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动散条件下战区直属部队建设质量效益的思考

2021-11-26严伟龙

政工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官兵部队人员

严伟龙

随着部队编制结构的深层调整、使命任务的拓展深化,部队离开营区开展训练时间延长,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机会增多,日常工作任务节奏不断加快,加之战区直属部队任务类型多、岗位分布散、人员随时动等特点,给部队日常建设和管理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当前战区直属部队动散状态的特点规律

动中抓建、散中抓建,是部队建设实践中对动态、分散条件下抓好经常性工作的概括。所谓“动”,即人员在外执勤、出差休假、学习培训等;所谓“散”,即营区分布散、工作岗位散、人员居住散,是相对静态集中的另一种状态。

(一)战区直属部队动散状态的主要特征。一是分布点位杂。战区直属部队虽然员额少,但驻地点多面广,部队动在日常、人员散在各处,一个营区多个单位、一个单位多个营区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值守勤务重。战区值班执勤类别杂、人员多、任务重、时间长,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常态化运转,值班人员轮岗流动,还要做好随时出动遂行多样任务准备。三是单独执勤多。受工作特点、任务性质影响,诸多工作岗位呈现独立化执勤特点,教育管理全覆盖难度较大,部分人员工作在管理权责“结合部”,日常管理以自觉自律和检查督导为主,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四是工作节奏快。现行编制相比过去人员大幅减少,但职能更多、工作更忙、标准更高,特别是战区直属部队作为保障战区高效运转后台力量,需要更加精准提供辅助决策保障,官兵工作节奏明显加快。

(二)动散状态给部队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带来的挑战。一是人员思想难掌控。动散条件下任务转换快、情况变化快,官兵思想起伏大、易活跃、难把握,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严峻,社情民情复杂,现实考验更加直接;与外界接触频繁,对地方依赖性大,影响渗透更加广泛;部队工作任务重、节奏快、要求高,缺少释放空间,容易产生厌倦、烦躁等情绪,身心压力不断增大;个人现实问题增多,思想情绪更加活跃。二是组织功能难发挥。动散条件下部队分散部署,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经常以班排为单位甚至单独执行任务,制度难坚持、人员难集中、时间难统一、内容难落实、效果难保证的矛盾较为突出,有时往往流于形式、走了过场。集体领导难实施,基层党组织经常连会都开不起来,甚至出现以政代党现象,各类组织往往由人员多职兼任,部分人员长期不在位,导致组织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自建能力难提高,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入伍就当干部、刚转正就进支委、没两年就当书记,阅历浅、经验缺的现象比较突出,处理党内事务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整体偏弱。三是质量效果难保证。动散条件下的检查监督手段相对单一,单独执勤、专项任务、勤务保障等独立性强岗位以及小散远单位官兵,如果自觉自律不够、原则性战斗性不强,各项规章制度就易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易造成管理时紧时松、质量效果打折扣现象。四是安全稳定难托底。动散条件下安全预防的“盲区”和“漏洞”相对较多,发生事故案件概率相应增多。部队点多线长面广,少数官兵思想易放松、作风易松散,导致各种安全隐患增多、矛盾凸显、风险加大,加之动态活动频繁、人员流动强、车辆动用多、保密要求严,经常性工作难以有效落实,部队跟进管控比较困难,极易造成一边出成绩、一边出问题的“两头冒尖”现象。

二、抓实动散条件下战区直属部队建设的几点举措

动散条件下必须把落实基本制度作为关键抓手和重要保证,紧贴部队实际,丰富思路办法,把安全预防工作融入指挥活动之中,加强科学指导和分类帮带,狠抓制度落实与动中任务完成互促双赢,推动部队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一)针对思想多变、及时掌控难的实际,着力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益鲜活性上下功夫。一是前移关口的“前置式”教育。一方面,要利用动员部署、任务转场、人员编组等有利时机,把集中教育前推,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拉起警戒线,筑起防火墙;另一方面,要借鉴类似任务类似情况的经验做法,把握官兵思想变化的普遍性规律,开展思想形势分析,提前谋划教育内容,有针对性打好“预防针”。二是紧跟任务的“伴随式”教育。坚持教育跟着任务走,注重将教育嵌入任务中,让广大官兵感受到组织无所不在。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为官兵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大力宣扬矢志强军、精武强能的官兵典型事迹,广泛开展“新时代军人样子”大讨论,在树典型、学典型中点燃争先创优热情。三是适时植入的“随机式”教育。动态分散中随机情况多、任务连续性强,难以保证整块教育时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育局限大、实现难。针对倾向性思想、阶段性特点、突发性情况,坚持一事一教、一人一教,因地制宜、随机施教。善于运用远程网络直播、多媒体终端、云存储下载等信息化手段,推进“微课堂、微论坛、微视频”,利用检查调研、工作间隙、机动途中、集合讲话等零散时机,想方设法把教育送到官兵身边。四是形式多样的“开放式”教育。动态分散条件下官兵接触面发生变化,相对静态集中而言,教育开放性更强、融合性更高。利用官兵身处的新环境,注重互动启发,采取论坛讨论、现场问答、热点评析等方式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在辨析交流、互帮互助中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提高。

