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综合性大学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

2021-11-26唐启群胡惠菊崔艳萍

关键词:护理学基层护理

唐启群,胡惠菊,韩 静,崔艳萍,成 杰

(1.华北理工大学 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截至2019年底,我国每千名人口注册护士数量达3人,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2030年实现每千名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1]。此外,为了实现纲要中全民健康的目标和应对频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国家对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视,但传统的护理教育体制弊端日渐凸显,难以适应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我国综合性大学护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加快护理教育的发展,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护理专业办学呈现出由医学院校或职业学校并入综合性大学的趋势,为护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和机遇。而综合性大学中护理学教育的发展往往受到管理制度、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因素影响,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综合大学护理教育和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综合性大学护理学专业招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招生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提高综合性大学护理专业的办学质量,培养优秀护理人才,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正视管理体制、学生培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管理体制

尽管护理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凭借着综合性大学学科多而全的优势在办学规模适度增长和加快人文课程融合等方面有了明显突破,但是多数大学的集权管理制仍极大地削弱了护理学院的管理职能,加之护理学在综合大学中属于弱势学科,其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了社会及家长认可度低、教学特色不突出、与其他院校合作契合点定位不准等方面的问题。也有部分综合性大学将护理专业并入医学院或医学中心并给予医学教育部门部分管理职能,虽然体现了集权和分权管理的结合,加大了医学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但遇到棘手的问题,又会出现医学部内部责任推诿,从而阻碍了护理学教育的发展。此外,附属医院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学院并入综合性大学后,其管理权多数由护理学院转到了大学,导致护理学院与附属医院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不畅通,交流成本增加,校内理论教学与临床科研实践的协调难度提高。

(二)人才培养

护理人才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质量与护理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密切相关。因此,为增加护理人才培养数量,在“十三五”期间,各高校先后增加了护理专业的招收规模。学生人数的剧增引发了教学任务繁重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使得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其次,由于我国各高校的教学标准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划制定,护理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缺乏特异性和创新性,导致护理人才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个性化,护理领域很难实现创新性突破。各高校护理学专业虽然放松了招生的要求,普遍采用文理兼收模式,但由于护理职业社会认同度低等原因,仍有近70%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并非自愿选择护理学,而是被调剂到护理专业者居多,从而导致护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因此每年转出护理学专业的优秀学生不在少数,导致了优秀生源的大量流失[2],无形增加了培养优秀护理专业人才的不确定性。

(三)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高水平高质量护理人才的基础。但我国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全面。常规的课程结构难以体现出护理专业的特点,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2]。另外,护理学课程很少涉及全球健康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全球健康意识的发展和视野的拓宽。且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分布不均衡,医学基础课程、伦理学、心理学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养还不够,影响护生的临床服务思维和质量。专业课课间见习少、创新创业训练不足和毕业实习环节安排不合理等,不利于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

(四)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逐渐被取代。如果有高校坚持固执己见,不改革创新,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那么将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求[2]。另外,在综合大学的集中管理下,各学院学科之间交流受到制约,致使彼此的交叉融合难以达到预期目的[3]。作为课堂教学有力补充的第二课堂活动被忽略,缺乏课外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评价系统

护理教育质量评价是护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护理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首先,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评价仍采用医学教育评价标准,难以凸显护理专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不同院校的评估体系标准依照本校实际情况自行设置,标准差异大,缺乏可比性[4]。其次,护理评价体系的内容比较陈旧单一,缺乏创新性[5]。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内涵解读不明确,指标权重的确定上主观性较强[4]。最后,国内护理评价方式主要为终结性评价,缺乏形成性评价,评价结果片面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评价机制,忽略了被评学生的自身体验,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5]。

(六)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多数高校没有实现非专任教师与专任教师的共同发展,也并未将非专任教师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且其与专任教师的合作交流也不够密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由于学校专职教师多年来注重课堂脱离临床实践,导致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相脱节,只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提高,忽略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等其它能力的培养。且实训课程缺乏生动性和互动性,对案例库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内容不够丰富,不利于护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七)护理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愿不强

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卫生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纲要中提到的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但目前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基层就业观处在一个相对消极的被动局面。调查发现,在有关大学生就业地点的选择中,选择农村的只有6.8%[6]。而每年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人数只有不到10%[7]。可见目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识并不强,缺乏奉献基层、扎根基层的就业观念和服务意识。学生本身社会实践经验和阅历较为浅显,而高校针对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引导力度不足,缺乏对于基层就业政策的广泛宣传、认真解读和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对基层就业相关政策了解不充分,从而不愿到基层就业。

