件与其他零部件的关系,并将其与整机测量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测量中学会相互协调。
2 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2.1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应当在校区建立设备先进、条件优越的多媒体室,从而保证机械测量技术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完成机械测量技术课程的一系列多媒体课件,让教学素材更加丰富有趣,学生也能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快捷、省时、高效的进行学习,从而由以往的二维黑板转为更自然的多维空间,为传统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机遇[2]。
2.2 展开多样化课堂教学
在课程思政下的机械测量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理论课上采用启发式教学,将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并用电子版教材予以辅助,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听课和复习。同时,在习题课上,要学会抓典型、“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讨论课以课程思政为背景,提高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实验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实践难点的自主动手能力。
2.3 建设精品课程网站
学校要通过网教平台为学生提供练习题与复习资源,这样既能节省一定的学时,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培养工匠精神与奋斗意识
课程思政下的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行了重点强调,这也是开展机械测量工作的重要前提。(1)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要求学生具备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团结、合作、拼搏等精神,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目的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要想提高机械测量效率,就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创新意识为指导,在具体测量中不断探索,并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开展创新任务。学生除了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外,还要掌握自然、社会以及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创新内容。(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了解测量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教育学生要拥有谦虚、钻研、奉献、务实等工匠精神和善于运用知识、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奋斗意识,做好测量中的组织工作。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鼓励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组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实施指导教师责任制,定期安排一些教学经验丰富且能力较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新教师展开现场指导,实行“一对一”的帮带,并制定明确的培养计划,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能力[3]。(1)学校必须要求新教师在进校前完成听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点评、试讲等阶段,只有满足这个要求方能进行机械类课程的讲解。(2)开展与本课程相关的教改、教学方法与手段、试讲等活动。(3)鼓励新教师勇于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组织其参与校级或省级立项的课程建设与教改研究项目。此外,学校还要加大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把拥有不同经历的教师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各具专长的教师切磋,相互学习和成长,既而为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5 完善考核方式
传统的机械测量技术课程考核方式都是闭卷考试,这就会让学生轻视实验课,为此,教师要将闭卷、实验课以及平时成绩组合在一起,其中闭卷占成绩的60%、实验课占30%、平时成绩占10%。(1)实验成绩考核中,要以实验实训操作和报告是否标准为主要依据,对开展探究性实验的同学要提交论文;对有创见的同学成绩从优。(2)平时成绩考核中,教师需要开展多样化的考评方式,例如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等,重视学生的每一次实验实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
6 结论
综上所述,机械测量技术课程内容繁多且实践性较强,随着我国对具备工匠精神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在教学中要将思政教育与机械测量技术课程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合理组织教案、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工匠精神与奋斗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完善考核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科学化管理,推动高校健康发展。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