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6张海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节水灌溉

张海涛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酒泉 735000)

0 引言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内陆,位于祁连山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南部,东北部有腾格里沙漠,西南部有库木塔格沙漠,地处中国三大沙漠之中,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当地光热资源丰富,农作物日照时间充足,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地。但因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多地年降水量不足200 mm,农业灌溉用水占水资源的74.33%,灌溉方式传统粗放,灌溉效率低下,无益耗水严重,不仅不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还会加快河西走廊的荒漠化进程。因此,不断改进农田灌溉技术,优化灌溉制度,提升灌溉效率,努力满足作物各个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有效解决水资源不足,缓解用水矛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必由之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对传统灌溉技术的改良和优化为基础,不仅包括改良型地面灌溉技术,也包括喷灌、滴灌、渗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是高效节水的灌溉方法、理念、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节水灌溉工作,积极落实节水惠农政策,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制定灌溉及工作制度,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减少了输用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等无益损失,提高了渠道灌溉水利用系数。

1 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意义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灌溉技术应用较为传统,水量蒸发及渗漏损失较大,“三农”问题尤为突出,部分地区有效水利用率甚至不到五成,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就变得极其重要。首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能够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在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减少灌溉资源的无效浪费,有助于绿色环保意识的塑造和普及,对创建节水型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通过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应用实践,获取大量经验及数据资源,有助于节水灌溉产品改良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再者,技术推广有助于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优化当地农业灌溉模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推动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1]。

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绵延数千公里的河西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黄金走廊,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全国西菜东调基地,以及甘肃省高效农业推广基地,河西走廊主要灌区也是水资源短缺且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典型地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促进绿色生态环保、保障地区经济增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节水高产提质的重要措施,可有效缓解河西地区干旱缺水的局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各地区陆续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大力推广应用滴灌、喷灌和低压管道灌等传统节水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化节水灌溉工程,如智能化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等。但在技术设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一些先进、高效的节水技术无法达到灌溉要求和设计标准[2]。

2.1 灌溉情况复杂,总体规划设计需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推动下,地区各县市均制定了高效节水灌溉运行及管理制度,规划建设了相应节水灌溉工程,但总体灌溉水利用率仍较低,规划设计仍需进一步完善。作为技术含量较高、设计标准严格的现代化灌溉模式,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应该切合实际、科学合理、运行可靠、便于实施,但受当地行政区划、灌溉面积、作物种类、耕作模式、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影响,规划设计难度大,推广应用阻力多。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前期现场勘查过程中,受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导致灌溉流量损失严重;技术水平发展不到位,规划设计内容标准不达标,部分先进技术落实困难,从而影响灌溉技术的推广效果;在高效节水技术推广过程中,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脱节,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节水环保意识浅薄,政企宣传力度仍需加强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农民对现代化节水技术认识不足,思想守旧,观念落后,一种是“靠天吃饭”的消极灌溉思想,一种是“一条土渠一把掀,开个豁子随便浇”的大水漫灌思想,对水资源短缺这一国情认识不到位,认为“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水是用不完的”,缺乏对水资源不足的危机感,节水环保意识淡薄,导致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与此同时,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颠覆了农民传统的灌溉理念,打破了以往的农作方式,要求农民要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思维转变,但因循守旧的思想使农民心里抵触此类工程。其次政府与企业对新技术的宣传力度不够,技术知识普及成效甚微,技术信息更新传播渠道不畅通,使节水新技术无法广泛应用,加之节灌工程一次性投资大,部分农村无法负担[3]。

2.3 缺乏集约化种植管理,节水灌溉技术落实困难

系统完整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往往涉及到农业种植结构、节水灌溉设备、灌溉工作制度等很多方面,同时也需要较大规模覆盖土地,规模越大,单位建设成本和运行管理费用相对越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落实的成效也越加显著。但现实中,受到行政区划、地形条件、水源分布等方面的影响,农业用地往往难以成系统化、有规模地进行种植管理,存在着各农民用地的分布相对分散,或成片农业用地的地权由多户农民分别独立拥有等问题,制度制定有难度,灌溉协调有阻力,再加上对作物种植结构规划不到位,灌溉的水量需求和时间要求差异较大,使集约化种植管理推进缓慢,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难以落实。

