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肖邦练习曲

2021-11-26

黄河之声 2021年3期
关键词:练习曲肖邦和弦

杨 晨

引 言

浪漫主义时期是欧洲史上比较重要的时期,政治、思想和文化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产生激烈的碰撞,艺术家们的创作风格也发生重要的转变。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完美的诠释了这一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其中有带着鲜明的民族特征的玛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也有世俗民间题材的圆舞曲、即兴曲等等。在这些富有特色的音乐作品体裁中,练习曲作为一种枯燥无味的音乐体裁却在肖邦的笔下焕发出了不同的光彩。在浪漫主义那样一个艺术花朵遍地盛开的时期,肖邦的作品,他的练习曲在众多作品中凸现出来是有着主观和客观因素的。他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在当时浪漫感性的主题下不仅令人耳目一新,在练习曲中加入的技术创新也加深了他作品的难度。

一、作品背景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无论在创作上或是在表演上都对当代乃至后代有很大的贡献和影响力,而这些贡献在钢琴方面尤为突出。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钢琴作品,体裁范围很广,例如民间的即兴曲或圆舞曲、风格特异的练习曲或前奏曲、有所突破的谐谑曲和叙事曲以及最具有民族特性的波罗乃兹和玛祖卡舞曲等。在最早的巴洛克时期,练习曲就作为训练手指的一种音乐体裁出现,其中巴赫写下的前奏曲与赋格就是用作键盘练习的。到后来古典时期出现了大量现在流行的练习曲,车尔尼的作品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时期的练习曲虽多,但也仅限于练习,和它的名字相对应,用来提高手指的灵活度。而在浪漫时期,肖邦和李斯特改变了这一现象,二人的练习曲均要求极高的演奏技法,其中肖邦的练习曲中还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们的练习曲开始被音乐家当作音乐会的曲目,被称作“音乐会练习曲”。练习曲开始从一个简单枯燥的基础训练体裁变为一种需要演奏者具有更高技巧、注重音色变化、思考表达情感的音乐体裁,练习曲的发展达到了史上的高峰。正是这种艺术性的创新,为后继者例如李斯特、德彪西、拉赫马尼诺夫等人练习曲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作品分析

肖邦的练习曲有三部:第一部作品是1829 年--1832年创作,1833 年正式出版的op.10,第二部作品是1834年到1836 年创作的op.25,第三部是新练习曲三首。肖邦将op.10 题献给自己的好友李斯特,表达对其尊敬以及二人友情的见证,其中包含了12 首练习曲,第三首和最后一首最为出名。op.25 是题献给李斯特的爱人达古尔伯爵夫人,同样是12 首练习曲,其中第一首、第九首和第十一首流传最广。以下从op.10 中选取两首曲子进行分析并总结。

(一)c 小调练习曲,作品10 之12

1、创作背景

《c 小调练习曲》作为作品10 中的一首,它的创作背景是在得知自己的祖国波兰被俄军侵略,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悲愤无比,把自己对祖国的思念和担忧用音符表达了出来。19 世纪初,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都被沙皇俄国侵占了。音乐家肖邦为了躲避列强的迫害,无奈之下去往法国。在1831 年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后决定返回祖国,但经过斯图加特时收到华沙沦陷的消息,他心中悲愤万分,在这种情况下肖邦写出了他的《c 小调练习曲》。

2、乐曲结构

这首练习曲是单三部曲式,分为A 段是1-28 小节,B 段是包括29-40 小节以及A’段是41-84 小节,速度是热情的快板,主体部分是复乐段构成的,第一个乐段为半终止在属和弦,第二个开放终止在降B 大调。中段开始在和声上运用了导七和弦的进行,最后回到了c 小调的属和弦做准备,尾声采用引子主题材料,最后结束。

3、音乐内涵

这首曲子的旋律情绪高亢激昂,开头是由一个铿锵有力属七和弦作引子引出之后的一连串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由高到低,由强到弱给人以流畅宏伟的感觉。在第九小节就进入了第二个部分,左手依然是流利的琶音,而右手是主旋律的八度和弦,结合中间的附点音符,使得主旋律就像军队冲锋的号角般坚定激昂。第一部分演奏之后进入第二部分的再现部分,最初的旋律音由弱到强,最后推向高潮,引出主题。这是一个开放的展开性中部,并且在不同的调上不断模进,每一句都很短,右手半音级上行进行,左手变化音分解和弦,突出了痛苦和悲愤的感情。弹奏的时候要把握好力度,逐渐推进。在第50 小节时再现了主题乐句,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在主调上加上了作为装饰的变奏,右手原本的附点奏法转变成了三连音,更给人一种坚定不移的感觉。然后到了由左手半音模进组成的较为抒情片段,这一段左手是快速的跑动,右手是和弦的交替,这时右手旋律推进速度虽慢却尤为坚定,抒发作者想要改变祖国现状的决心。一直到75 小节是经过句,这里应该弹得连贯并且具有内在的张力。在最后尾句的8 个小节极有爆发力,从高到低的旋律进行就像作者的心情,由刚知道祖国有难这个消息时的悲愤,到最后归于平静,但是最后两小节两组强有力的和弦暗示着这种平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毫无波动,虽然冷静但暗藏波涛,昭示作者对祖国的支持毫不动摇的决心。整首曲子的旋律自始至终都表达了悲愤激越的情绪,气势宏伟,含义深刻,而它的音乐形象则是通过左手流畅激越奔腾的琶音跑动和右手坚定不移的旋律相结合来展现。

