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021-11-26余宏军
余宏军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0 引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汽车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人们经济收入增加,我国汽车销量连年增长,呈现出家家有车的社会局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同步发展显得格外重要。普通院校作为专业人才输出的重要部门,其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因此,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保证输出人才的质量和专业素养。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现状
1.1 课程体系结构陈旧,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
课程体系设计是学生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出现,汽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更新迭代也越来越快,汽车检测与维修作为汽车售后的服务保障,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1],而大多数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一套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学生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很难在工作中得到应用,甚至产生严重的脱节现象。此外,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也是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要避免的问题。据了解,大多数学校实行学分制,学校为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修满足够的学分,不对课程进行精确筛选,只要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均会安排学生进行学习,导致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不能充分学习专业性知识。汽车作为一项多学科协同的产物,与汽车相关的课程繁多,如果不对课程进行严格筛选,将导致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在非专业课程上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1.2 学生理论基础充实,实验实训课程环节薄弱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快捷的学生培养方式,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多学校仍采用全程在校学习的方式进行学生培养,长远来看,该方法不利于实用型人才的发展。普通院校实习实训环节的缺失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专业类实验室陈旧,实验设备缺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以汽车部件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技术,购置完整的实验器材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因此,大多数院校通过教师展示,学生观摩的形式进行专业实验,这对于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不利的;其二是由于学校外部资源有限,学生缺乏企业实习经历,不同于其他行业,汽车生产或维修企业往往能接触到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工艺,因此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实习,能保证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准确调整专业内具体的学习方向,企业实习机会的缺乏,将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接触行业内的先进技术。
2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实意义分析
“1+X”证书制度是在201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经过两年的试点可以看出该制度在创新学生培养方式促进学生就业方面的优势。
2.1 促使学校积极联系外部企业
校企合作是普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1+X”证书制度的贯彻执行,能促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积极联系,为学生提供校外企业实习实训的机会。“1+X”中的“1”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学位证明,“X”则是指由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组织负责的评价、考核后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对学校和企业双方均具有相关要求,一旦确定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均要为学生的能力培养负责,因此,“1+X”证书制度能有效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2.2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1+X”证书制度的另一个相关主体就是学生,一般的课程体系设计往往留给学生有足够的课外时间,在没有“1+X”制度的情况下,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1+X”证书制度明确了学生的毕业条件和在校期间学生可以考取的专业类技能证书清单,从而明确了学生的努力方向,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上,有助于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就业后的晋升。
2.3 拓宽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机会
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或者研究院,职业类院校在岗位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1+X”证书制度给了同等专业内的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专业类技能证书是学生某项专业技能的认证,是学生在进行应聘时能力的证明,通过“1+X”证书制度的专业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专业技能证书是学生在进行应聘时与他人竞争的有力筹码。
3 关于“1+X”证书制度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
3.1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情况来看,尽管该制度实施以来,已经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专业知识技能分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学科建设过程存在碎片化的特点,且不同学科之间割裂较为严重[2],学生在进行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学习时存在较大的跨越性,故而导致“1+X”证书制度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构建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职类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时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其次,“1+X”证书制度实现过程中运行机制不完善。学生培养资源体系建设和培养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将会直接影响“1+X”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探索科学的学生引导、教育方式一直是教育界改革的重点。同样,对于“1+X”证书制度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在面临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多维化的考核体系时,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引和学习质量的把控。
3.2 优化对策
3.2.1 创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最主要的是要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科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由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涵盖方向较多,且市场需求多样,因此,在进行学生课程体系设计时,可重点考虑建设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细分学科方向,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并将之与相关联的课程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学科方向课程体系模块,保证学生相关知识掌握的完备性。
3.2.2 创建柔性化运行机制
柔性化的运行机制能降低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工作的复杂程度,“1+X”证书制度必然会加快校企合作的进程,通过创建柔性化的制度运行机制,分散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各项信息技术不断出现,信息化办公成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首选,通过设计柔性化学生管理系统,为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创建信息沟通的平台,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很好地控制。
3.2.3 创建个性化保障体系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还要在健全学生保证体系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1+X”证书制度的实施具有持续性,建设个性化的保障体系主要是针对不同学科方向的学生建设追踪服务,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各科成绩、各项比赛的结果、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参与的项目情况,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薪资范围等,方便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后续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4 结语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我国汽车行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育模式能极大满足社会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同时也能为该专业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总体来说,该教育模式已初见成效,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积极发挥“1+X”证书制度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