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途径

2021-11-26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工匠校企机械

房 娟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0 引言

工匠精神是源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的综合性精神体系,也是落实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1],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从教学角度出发,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存在较多缺陷,因此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优化解决策略,不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性的关键研究课题。

1 机械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面临的困境

1.1 形式化问题层出不穷

从本质概念上来讲,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针对学生思想意识进行,而落实到具体行动之后,思想意识的培养往往依托于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理念的传承,但是在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宣传角度来看,存在着过于形式化的情况,例如,盲目的喊口号、定目标,与实际的教学活动缺乏联系。

1.2 思想意识培养途径多样化不足

新时期的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渴望能够接受具有更强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教学,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受到院校自身发展规模以及教师团队的影响,当前职业道德理念的培养形式存在单一化现象,多样性不足将直接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会压制其参与积极性。例如,大部分院校在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单纯的解析机械专业的典型人物和案例,将其作为媒介进行教学,但是这些知识体系过于传统,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查找,教学内容和资料较为单一,无法开拓学生眼界,同时理解程度也存在于表层,缺乏深层次的价值挖掘。

1.3 缺乏有效的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本身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到当前社会多方领域的关注,尤其是教师团队层面,就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团队,能够直接提升教学有效性,推进教学改革。但是受到当前人才竞争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团队以新入职的博士生为主,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仅存在于理论层面,教学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实践经历,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不敢尝试、盲目冒进等情况。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到位,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充分,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无法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2 机械专业工匠精神培养的基础路径

2.1 构建完善的机械专业教学模式

完善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机械专业自身的教学需求,整合立体化的教学元素,构建多样性的教学体系。

首先,必须要将原有的理论课堂作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要积极探索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并且结合其内涵打造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可以结合德国的二元制或者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并且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何为工匠精神,与日常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思想意识形态,并且从机械领域发展需求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专业敬业的内涵,能够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2]。

其次,必须要将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工匠精神提升的根本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发挥学徒制以及二元制的重要优势,要求学生在导师或者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能够精雕细琢的进行技术研发,落实好实践环节的解析,并且将社会整体的机械领域发展需求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自身技能的提升,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优势和价值,这样才可以打造知行统一的认知理念。

2.2 强化知识体系中的工匠“标签”

所谓的工匠“标签”是指建立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其中体现了工匠精神内涵的知识元素,并且让学生建立在该知识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例如,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简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该知识体系中的制图标准,进行权威性、通用性以及重要性分析[3]。可以结合不同图纸的相关规格和参数进行对比,了解幅面使用、字体、比例等相关元素,这些都是工匠“标签”。意在让学生明白设计图样的重要性,并且理解设计者以及实验者之间的共同语言为“标准”,这个标准必须要结合机械制图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且要践行自身的道德规范来满足这个标准,这样才可以提升制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道德体系。

2.3 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教学环境

人文特色的教学环境,构建在于硬性元素以及软性元素的多项结合。硬性元素以院校的楼宇、走廊墙壁、园林景观为主,可以设置伟人雕像,构建具有机械专业元素的校园文化墙以及园林景观,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验具有浓郁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并且将精神体系与学生的生活细节相结合,达成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软性元素的构建就要结合日常的文化宣传以及实践活动开展,例如,举办专题讲座、论坛会等活动,邀请社会相关企业的杰出人员或者专家进行讲座。主要宣传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以及培养模式,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进行工匠精神人才的解析和影响力分析,利用校园的标语、橱窗、宣传专栏等进行文字宣传。同时将这种宣传和活动组织的权利交给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工匠认知,帮助学生发挥自身价值,同时也能够满足工匠精神培育的目的。

2.4 提供完善的教学创新保障

教学创新保障,主要涉及师资团队培养以及校企合作这两个领域。首先,针对教师团队培养来讲,工匠精神是针对学生思想意识进行的培养,需要结合机械专业的具体教学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而想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主体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操控能力。院校可以建立在自身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落实教师人才的培训和引导,结合机械专业教学特点以及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师资团队建设的有效性,落实好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例如,专题讲座、对外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等,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落实好创新意识以及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强化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其次,校企合作教学要由地方政府作为主导机构,针对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体系改革进行支撑和管理,结合区域机械领域发展情况进行企业的定位和审查,进一步提升校企双方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质量,强化企业在校企培训中的重要性和能动性。可以结合不同岗位进行人才培训和理念传输,帮助学生尽早了解不同岗位所要秉承的职责,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的理念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并且在实践中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质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理念内化,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基础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水平,也要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建立在不同岗位的基础上,具备职业道德理念以及产业发展向心力。院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机械专业发展需求的角度进行工匠精神解析,营造良好的院校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通过实践活动以及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工匠精神的提升提供平台和空间。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这样才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机械化专业人才队伍。

(04)

猜你喜欢

工匠校企机械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调试机械臂
工匠神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简单机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匠赞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