(八)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护理研究生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各方面的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招收研究生对象和要求不严格不规范[8]。其次,硕士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突出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且护理院校师资队伍的力量也相对薄弱,能自己独立开设的专业课程数量有限,无法凸显其研究方向的专业性[9]。最后,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向泛而不精,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形成规范完整的专业研究方向体系[9]。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同样存在不足,比如基础理论及方法类课程较少,博士教育师资更为匮乏,学位论文缺乏“原创性”与“独立性”等,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博士论文偏少[10]。

二、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

(一)完善和理顺管理机制

尊重综合大学的整体性和护理教育的特殊性,在确保大学集中管理权的同时,给予护理学院人才培养自主权。为提高护理学院的教育水平和办事效率,可设置独立的护理学管理部门,根据护理学的特殊性组织教学和实践,协调护理学院与附属医院以及其他学院之间的交流并促进院系之间的合作,推进多学科协调发展。

(二)优化课程设置

1.增设人文课程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提出必须开设护理学人文社会课程的要求,并明确了人文教育的目标。为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应增设人文护理课程、开展人文讲座,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融入护理教育中,帮助学生认识人文、感受人文、接受人文。开展叙事医学教育,护生通过写临床实践日记、分享临床故事、情景再现等方式,反思自己的所做所言,所思所想。护理学院也可引进一些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病患的设备,如老龄化体验套装,帮助学生体验老年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无助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共情性,提高人文关怀能力。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从2019年底的数据来看,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2.53亿,但养老服务人员总数不足60万[11-12]。且在近年来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中,护士作为医疗救援的主力军发挥了重大作用,充足的医疗应急救援人才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降低社会和经济损失的重要保障。因此可根据岗位需求调整护理专业课程安排或设置二级学科,积极培养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灾难护理、重大传染病护理等专科人才。另外,应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循证护理、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自主性和评判性思维,如在学院设置实训中心,学习理论知识后,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病例分析,做出护理方案并使用模拟病人进行实践操作等。

3.强化各部门联动人才培养优势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护理学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与其他学院合作开设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实现学科间的资源整合并建立教学资源库。聘请医院一线优秀护理人员到学院授课,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实现医护教联合教学。与国内外院校合作构建线上优质共享课程体系。与医疗器械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入先进的实验用品和仪器设备并定期报修、申购、更换,以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推广“2+2”教学模式,使学生提早接触临床工作环境,增加阶段实习和课间见习,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无缝衔接。俗话说“久病成医”,因此也可以邀请适合的患者参与护理教育环节,与学生分享疾病发展和接受治疗护理的过程,指导学生的健康评估实践和护患交流方式,加深学生对疾病的了解,提高护患沟通能力。此外还可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开设并发展创新性实验项目、“互联网+”等科研项目。

(三)促进课堂形式多元化发展

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师“满堂灌”课堂模式,鼓励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设计。构建理论、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实际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丰富课堂形式,如演讲、讨论、双语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广PBL教学、针对分课堂和翻转课堂等新兴课堂模式以及OSCE教学评价方法,强化师生联动,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下通过互联网等平台自学理论知识,在课上以学生演示和师生讨论为主,最后由教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进行总结,营造和谐、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定期以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以便任课教师及时做出改进。此外,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基层和边远地区优惠的就业政策,或开展第二课堂,定期到基层或社区开展医疗服务,使护生以此适应基层医疗服务需要并培养其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意识,促进护理人才向基层、社区的流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改变护理学院普遍存在的“医教护”现象,除了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还应大力培养护理学毕业的高学历优秀青年教师并实现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举措:根据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需要,加强教师的专科培训,定期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院校交流学习;对有意深造的青年专职教师,学校及学院应大力支持,并为其承担深造期间的学习费用;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职称晋升、奖金发放、评先评优挂钩;不断更新护理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竞赛,比赛结束后与本校教师分享收获和经验,从而带动学院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健全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教师应根据各科目课时、重要程度及社会需求情况设置成绩权重,从而科学评价学生的理论成绩。此外,还应结合护理学科特点,建立考察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体系。为避免评价手段单一,可采用笔试、辩论、操作、汇报等多种考察方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对定向培养的基层护理人才的科研能力及英语水平的评价标准可适当降低,从而提高护生评价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创建适合我国教育环境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培养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学术型研究生应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并对跨学科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增加护理研究与理论构建的课程,重视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应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如申请基金、学术报告等。专业型研究生更应注重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行业需求。

毕业论文作为评价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应强调真实性、创新性、独立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专业型论文更应强调临床实用性和推广性。为保证论文的高质量,应成立论文委员会对论文进行指导并要求研究生分阶段对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汇报,通过“双盲”的方式对论文进行评审。

三、小结

综上所述,研究探讨了综合大学护理教育的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课堂模式、师资团队、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并提出了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举措与对策,以期为综合性大学在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快速提高护理专业办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专业技能过硬、特色鲜明的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层护理
《国际护理学杂志》征订启示
《国际护理学杂志》征订启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基层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