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贯穿红色经典音乐的探索研究
2021-11-26唐嘉凌辽东学院
□ 唐嘉凌 辽东学院
红色音乐,顾名思义就是反映相关革命内容的音乐。将红色文化尤其是红色音乐融入教学,是近些年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2010—2011 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中批准确定了十个“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如“沈阳音乐学院”“井冈山大学”等。这十所大学都在弘扬区域红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致力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为红色文化的发展及相关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和模范表率作用。
一、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融入红色经典音乐的意义
(一)加强德育教育
红色经典音乐的内容,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其中包含对侵略者的痛斥、愤恨和对遭遇苦难人民的同情和怜悯[1]。如《英雄赞歌》《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通过对人民领袖的讴歌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展示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逐步拥有了幸福和安康的生活。如《歌唱祖国》《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爱你,中国》《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歌曲。
这些作品是中国从衰败走向复兴、从贫穷走向富强的最好见证。在高校教学中,教师让大学生经常欣赏这样的音乐,有利于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勤劳奋进、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未来个人发展和思想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幼儿教师的职业对象主要是3~6 岁的儿童,由于这一群体的年龄尚小,他们不具备清晰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此时,幼儿教师的素质和情操就显得格外重要。幼儿教师可将自己的高尚道德和优秀品质,通过交流传递给幼儿,使幼儿从小就生活在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环境中,这对他们人生性格的塑造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2]。
(二)提升智育水平
何为智育?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智育并不等同于智力或智商,智育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对个人而言,智育对个体的生活、学习、情操等都有重要意义;对社会而言,智育是加快生产劳作、提升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
智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包括教师、家长、领导等。智育的施教环境比较宽泛,如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但综合科学性、规范性和持续性等多种因素考虑,教师在学校进行智育教育的比重更大一些,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或者对预期结果有着何种教育目标和理想定位,都对学生群体有一定的影响。
红色经典音乐是对历史的提炼,是革命精神的浓缩,是经过作曲家深思熟虑,又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复流传与推广后,保留下来的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红色音乐的融入,可以弥补单纯思政类课程的枯燥与乏味,教师有选择、有目的地安排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逐渐对红色音乐及相关授课内容产生深刻印象,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三)培养美育能力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优越性不言而喻。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内涵、严谨的结构,传达着积极的精神和力量,并能激发人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学前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人生的“三观”发展和塑造的重要时期,多听这些积极音乐,能够加强对高尚情操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建设。此外,由于音乐不具有画面性和表现性等特点,很多内容的展开都源于听者的生活实践和想象空间,这无疑启发了幼儿教师在未来工作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对今后开展教学很有益处。
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贯穿红色经典音乐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如入园难、师资培养、教学质量等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2010—2011 年间,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中批准确定了十个“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这些学校以区域红色文化为核心,收集整理红色历史,并创作、改编了大量红色音乐作品,一大批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被陆续搬上舞台,传播开来。
学前教育是高校教育专业的一个分支,当下全国高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感召下,逐渐加强对红色文化领域的探讨和学习。一方面,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另一方面,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教育教学也在逐渐摸索和火热开展的过程中。例如,在英语、中文、音乐、思政等相关科目的教学中贯穿红色文化,在教室墙壁、走廊等公共场所张贴有教育意义的音乐画报和励志语录等。可以说,为了加强红色教育,学校上下在积极行动,争取让红色的、历史的、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从各个方面去影响、熏陶学生[4]。
三、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贯穿红色经典音乐的改革策略
随着思政教育的全面推进,很多学校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虽然以“十个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学校在很多方面做出了优秀的表率,但综合考量,其他很多学校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教学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加强对地方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学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从古至今,我们经历了无数战争和革命,才取得了今天的胜利。近些年,随着红色文化、旅游的推广,很多历史足迹和爱国教育被再次提及。现在很多大学生都经历着离家求学的过程,教师引导他们对学校周边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解,变书本学习为实践考察,这不仅是对地方文化的宣传,同时还会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它以延安抗战为创作源头,秉承鲁艺精神,谱写了很多经典作品。井冈山大学以井冈山、长征、延安等为红色艺术资源,创作了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等典型作品。河北师范大学结合一二·九浴血奋战的涉县、狼牙山、白洋淀等红色历史来开展活动。
学前专业的学生通过游览,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对幸福的感悟,在工作中很自然地将这些知识与情感传递给幼儿,从小培养幼儿团结友爱、吃苦耐劳、文明礼貌、爱国爱家等精神品质。
(二)编写红色经典教材,调整课程设置,让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想让红色音乐融入教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出版教材,学前专业的课程可以笼统地分成技能与理论两种,技能课程是传递红色音乐最好的方式。例如,在钢琴、舞蹈、声乐课程中,编写适合幼儿的教学书籍。钢琴曲《红头绳》《浏阳河》《沂蒙山小调》等,声乐作品《东方红》《春天的故事》《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作品都可以收录其中。
幼儿教师是启蒙教育的使者,在理论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教授给他们必要的专业知识,同时在课程设计方面,还应加入相关的红色教育,以便于他们在工作中可以讲励志故事、树模范人物、传递正能量,从而培养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开展研讨活动,加强学术交流
红色文化教育是一个有深度、有广度并且要一直持续研究的课题。将音乐融入红色教育中,不仅能加大政治教育的力度,还能起到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作用,二者的合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红色音乐的普及和推广比较灵活,它可以与任何科目进行结合,比重和研究范围可大可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相关的思想内容,讲到具体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相关的电影和音乐片段,甚至学唱几句歌曲,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内容的深刻记忆,还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活跃课堂氛围。
(四)组织相关演出,拓展推广活动
目前,各个高校对红色文化的推广以合唱、演讲、演出为主要形式。这些形式具有参与性强、受众面广、群体效应好的特点,很值得继续推广。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拓展宣传形式,如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巧妙选择宣传场所,用一些细节行为,加大红色文化的普及力度。如在教室、走廊、食堂等场所做一些引导,加大红色符号、红色标语、红色图片的传播力度。
结 语
总之,红色音乐与教学结合,是一个长久的研究项目和教学内容,我们应孜孜不倦地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赋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红色精神和力量,其实就是为祖国的明天播撒更多的种子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