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宾市兴宾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建议

2021-11-26李丽梅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11期
关键词:糖料机收双高

李丽梅

(来宾市兴宾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广西 来宾 546100)

0 引言

兴宾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1 主要做法及成效

以兴宾区2020—2021年榨季为例,据统计,兴宾区组织参与机收服务的甘蔗收获机械180台,机收甘蔗25万t,同比上个榨季机收增长115%,是开展甘蔗机收作业有史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1.1 甘蔗机械化种植概况

截至2021年5月,兴宾区共建立了33.7 hm2甘蔗生产宜机化示范基地,通过蔗地宜机化改造示范,推广甘蔗生产深耕深松、粉垄、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技术。兴宾区甘蔗的耕、种、管、收机械化技术比较成熟,并且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到2020年底,兴宾区拥有大型及以上拖拉机307台,甘蔗收获机85台,2020年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67.4%。

2020年甘蔗种植面积80 559.53 hm2,机耕达到99.55%,机械开行13 499.16 hm2,机种1 005 hm2,机收3 710.46 hm2。2020—2021年榨季,兴宾区进厂糖料蔗机收25万t,参与机收服务的甘蔗收获机械181台,增长88台。

1.2 致力于新机具推广使用

2020年,加大力度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办理农机购置补贴的新型适用农机具973台(套),其中:甘蔗收获机械52台,抗旱微灌抽水机械37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9台,受益农户620户,使用购机补贴资金3 205万元。

当前,主要使用中联、柳工、沃得、辰汉、凯斯的甘蔗收割机械。据使用者反应,虽然甘蔗收获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部分甘蔗收获机械体积较大,受到小地块、坡度大等因素限制,在作业场地转移或者作业调头十分不方便。

1.3 积极推进蔗地信息化建设

兴宾区农机主管部门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2022年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来宾市兴宾区2020—2022年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发放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农机购置补贴方案为指导,重点宣传糖料蔗联合收获机以及甘蔗生产作业具体补贴细则。通过召开现场演示会、设立现场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横幅、标语、海报等方式宣传政策[1]。农民已经充分认识到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补贴和糖料蔗高效机收基地奖补的好处,大部分农机合作社、农机户纷纷要求安装蔗地北斗远程监控终端和自动驾驶系统,基本达到购置一台,安装一台,与2019—2020年榨季比较,北斗远程监控终端和自动驾驶系统安装和应用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

1.4 “双高”糖料蔗基地示范带动机械化生产

兴宾区当前建有47 704 hm2的双高糖料蔗基地,该基地按照标准要求采用1.2 m以上行距进行种植,实行连片统一耕作、统一品种、统一规格、统一种植,以适应机械化生产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基本上达到宜机化要求。例如,兴宾区福库合作社全部采取1.2 m行距种植,生产实施全程机械化,种植甘蔗且没有减产。

2 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

2.1 甘蔗机收提升效果不明显

一是蔗农思想守旧,小农经济观念强,认为宽行距会降低甘蔗产量,砍甘蔗采取互助形式,实在请不到人工才会采用机械收割,导致种植行距普遍在0.5~0.9 m,达不到农机化标准。另外,由于切段式机械化收获切口多,导致甘蔗水分大量流失,对比人工收获,机械化收获每30 t就减产1 t,导致减少500元收入,使蔗农不愿意接受机械化作业。

二是部分“双高”基地片区地块小于0.5 hm2、坡度超过13°、路面高差大于5 cm,蔗农没有采用等高线方式种植,机耕路和蔗区作业道路不达标,地头可供机具调头的空间很小,机械难以进入蔗地开展机收。

三是兴宾区地处桂中腹地,土地相对平坦,受当地气候因素影响,甘蔗生长过程常遇大风天气,导致甘蔗倒伏多,而机收模式主要是切段式,导致整杆式机收效果不佳。

2.2 制糖企业不愿接收机收甘蔗

一是含杂率高,技改(糖厂压榨车间技术改造)后的车间由于压榨工艺和成本控制,对入厂甘蔗质量要求较高,要求甘蔗含杂率低于8%,但现有的切段式甘蔗收获机收获的甘蔗含杂率普遍高于9%[2]。

二是技改成本高,压榨车间技改主要设备有压榨机、蔗刀机、撕解机、轻型双辊喂料机、重型双辊喂料机、输蔗机、电磁除铁器、蔗汁泵等,技改成本在600万元左右,因此其余6家企业未实行技改,只是初步改造,达不到技术要求和机收压榨量[3]。

三是糖厂技改不达标,兴宾区辖区内的制糖企业包括廖平制糖公司、东糖凤凰公司、红河制糖、东糖迁江公司、合山市祥星制糖公司、湘桂糖业等8家企业,且均开展有机收压榨,但实际上实行技改的只有东糖迁江公司和东糖凤凰公司2家企业,这2家企业机收压榨量相对较多,但技改仍达不到技术标准,导致制糖企业技术改造跟不上。

2.3 甘蔗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不明显

符合生产需求的甘蔗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很少,有较强服务能力、经营范围较大、资本投入较多的服务组织更是少之又少,兴宾区有一定服务实力的组织有30家,如市农投公司下属的来宾市农机公司、兴宾区顺发农机合作社、来宾市耀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大部分是以甘蔗机收为主,贯穿耕、种、管、收各环节服务的组织比较少。

3 针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可行建议

3.1 促进糖企技改,提升高效机收

建议政府加强规划指导,引导兴宾区内所有制糖企业针对卸蔗平台、蔗槽等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升级改造,形成高效自卸和清选系统,将含杂率控制在3%以下,有利于机收蔗进厂压榨。建设机收蔗入厂“绿色”通道,保证机收蔗在24 h内进厂压榨。设立奖补机制,机收蔗奖补糖企10~20元·t-1,减轻技改成本,激活主动性,促进糖企技改。

3.2 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强抓政策落实,坚决按照自治区关于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要求,坚持整合土地小块变大块,做好水利和机耕道路建设,以便农业机械进场作业。同时以强有力措施强化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为农业机械装备的广泛应用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3.3 培育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通过示范引导,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服务质量好的甘蔗生产机械化专业服务组织,引导这些合作社购进大型甘蔗生产农机具,加入“双高”基地作业服务,培训一批机械耕作、机械种植和机械收获技术过硬的操作能手。

3.4 加强农艺结合,推广良种良法

以良种良法为契机,打造新型农民合作社,鼓励蔗农以土地入股或者资金入股,推行“政府+制糖企业”、“公司+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双高”基地宜机化要求,政府引导合作社建设大中型糖料蔗基地,推行蔗地标准化种植。同时,引导蔗农按照1.2 m行距实行连片标准化种植,以适应机械化生产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耕、种、管、收甘蔗生产的各个环节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甘蔗生产的机械化普及程度。

(03)

猜你喜欢

糖料机收双高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广西崇左大力推动糖料蔗产业集群发展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糖料蔗收购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