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师徒制”教育模式浅析

2021-11-25潘朝晖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工艺美术职业教育

潘朝晖

摘要:相对于一些行业的工业化、规模化,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需要遵从自己的发展规律,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也需要探索更契合行业发展的教育模式。就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而言,“师徒制”是一种较好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师徒制

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工艺美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一批行业名品,培育了一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建设了一批工艺美术特色区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艺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在此过程中,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未来我国工艺美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工艺美术的职业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持。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师徒制”是比较适合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师徒制”教育模式适合工艺美术行业

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合行业的需求。就当前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现状而言,“师徒制”相较于其他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更适合行业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根据《财富》杂志2020年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显示,中国有115家企业上榜。包括这些企业在内的大公司需要大量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订单式”“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也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例如在德资企业比较集中的江苏太仓,“双元制”教育的开展成绩斐然。但如果仔细研究我国的工艺美术行业,一方面正如前往所言,当前的发展状况比较良好,取得了一些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不难发现成绩背后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工艺美术行业的企业规模不大,缺乏龙头企业,有影响力的品牌不多等问题显得比较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双元制”“订单式”“工学结合”并不能很好适应工艺美术行业的人才培养。因为这些培养模式需要企业的介入,而且最好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而工艺美术由于行业的特点,主要是规模不大的企业,其中不乏只有几个人的工作室和作坊。这样的行业特点决定它很少需要大批量地培养人才。此外,工艺美术的专业特点也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工艺美术作为制作手工艺品的艺术,包括了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内容。技术的培养可以通过相对稳定的程序来进行,而艺术的鲜明特点乃是个性化、多样性,因此艺术的培养很难有一个固定的程序,它往往会带有从业者个人的特点。工艺美术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并不是很适合采用“双元制”“订单式”“工学结合”等等模式,而“师徒制”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却可以把师傅本人的体悟与认知教给学生。因此“师徒制”更适合工艺美术的人才培养。

“师徒制”教育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毕竟不同于中国传统技艺传承中的师傅带徒弟,因此,在推行此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师徒制”培养模式的衔接。学校培养人才有其自生的模式及国家的相关规定。学校采用“师徒制”培养模式显然不是完全由师傅来负责所有的教学任务,即使是专业课的教学也不能完全由师傅承担,否则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就没有区别。在学校编制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该要听取师傅的合理意见与建议,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与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应该听取师傅意见,如有需要可以邀请师傅参与有关课程的考评。一些学校采用的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是值得推荐的衔接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工艺美术行业不同门类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大致相同,这些基础课还有公共文化课由学校老师负责讲授,而涉及到具体的工艺美术门类的专业知识则聘请行业的大师或者能工巧匠作为师傅来负责教学。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有了相对较宽广的专业基础,又使学生在特定的工艺美术门类上又了一定的专长。

其次,“师徒制”要使师傅和学生双方都得利。在推行“师徒制”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只注重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或者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对师傅的利益重视不够,往往会认为只要给予师傅相应的经济报酬就够了。其实,充任师傅的工艺美术大师和能工巧匠参与了学校教育工作,付出了劳动获得劳动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但仅有经济报酬显然是不够的。有很多师傅是在自身业务非常繁忙的情况下挤出时间来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如果只是以课时费的方式来计算他们的劳动付出是不公平的,他们参与教学从经济的角度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奉献。因此,从学校的方面来说,不能只要求师傅奉献,而应该合理利用学校的资源帮助工艺美术的大师和能工巧匠们进一步提升,使他们在教学中有更多的收获。例如,可以为他们提供进修机会,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搭建发展平台,为提升他们的社会知名度服务;解决他们在专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等。师傅的提升也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其三,“师徒制”的有效推行还得选择合适的师傅。一般而言,一个地区某种工艺美术门类有实力的能工巧匠会有多位,尤其在一些工艺美术集聚地区,还有可能有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选择师傅时,需要从师傅的技术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传授技能的意愿等方面综合考虑,而不是师傅有什么头衔或者是否担任行业协会的领导。学校采用“师徒制”的培养方式,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在选择师傅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师傅的专业能力。其次也要考虑师傅的表达能力,或者说是教学生的能力。如果师傅专业能力很强,但不能把技术要领传授给徒弟,那学校就不应该聘请他。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办法提升师傅在教学方面的能力,但在选择师傅时还是需要考虑师傅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在已实行“师徒制”的学校中,往往采用校外的师傅和校内的老师组成的混编教学团队,这样可以弥补师傅教学能力方面的欠缺。还有一点也是学校在聘请师傅时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在我們的传统中有“传男不传女”的陋习,加之一些传统工艺是师傅祖上传下来的或者师傅本人长期琢磨钻研的成果,往往不轻易传人,所以在聘请工艺美术的能工巧匠或者大师时也需要在这方面加以考察,否则,师傅越是杰出学生越是学不到本领。

再有在推行“师徒制”的过程中必须力戒搞形式主义。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学校请来国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搞拜师仪式的新闻。通过媒体的报道,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也宣传了工艺美术,自然也是需要的,但有的学校只热衷于搞拜师仪式,至于后面技艺传授进行的情况就鲜有下文了。这种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的行为对“师徒制”的推行是有害的。在落实“师徒制”的过程中,最好能征求师傅与学生双方的意愿。由于学校在招生的时候是根据学生考试的成绩,而师傅收徒弟显然不同于学校的招生,因此在推行“师徒制”的过程中如果最好能让师傅选择传授的徒弟。工艺美术大师从在校生中挑选自己中意的徒弟,把自己的绝技绝艺倾囊相授。这样,“师徒制”就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一种育人模式,而且可以成为在新的层面延续中国传统工艺传承的新模式。这对于推动中国的工艺美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当前,举国上下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艺美术作为其中重要内容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育,相信“师徒制”的深入研究与推行一定能为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推动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乐.能力本位教育视阈下我国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1

猜你喜欢

工艺美术职业教育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
兰州刻葫芦的历史渊源及其三大家族艺术成就探析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