2.4 后期技术服务不到位,工程效益无法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受水利工程“重建轻管”思想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生产和研发节水灌溉设备的企业,将更多精力放在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上,对节水技术应用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服务不到位。有些地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建设了节水灌溉工程,但由于技能培训工作滞后,技术骨干力量单薄,推广体系不健全,使节水灌溉工程优势不明显。部分节水技术设备的操作使用流程过于复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不能很快掌握,而后期的技术服务和运行管理不到位,使先进技术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益,造成先进设备闲置在田间地头。

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推广的措施

3.1 科学规划灌溉工程,探索综合节水灌溉模式

节水灌溉工程的高效应用离不开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实施。现代节水灌溉作为科技含量较高、规范标准严格的先进灌溉技术,其规划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目前,可供选择的节水灌溉技术种类较多,如滴灌、喷灌、渗灌、痕灌等,但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各地政府要综合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农民技术水平等因素,结合当地实际状况,科学分析研究各项社会、环境及作物指标,选用经济效益高、农民易于接受的节水灌溉技术,改良传统灌溉模式,积极推广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分组轮灌、远程控制灌溉、自适应灌溉等模式的应用,同时探索多种节水灌溉模式联合使用途径,创建符合地区农业发展的综合节水灌溉模式[4]。

3.2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培养节水环保意识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当地政府及企业首先要对农民进行专业科普,使农民认识到水资源的匮乏和危机,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节水,从而积极配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加大推广扶持力度,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增产提质,农民脱贫致富,树立典型,辐射带动,调动农民节水积极性,加速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展示节水示范基地建设成果,让农民看到节水灌溉技术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节水环保意识的形成。

3.3 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推动乡村绿色振兴发展

乡村发展离不开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河西走廊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粮食作物、蔬菜瓜果、中草药材、牛羊肉等区域农副产品极具地方特色,结合环境气候及农业种植特色,积极开发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产业,探索集约化科学农业种植模式,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具有可观赏性的产业示范园区,以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目前,河西地区各市县已建成多个现代化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张掖玉米种子、定西马铃薯、敦煌李广杏、武威葡萄酒、瓜州蜜瓜、花海辣椒、民勤草本羊肉等全国知名品牌,区域经济发展有了抓手,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3.4 大力发展“戈壁农业”,开发现代节水农业产业

河西走廊戈壁面积分布广阔,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大力发展“戈壁农业”。立足“节水、省水,高效用水”,积极实施节水工程,科学使用地表河流水,探索雨水集蓄汇流工程,高效利用冰川融水和浅层地下水,为戈壁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紧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机遇,制定和出台发展戈壁农业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助推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戈壁生态循环农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向荒漠要粮,向戈壁要地”,发挥戈壁农业“采光多、用水少、技术新、效益高”的典型特点,将设施种植、有机栽培、高效节水等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依托现代高新技术发展设施农业,为现代农业节水开辟绿色发展道路[5]。

3.5 加强节灌创新研究,形成可持续技术服务链条

受经济及环境影响,河西地区所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部分节水设备在产品质量、规格结构、使用耐久性、可靠性等方面表现欠佳。需要地区政府及企业研发和引进材料环保、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价格低廉的节水灌溉设备,以便提升推广应用价值,降低安装拆卸难度,使农民易接受、易上手。同时,企业应建立产品营销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服务机制,完善节水灌溉工程后续服务保障,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下乡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及技能培训,在作物生长及季节变化关键时间节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此提高农民专业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节水设备的调试、使用、养护等正常开展[6]。

4 结语

规划布置、宣传推广、种植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河西地区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农业生产真正实现节水增效和增收提质,是当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首要问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任重而道远,但随着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革新和节水型社会的逐渐成熟,相信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

(03)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节水灌溉
河西走廊的风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在河西走廊聆听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