(二)针对驻地分散、全员落实难的实际,着力在增强落实制度自觉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一是破除认识误区,确立依法抓的理念。针对少数官兵在看待制度落实上存在“营区内外两回事、点多人散困难多”等模糊认识,经常性组织学习条令条例和《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有关规定,召开“动中建”研讨交流会,安排领导授课辅导,开设网上论坛在线交流,广泛开展“动静对比找差距,析事明理讲法规”讨论活动等,搞好教育引导,树立依法从严治军思想,坚持按《纲要》抓建设、按条令抓管理,坚持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二是强化职责分工,浓厚人人抓的氛围。要坚持层级管理,研究细化涵盖“队部、营(室)、连(分队)、排、班”五级动中落实各项制度的具体职责,责任到点、具体到人。三是构建工作网络,形成联动抓的体系。针对重大演训活动期间各个点位人员不均等实际,把网络节点延伸到每个角落、部位。通过建立“日报告、周通报”的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动中制度落实存在的矛盾困难。现有条件成熟的,还可依托完善信息系统,建立多维监控,实现局部性智慧军营,达到动中执勤训练、日常管理可视化。

(三)针对条件受限、标准把控难的实际,着力在探索实践中丰富制度落实的思路办法。一是不随意取舍,老老实实照着办。执行动中任务期间,利用专项整顿、政治教育、行政例会等时机,反复讲清落实制度只有强制性没有选择性的道理,使官兵自觉做到不管任务多急、难度多大,都严格执行不随意搞变通;通过将硬性规定统一制作成匾牌、打印成图表,竖立在训练场、车场和宿营点主要道口,让大家时时处处看得到、条条对照抓落实;针对动中经常性工作落实上容易出现漏项问题,制定流程图,明确每项工作内容、时限、标准和责任人,确保条理清晰。二是不降低标准,规范细致做到位。可根据任务特点和环境条件,采取召开示范会、观摩会等形式,对动中政治教育、组织生活、枪弹日常管控、车辆维护保养等日常工作,从“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抓到什么程度”等方面进行不断的规范统一。三是不墨守成规,创新方法灵活抓。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时间上善于“挤”,内容上注重“精”,方法上力求“活”,时效上强调“快”,作风上突出“实”。对内容上有要求但时间安排冲突较大的,按照“可串不可占,可合不可减”原则进行统筹安排;对标准上有明确但方法步骤可以灵活实施的,按照“形式放开、结果问效”原则交由班排组织。如此等等,进而使法规制度落实与各项保障任务协调推进、相互促进。

(四)针对任务多样、全程坚持难的实际,着力在跟进督导中提高自主抓建的质量效益。一是严查细纠,反复抓建促常态。建立机关专抓组、职能检查组、随机督导组、营连自查组“四位一体”督导检查模式,坚持每日逐片逐点对落实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利用交班会进行通报讲评。建立上下联动、群策群防的监督机制,发动基层官兵积极参与监督,采取填写意见卡等形式,征集对落实制度情况的意见建议,对落实制度中易出现反复的问题始终盯住不放,不见成效不撒手。二是全程指导,深入一线搞帮带。始终贯彻“部队分散,但帮带精力不能分散;难度加大,但帮带力度不能弱化”思路,由领导分片包干,抽调机关精干人员逐个单位、逐个点位结成帮带对子。通过扎扎实实地帮带,帮助基层在落实法规制度中正规动中建秩序,抬高建设起点。三是科学考评,严明奖惩树导向。坚持“目标引领”和“问责驱动”。把动散条件下履行职责、落实制度作为考察干部、选晋军士、奖优罚劣重要尺度,结合日常工作和演训保障,随机开展组织讲评、个人自评、群众测评、官兵点评“四评”活动,对干部骨干落实基本制度进行量化考评,把训练、教育、管理等制度量化为评分点,纳入“双争”活动。对组织严密、落实较好,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鼓励和表彰,对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严肃查处,切实树立鲜明导向。

猜你喜欢

官兵部队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老部队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