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湮没的帝都与大明的兴亡

2021-11-26杨宏雨

关键词:中都凤阳明王朝

杨宏雨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是当代文史学者潘大明先生近期面世的一本大著。出版之后,潘先生笑言:“这是大明说大明!”的确,明中都的崛起与湮没,实为大明王朝兴亡的预演。这是该书思考、讨论的一个重点。

一、皇权的逻辑与中都的兴建

明朝的都城不止一个,与上都北京和下都南京相比,坐落在凤阳的明中都,知晓的人寥寥无几。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次年决定在自己的家乡凤阳这个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方营建中都。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朱元璋当了皇帝,想振兴家乡。在家乡营建帝都,既能答谢当年照拂自己的亲戚、邻里,又可以借机衣锦还乡,一举两得。潘大明先生认为这一想法之错在于以今人的思维去揣度古人的心理,以庶人的见识去理解帝王的思想,“乡情与虚荣能左右朱元璋的抉择吗?若止于此,显然低估了这位帝王的智商。”[1](P53)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应该晓得“沐猴而冠”这个成语当初是对项羽富贵还乡的讥讽。退一步说,即使朱元璋真不知道这个故事,他的幕僚也不是酒囊饭袋,难道没有一个懂得的吗?因而中都的兴建不是出于虚荣心,其背后必然有皇权的逻辑作支撑。

皇权的逻辑首先是君权神授的迷信。君权神授在古代中国是获得大众普遍认同的政治信仰。从夏朝开始,没有哪一朝的开国故事不带着神迹的传奇,诸如“玄鸟生商”、“凤鸣岐山”、“赤帝子斩白蛇”等。这些传奇经过一代代的添加敷衍,更加丰满,让人深信不疑。朱元璋曾是一个食不果腹、四处云游乞讨的和尚,他在掷珓占卜得上上签后参加了红巾军,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居然成了一代开国君主!从社会底层到王朝制高点,梦幻般的人生转折使他相信自己就是那个被神选中的真命天子。于是“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其母“梦神馈药如丸,烨烨有光”等故事就浮现出来了。这些故事大多是他人为了讨好朱元璋而编,但正合帝王心思,无论朱元璋内心是否真信,他的皇权需要这些传奇来获取和提升正当性。

皇权的逻辑还包含了万世永传的迷梦。以天下为家业,这是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重要特征。几乎每一个开国的君主,都想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让自己依靠无数人的头颅和鲜血夺得的江山能传至子孙万代。朱元璋也不例外。这个识字不多的和尚称帝以后,经常思考的就是如何巩固政权,让朱家的子孙永葆这份家业。中都的兴建,就是朱元璋这一思想的产物。

迷信迷信,越迷越信,越信越迷。朱元璋在南京登基,但南京并不是他理想的国都。除了因为南京地势上“无险可守”,且“偏于东南,与中原地区相距遥远”外,更让他焦虑不安的是,从前定都南京的六七个朝代“国运都不长久”,“与他试图实现的万世朱氏江山相悖”。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龙兴之地凤阳。凤阳有山“势如凤凰,斯飞鸣而朝阳”,在地理上“前江后淮,以险可守,以水可漕”,具备“背山面水,居中天下,便于控制国家的自然条件”。[1](P52-53)为了朱姓江山永固永昌,朱元璋决意在此建造中都。

二、皇权的煊赫与中都的堂皇

皇权是一种高度的集权,具有无限无上的特征。君主“尊无上矣”(《荀子·正论》),独占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六合之内的一切都是君主的私有财产,可以由他随意处置。尽管凤阳并不具备作为都城的经济能力,但这难不倒朱元璋,他可以用至尊的皇权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洪武三年,明中都的营造工作正式开始。来自全国的工匠、民夫、移民、罪犯、士兵云集凤阳,一时间此地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为了营建中都,明朝政府在凤阳周围构建窑场,烧制城砖、瓦当,并从全国各地征调各种石料、建材。凤阳周围缺少珍贵的楠木,就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调运。“由于运输营建的木料十分巨大,所以陆运时要装在特制的三十二轮大车上,二百人才能拉得动。”大木太重,木轮易碎,不得不在木轮上“兜一个铁圈”,但带铁圈的木轮在石路上滚动时,又因摩擦“火星直冒”,走不了多远就得更换铁圈。结果“一辆拉大木的车,除用两百人拉拽外,还要有两百人肩扛铁圈跟着走,不时停下来换圈修车,一天才能走十里地。”[1](P121)据当代学者的计算,为了营建中都,大明王朝每年动用的劳动力在100至150万人之间。[2](P168)