4、演奏技巧

这首曲子是肖邦练习曲最著名的曲子之一,它对演奏技巧的要求也有一定的高度,首先整首曲子的左手是均匀的跑动,因此左手要注意音的速度和颗粒性,手腕放松,指法流畅,在平常的练习中可以先慢练,力求准确清晰。并且根据谱子要求,在每句的开始时应该是最强的,之后再弱下来,形成一种以点带线的听觉效果。其次右手是旋律,和弦的弹奏一定要坚定有力,尽管是和弦但是右手的旋律线条不能断,要注意附点音符前后的连贯性,曲子要弹得既流畅又连贯。在演奏的过程中对感情的把握也尤为重要,肖邦用每一个音符来表达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感,悲痛但不伤感,激烈又不聒噪,就像一个永不倒下的战士,承受着磨难但又坚定不移地守护祖国。

(二)降G 大调练习曲,作品10 之5

1、创作背景

《降G 大调练习曲》是作品10 中的第五首,由于整首曲子是在黑键上演奏出来的,又俗称“黑键练习曲”,在近几百年来,有许多演奏家在音乐会上都选择这首曲子,它虽然只有一分多的长度,但它凭借高超的演奏技巧的需求以及深刻的内涵成功俘获了人们的心,直到今天也有许多人把它当作大型比赛的参赛曲目。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同样是在19 世纪初风起云涌,波兰民族被侵略的黑暗时代,肖邦在列强侵略,民族危亡之际,连夜写下了这两组练习曲,这其中充分的融入了他对故乡被侵略的悲愤,民族未来未知的担忧以及抗争到底的乐观坚定。《降G 大调练习曲》这首曲子虽然短小,但同样符合19 世纪的艺术审美,其中浪漫主义时期的特征处处可见,侧重点则是技巧的训练,这让肖邦的两组练习曲中的样式有了丰富的变化。

2、乐曲结构

这依然是一首单三部曲式,A 段是陈述主题的乐段,B 段是开放性的中段,然后A 段是主题的再现部分,最后是尾段,整首曲子是活泼的二拍子,右手的旋律是由东方音乐的五声音阶构成的,这使得东方音乐的神秘和西方音乐的恢弘明亮结合起来,曲子听起来新颖,充满活力。

3、音乐内涵

这首曲子既不像上一首练习曲有着激烈如狂风暴雨般的情绪,也不像《E 大调练习曲》以忧伤温存为主题,而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彪罗曾说:“这是女人沙龙用的练习曲,令人感觉像是被钩住了心,又像是被盅惑着一般。”在作品的A 段右手是以流畅的跳跃16 分音符的三连音构成,要给人以活泼律动的感觉,这段的右手要求快速且准确,而左手则是坚定的和弦跳音,要弹出肯定的语气以及优美生动的旋律,给人呈现一种美好生活的画面。在23 到26 小节时右手要在两个八度之间来回跑动,像弹簧一样要准确而有弹性。接着又以快速的跑动引来整首曲子的一个小高潮,左手的低音进行就像是从远到近的雷声,而右手不断变化的起伏就像风声一般,之前的好天气突然就变得雷雨交加,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在影射祖国突然遭遇的劫难。第41 到48 小节属于经过句,其中在八度音的两端弹奏的颤音就像一连串的雨滴砸在地上的清脆的声音,弹的时候要灵动、颗粒度要好,并且整个经过句和整首曲子的旋律完美融合,顺利的把作品的发展推动到了再现部。在41 到66小节都是曲子的再现部,在一串三连音的演奏后,旋律回到了之前的开朗活泼,乐曲的发展让人感觉就好像风雨过后的幸福和宁静。左手中间有一段作为主旋律一定要突出。最后的尾段先是双手上行的三连音,冲到最高处再由八度级近下行,双手的一个波音后结束在全曲的主音上。这段尾奏短小精悍,短短几小节包括了情绪的起伏和完美收尾,给人震撼和意犹未尽的听觉效果。民族精神是这首练习曲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它告诉人们只有勇于抗争才能渡过风雨,迎来幸福生活。

