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成都》教育篇看抗日战争时期成都的教育发展特色

2021-11-25徐元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学校教育成都

徐元杰

摘要:民国三十二年版《新成都》中教育篇较为完整的收录了抗战时期成都各类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呈现出学校教育体系和分布完整、学校种类齐全、私立中学快速发展等特点,迅速发展的成都学校教育在收纳外来学生、提供“大后方”教育稳定和人才培养上有着积极贡献。

关键词:抗战时期;成都;学校教育;

成都历来有重视地方志编修的文化传统,各个历史时期均有记载成都社会经济情况的优秀志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成都在成为抗战“大后方”后,战略地位凸显,时局的变化也牵动着社会各方面的改变,民国三十二年版《新成都》,周芷颖编写,毛丽娅点校,今存民国三十二年(1943)铅印本,此书与傅崇榘的《成都通览》,分别是研究清末和抗战时期成都社会经济变化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抗战时期,成都的学校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新成都》第五章教育篇完整收录了抗战时期成都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名、校长和校址等基本情况,体现出了该时期成都的学校教育大、中、小学校体系完善,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均匀分布在成都各地;公立学校稳步发展的同时私立学校的快速发展等特点;为培养特殊时期的专项人才,各类专科学校和补习学校也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办。特殊的抗战时局为成都抗战时期的学校教育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学校教育体系完善

1、学校数量激增

《新成都》中体现的学校体系完整性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数量和分布上。全市所属的小学达到了50所;中学数量更是达到了90所,其中镇中心中学32所,中等公立学校23所,私立中学35所,大学9所,還包括了35所各类补习学校 。以中学和大学为例,1934年,成都市共有中学28所 ,抗战前,成都有公立四川大学、私立华西大学和川康工农工学院3所大学,抗战时期大、中学的数量均为之前的3倍之多。

2、中小学分布广泛,覆盖面广

成都各个街道均设有小学,各镇均设有公立中心学校,满足各街道、镇居民子女的基本中小学教育,随着外迁避难人员的暴增,为满足需求,私立中学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新办的私立学校与各公立中学犬牙交错,吸纳了大量无学可上的外地失学青年,此外,还设有各类职业学校满足不同专业的学习。

在学校的分布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新成都》中所列的各学校校址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各公立小学、中学大量选址在各街道、镇中心处,私立小学、中学大多在公立学校周围选址办学;大量补习学校选址分布由市郊向成都市中心逐渐聚集,主要分布在今锦江区、青羊区境内;成都的大学则主要集中分布在了华西坝附近,有私立金陵大学(华西坝)、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华西坝)、私立齐鲁大学(华西坝)、私立华西大学(华西坝)和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小天竺街)5所。

二、学校学科种类齐全

为配合抗战的需要,成都的教育政策有了巨大变化,各类学校也做出了适时的变化。在稳步增加传统中学数量的同时,部分中学改办为职业学校。1938年,四川省教育厅为配合抗战而制定了在全川范围内实行“战时教育”的政策,职业专科教育成为“战时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1939年,四川省教育厅将成都规划为职业学校区,并下设辅导委员会,指导本区域的职业专科教育相关事宜。1943年,四川省颁布了《四川省整顿中等学校颁发大纲》,在《大纲》中明确指出了鼓励开办职业学校的要求:

奖励筹设或将中学改办职业学校,并视地方需要,于高初级中学附设职业班,各县小学毕业生达两百人以上者,应设置或于邻县联合设置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同时充实并整顿原有职业学校;已有中学之县分扩充中等学校者,应先设置简易师范学校或职业学校。

四川省教育厅的相关政策的实行,首当其冲的便是省会成都,从之后的结果来看,相关教育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三、私立学校发展兴盛

私立学校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公立学校互为补充,近代民国时期,成都的私立学校在学生收纳、提高青年素质、扩大教育影响等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作用,特别是抗战时期为解决大后方的教育问题、培育大批优秀知识青年做出了重要贡献。

1、私立中学迅速发展

民国初期成都的私立中学并不发达,1934年,较为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使私立中学数量增加,成都市有私立中学20所。抗战全面爆发时期,《新成都》教育篇中所收录的成都私立中学达35所之多,在数量上已远远超过了公立中学,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策变动有着直接关系:随着东部大城市逐渐沦陷,大批沦陷区的学龄青年内迁流落到西南大后方地区,成都成为主要内迁地之一。公立中学容量有限,难以容纳,为解决大量外来学生的教育问题,政府放低了私立中学办学条件,对私人开办中学给予了积极引导和资助,此外,私立学校还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1942年,私立华英女中的经费预算中就有私人捐款2万元 。得益于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私立中学的办学数量急剧上升。

2、反映了高校内迁的时代特色

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沿海和东部地区高校内迁成为了当时教育的重要任务,19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迫于压力,由教育部发布《战区内学校处置办法》,要求各专科以上学校“于战事发生或迫近时,量予迁移” 。尽管国民政府反应不及时,但中国高教界根据《办法》精神,开启了一场历时近8年的高校内迁运动。

抗战时期成都所属的共9所大学中,内迁的私立大学达5所,内迁高校相当部分在华西坝附近安定下来,大多租用了华西大学的学校用地,当时流行的一副对联反应了这些高校内迁的基本情况:

金男大,金女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齐大非偶;

市一小,市二小,一小在南,二小在北,两小无猜。

在此期间,各迁入的私立高校艰苦办学,四川省政府对内迁的学校提供了一定物质帮扶,1939年,四川省教育文化费概算书内特别列出补助费2万元,用以救济内迁学校 。凭借西迁带入的部分优质教育资源和成都当地国民政府的扶持政策,迁入的高校得以在此继续办学,为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的教育发展均有重要贡献,极大改善了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不平衡状况。

结语

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地区在人力、物力上给前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帮助,成都学校教育的一些列变化正是为适应战时“大后方”的要求而产生的。许多学校学生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并走出校园为保卫中华民族而奋斗。抗战后期,部分进步学生接受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成都各大学校的广大进步青年开展了如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进行民主斗争;积极统战,促使地方实力派起义;劝留川地人才等进步活动,为成都的和平解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芷颖编,毛丽娅点校.《新成都》[M].四川成都复兴书局,1953:70-76.

[2]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整顿中等学校办法大纲[J].四川省政府公报,1943:8-10.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

[4]袁庭栋.成都街巷志 上[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6:427.

[5]《新四川月刊》第1卷第4期,1939:75.

[6]付文武.抗战时期成都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评论,2014(07):138.

[7]蔡鸿源,徐友春主编.民国会社党派大辞典:黄山书社,2012:219.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学校教育成都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从《电影与播音》回望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