举全国之力,六年后,一座气势宏伟的都城在凤阳拔地而起。据《明史》记载,中都的外城,有九门,“周五十里四百四十三步(29.51千米)”。城内有“街二十四条,坊一百零四条”,以及“三市、四营、二关厢、十八水关”。从残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时营建的中都皇城,周长3.6千米,占地85万平方米,比北京的故宫大出1.2万平方米。中都皇城的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宣武门的基部须弥座上,都有大量精美的浮雕,而“南京和北京的故宫午门基部须弥座上,仅嵌有少量花饰”。一些现代学者、专家通过对遗址的考察,得出结论说:凤阳的明中都堪称“东方巴比伦”,是在“总结两千多年来我国都城建筑经验之大成”的基础上,“悉心营建的一座最为豪华侈丽的都城”。[3](P111)这些看得见的事实无疑证明了煊赫的皇权无所不能、无往不利。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助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了阿房宫昔日的辉煌,道出了秦王的骄奢淫逸。今天,从田野中捡一块记载当年历史的瓦当碎片,踏着明中都的断壁残垣,站到残存的皇城建筑上,登高远眺,不难想象当年中都的恢弘气势。“虎踞龙盘圣祖乡,金城玉垒动秋芳。芙蓉池苑风光转,榆柳宫墙露气凉。仙掌承来云汉润,玉沟流出广寒香。镐京北望三千里,天地皇明社稷长。”明景泰年间凤阳府临淮儒学训导沈镠虽无杜牧的才情,但从他游中都后留下的这首赞诗中,我们仍能感受到朱元璋这一大手笔的堂皇与侈丽。

三、皇权的悖论与中都的湮没

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理论包含了不少显而易见的悖论。

一是作民父母与家天下的矛盾。中国历代帝王都认同“王者以天下为家”[4](P36)的理念,皇帝是君父,是民之父母。但是皇位,除了与皇帝有血缘关系的子孙可以继承外,皇帝民间的“子民们”是不能奢望的。一旦动了念头,或者让人觉得你有窥视宝座的可能和野心,那么等待你的就是杀身灭门之祸。

二是对臣民“忠”的要求与“顺”的规范之间的矛盾。《说文解字》对“臣”字的解释是“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在君为臣纲、君尊臣卑的政治文化中,恭顺、服从是臣民基本规范。与此同时,中国政治文化又要求臣子“忠”。这个“忠”不是对君主个人尽忠,而是要为王朝的千秋大业着想,能“直言极谏”以矫君之过。“正谏死节,臣下之则也”(《管子·形势解》)。为了江山社稷,忠臣不能屈从君主的权威,要勇于做“诤臣”、“拂臣”。“忠”与“顺”的矛盾之下,敢于直言进谏的臣下到底属于乱臣贼子还是忠良诤臣,全在皇帝一念之间。

这两个明显的悖论,正是崛起的中都走向湮灭的原因。

从第一点看,朱元璋需要人帮他打江山,却不愿跟他人共享江山。中都兴建之初,明王朝的战事尚未结束,朱元璋想的是“笼络同为故乡人的淮西功臣,滞留公侯在身边,便于监视和管理,以图政权的长久稳固”。几年之后,坐稳了江山的朱元璋不仅“不需要过分依赖淮西集团”,而且此时李善长、徐达等人已经变得“专横跋扈,不可一世”,如果再以凤阳为首都,“长期处于弱势的江南文人集团举家北迁,与具有地域优势的淮西集团朝夕相处,必然加深固有的矛盾”。[1](P140)为了平衡不同的政治势力,维护朱明王朝的政治稳定,即将大功告成的中都被紧急叫停。沾满黎民血泪的中都,其兴废浮沉都是出于帝王永传江山的考量,丝毫不涉及百姓的苦乐。