4、演奏技巧

整首曲子的右手全是在黑键上演奏,就连短于其他指头的大指和小指也同样在黑键上,这不但是一种创新,同时也给作品的演奏增添了难度,因此这首曲子对右手的要求就很高,黑键的宽度连白键的一半都不到,如果触键的方法和位置不当就很容易滑到白键上去,并且要达到能够快速连贯的弹奏,中间很有可能会出现错音或者漏音,所以要想弹好这首曲子就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技法。[1]首先,演奏时要尽可能的贴键弹奏,要想演奏出快速流利的跑动音就必须控制手指抬起的幅度,只有抬得越低,所需要换指的时间就越短,每个音之间才能更连贯。其次,要注意手指的弹性。这首曲子因为跑动较多,如果不注意手指弹性,音的颗粒度,那听起来就会非常的混乱。练习时右手手腕要尽可能的放松,手指要有很强的控制力,是手指能够在键盘上轻松的移动。再次,想要弹好这首曲子练习很重要,在一开始一定要慢练,让手指习惯黑键的感觉,一点一点积累,最后有了量的增加就会有质的变化。肖邦的这首黑键练习曲在把浪漫主义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同时,融入自己特殊的个人感情。对祖国的赞美、对抗争到底的坚定以及他的英雄主义色彩都是肖练中所表达的情感。而这首曲子不但发掘出了钢琴更强的表现力,也激发了演奏者手指的潜力。

三、简述肖邦练习曲创作特点

在肖邦之前也有许多作曲家创作了练习曲,例如车尔尼、克列门蒂等。他们都是把单纯化的技术练习作为重点,中间并没有丰富的变化和深刻的含义,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就是注重个性的表达以及情感的表现,这一点,肖邦的音乐将其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上边两首肖邦著名的练习曲中就可以看出肖邦所有练习曲的创作背景都大致在1831 年前后,也就是华沙起义失败前后,波兰最动荡和最黑暗的时期,由于创作背景的影响,肖邦的练习曲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悲剧性色彩和戏剧冲突。肖邦的练习曲从音乐织体上看就是伴奏和变化的旋律,这种旋律大多和波兰--肖邦的祖国有关,他善于从波兰的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把许多民间歌舞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2]肖邦的练习曲大多都是具有深刻而恢弘的英雄气概,在古典时期对高超技巧要求的基础上融入了独具特色的和声织体使之具有优美动人的旋律和丰富深刻的内涵,把原本“上不了台面”的练习曲推向了更大的舞台。而他对伴奏音型也极为重视,右手是旋律,左手常常是分解和弦,在踏板的帮助下刻画作品的和声背景,这一模式是肖邦沿袭了菲尔德的“夜曲”型织体。肖邦练习曲旋律的变化音也非常具有个人色彩,他的装饰音大多快速且激动,往往以丰富的经过音出现,使他的旋律更加激情多变。从钢琴织体上看,肖邦善于将琶音从键盘的这一端跨到那一端,用此来形成高低起伏的对比。在演奏技法上,因为需要大量的跑动,清晰的、连贯的、颗粒性较强的演奏方式就非常重要,经常需要慢练,手指贴键,在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一点点加速。在情感表达上,肖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作品和祖国的现状、民族的命运是分不开的,他自己曾说过:“我愿意高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感情所激发的声音,使我们的作品——至少我的作品的一部分——能够成为战歌。”[3]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他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因此他的作品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在民族危亡面前唱响了一首首慷慨激昂、永不认输的战歌,把他爱国的热情和国家危亡的悲愤以及抗争到底的决心充分展现出来。

结 语

肖邦作为一位优秀的民族主义音乐家,他的作品中无论是传统的奏鸣曲、圆舞曲、还是练习曲都时刻表达着他的爱国精神和忧国心情。他的很多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既继承了古典时期音乐的精致典雅,又开创了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由奔放,肖邦两部练习曲作品集中每首曲子各有各的特色,或重情感、或重技巧、或忧伤温存、或愤怒磅礴,但肖邦创作的基础和本心始终不变,他突破古典主义时期的束缚,运用大量灵活的训练技巧,秉着热爱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成功的把练习曲的形式和他个人热烈细腻的情感相融合,使练习曲成为一种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音乐体裁,极大地推动了练习曲的发展。肖邦不仅在练习曲方面有显著的功绩,而且对整个欧洲音乐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练习曲肖邦和弦
“钢琴诗人”肖邦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浅谈十九世纪小提琴练习曲的发展与分类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简析莫什科夫斯基15首钢琴技巧练习曲部分作品
浅探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