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合作型”乡建思路研究——以于都寒信村艺术乡建为例
2021-11-26邓煜涵
邓煜涵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组成部分,表现为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文化价值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更加强大,对推动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更加显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根据当前我国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并深入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
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农村,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可见,建设全面文化小康必然需要研究乡村的文化与艺术。在全面推进文化小康与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将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是一个重要的乡村振兴路径。因此,本文拟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寒信村为例,探讨“艺术合作型”乡建模式的实施可能性、具体应用方法等问题。
1 “艺术合作型”乡建模式
艺术家林卓曾经对国内的艺术乡建模式进行归类,大体可分为“艺术导入型”、“艺术入驻型”与“艺术合作型”。其中,“艺术导入型”和“艺术入驻型”都是艺术家直接对乡村进行艺术改造,缺乏村民的参与,乡村似乎变成了艺术家、设计师大显身手的个人的舞台。而“艺术合作型”则是以村民为主体,艺术家为指导者,村民自己动手以艺术为载体来建设自己的家园。日本千叶大学宫崎清教授曾在日本乡村建设模式总结中提出“内生式发展”的概念,即乡村建设的构想和提案应当是由当地居民提出,而完全让非外来专家学者替他们出谋划策。这与“艺术合作型”乡建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进行“艺术合作型”乡村建设时,艺术家除了挖掘艺术素材外,还应该围绕村庄的主人——村民来展开,并同村民互动与对话,重塑和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
2 于都寒信村资源与“艺术合作”条件分析
2.1 于都县寒信村背景与资源分析
寒信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段屋乡的北大门、紧邻车溪、宽田两乡,形成于明朝洪武初年,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曾经是赣州东部六县水路航运的必经之处。全村共有10个村小组、1545人、5.1平方公里,耕地2549亩,山地4845亩,小型水库1座。其承载千年传说的历史文化古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深深吸引着每个来这的人。
寒信村生态资源丰富。寒信村自然风景优美,寒信潭旁的裸露的沙滩上共有29株近千年以上的历史古榕树群,寒信峡下的寒信潭深百丈,水底有巨大回流,生态环境良好。可见,寒信村优越的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同时,寒信村有着许多传统古建筑,如古门楼、古戏台、古接官厅、等,还有古码头遗址。大大小小的祠堂共计有16座,均为青砖、灰瓦和“穿斗式”木架结构,并饰以石雕、砖雕、木雕、彩绘等,蓄满了历史的辉煌与豪迈。其中,最宏大醒目的便是寿六公祠,其于康熙十九年改建,三进二井,雕梁画栋,为秉承先人敦亲睦族之遗训,取名“敦睦堂”。梅江从祠前环绕而过,四周龙盘虎踞,气势磅礡,为寒信人丁最旺的祠堂。寒信村的十三级半古码头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与繁荣,从古码头上岸,寒信村沿河一带形成了上街、中街、下街,店铺、旅馆林立,至今仍可见一路的卵石和断垣,其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此外,寒信村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水府庙是肖氏族人聚会的主要活动地,也是祭祀祖先的场所,水府庙会是最为隆重的民俗节日。水府庙不仅是村民与祖先、神灵联系的精神纽带,通过举办庙会还能恢复村民的人文之心和伦理精神,唤起内心深处的温暖。
综上所述,可见,于都寒信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可为艺术乡建提供条件。
2.2 寒信村“艺术合作”条件分析
寒信村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其对于客家文化与民俗传统较好的传承,这使得寒信村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具一格的特色乡村。同时,寒信村老龄人口为大多数,从村民对宗族精神和传统民俗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村民较为保守且具有较高的团体意识。因此,艺术家和其他人一味的越俎代庖必将引起村民反感与抗拒,从而导致乡村建设的失败。而通过“艺术合作型”模式进行艺术乡建,艺术家与村民平等对话共建乡村,能够使寒信村文化、生态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旅游业发展与产业转型,重构农村社会结构并带来经济效益,最终达到振兴乡村的总目标。
综上所述,“艺术合作型”乡建模式在于都寒信村具有较高的实践可能性。
3 寒信村“艺术合作型”乡建的具体思路
3.1 举办寒信村艺术节并建立艺术公社
艺术家可以以自然环境为载体,融合周边自然环境以及神话传说,发掘艺术素材,创造出与大自然共生的艺术品。以于都寒信村中的古建筑为载体,建设充满文化底蕴的艺术公社,并举办艺术节进行推广,吸引其他艺术家前来观展与创作。在此过程中,艺术家与村民沟通,能使艺术家更深刻的理解当地文化内涵和精神核心。同时,艺术家通过渲染艺术氛围,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得村民能够参与艺术活动,并与艺术家共同建设艺术公社。因艺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村民能够在活动中学习艺术的表现手法,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但未被意识到的潜在且抽象的艺术感知通过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除此之外,艺术节举办和艺术公社的建立能使参与艺术节的外来艺术家与游客和村民之间交流,带来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能,从而提高乡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道德素养。
3.2 运用新媒体为艺术乡建提供助力
对新媒体的深刻认识和利用是新时代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水府庙会是寒信村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民俗活动,祭祀活动是民间艺术家大显身手的舞台,在庙会中段,水府老爷下营时,舞台前表演天官送太子仪式,金工与信士拼轿嬉戏,敬奉温、金二神等,都离不开乡村艺术家们的精彩表现。可见,水府庙会在寒信村艺术乡建中是一个重要着力点。然而,目前并没有一个相对专业的纪录片对水府庙会的过程进行解说。因此,有必要用专业技术将庙会全程剪辑成一部易于传播的微型纪录片,最终的成果将通过媒体艺术展现出来。
同时,民间艺术家作为庙会的重要人物,艺术家十分有必要了解他们本人对于庙会文化的理解以及内心的想法。因此,在纪录片中,应当适当插入对他们采访的片段。视频的传播不仅能带来旅游资源的知名度,还能够增强寒信村当地村民主体意识,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3.3 推动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有益于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通过推动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将解决竹产品手工艺传承的问题。竹产品的数字化编织技术是先提取工艺特征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再建立数字化平台进行设计方案的物质性转化。可使得,编制竹制品的难度大大降低,竹产品的制作也将不再是篾匠的独角戏,手工艺技能也不再是制作竹产品的限制条件,竹制品的图案设计与形式设计成为了重点。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来定制出符合自己想法的产品,这能够极大提高村民手工艺制作的参与度。也正是对于产品制造过程的主宰感,有助于村民自我意识崛起,并唤起内心的人文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4 结语
“艺术合作型”乡建模式符合艺术乡建与乡村振兴的宗旨,即“为了乡村和乡民来建设乡村”。艺术作为触媒,将现代文明带进农村,现代艺术与乡村文明碰撞的最终成果也应该是村民自发选择的结果。虽然各地农村情况不同,但是通过艺术来重塑乡民主体性却是在进行艺术乡建时的一条重要原则。“艺术合作型”乡村建设也是较为科学的乡建模式,具有广泛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