从第二点看,朱元璋是个极端的皇权主义者。他识字不多,又刚愎自用,把君主应乾纲独断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在计划修建中都时,深谙风水的刘基以“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进行劝谏,不少大臣也认为凤阳“地势平旷,无险可守”,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但朱元璋大手一挥,决意兴建中都。作为臣子,刘基等人也只能抱着“谏而不争”的态度,以免获罪。

朱元璋最终醒悟过来,凤阳虽是龙兴之地,但不宜为都。“没有高山屏障的凤阳,地形具有军事上的不利因素,而且交通不便,资源贫乏,要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控制全国,存在诸多不利因素。”[1](P137)1375年,就在快要竣工之际,朱元璋出人意料地罢建明中都。此后,城里的部分建筑变成了看管皇族罪犯的豪华监狱,相当于后来清朝的宗人府。

为什么大明王朝花六年时间、动用全国人力物力营建的中都,最终成了一个巨大的烂尾工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合理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兴建之前没有通过可行性论证,叫停之后也没有研讨过如何统筹整改、开发利用。独裁,造就了堂皇的中都,又湮灭了帝都,是造成凤阳历史上这一幕荒诞剧的总根源。

大明王朝有合法性吗?这是书中多次讨论的问题。合法性是一个现代术语,是对英文Legitimacy的翻译,是正当性和正义性的意思。严格来讲,用一个现代术语去讨论古代王朝政权并不合适。潘先生深谙这一点,所以在和相关学者讨论时,多次认为应该用合理性而不是合法性来讨论朱明政权。大明王朝有合理性吗?有一点,但不多,这一点就是中国传统的打江山——坐江山——传江山的逻辑。黄宗羲在《原君》中曾深刻地揭示过这一逻辑背后的血腥、惨酷与荒谬。“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5](P2)因此,任何专制皇权都不具有合法性。朱元璋曾迎小明王韩林儿之驾,奉其“龙凤”正朔,后来派人杀之,不可谓忠;罗织罪名、滥杀功臣,制造胡惟庸、蓝玉等案,致使开国元勋大多死于非命,不可谓义;大兴文字狱,导致读书人唯唯诺诺,奴性十足,不可谓智;为了一家之私,劳民伤财,修建中都,不可谓仁……凡此种种,不仅不符合以正义与正当为核心的合法性,而且有悖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一定要说符合什么理的话,那就是君主一人独尊、决事独裁之理。

朱元璋靠专制皇权打造出一个明中都,又因独裁导致了它的湮灭。同样,他把秦汉以来皇权主义的糟粕发挥到极致,造成了一个所谓“治隆唐宋”的专制帝国,但这个帝国除了走向王朝政治的死胡同外,别无其他出路。从世界范围看,朱明王朝建立之时正是欧洲进入文艺复兴,逐步走出中世纪的时代。明不明、清不清,明清两代的统治者除了把中国传统的专制主义推向了巅峰,造成了中华文明的停滞与淤塞外,无可圈点。

《湮灭的帝都》出版之际,适逢电视剧《大秦赋》热播。虽然该剧的立场、观点受到部分学者的猛烈抨击,但追捧者仍如过江之鲫,这说明皇权文化并没有随着共和政治的建立在中华大地消逝。潘大明先生此书通过闲适的语言、睿智的对话、深刻的思考,道出了皇权主义的局限与问题。希望随着该书的出版、传播,警醒越来越多的人,让中华民族能在自由、民主、法治的大道上走得更顺畅一些。

猜你喜欢

中都凤阳明王朝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粮食仓容布点规划编制探索
见证改革开放成果,探究凤阳农业产业变化
旧凤阳花鼓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趣味数独
趣味数独
Playing with /ju?/
Anyone Seen the Son of HEAVEN?
明杂剧风格论
“给僧道度牒”与“命道篆司造周知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