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

2021-11-25孙再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问题的新理论。回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过程,着重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现实意义,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探索具体的路径,有助于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的推进民族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凝人心,聚力量”。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形成过程;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尤其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含义越来越清晰,共同体意识也渐入人心,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印记。随着国内外形式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全局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形成了的新理论,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论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过程

中华民族的形成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是具有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一词是指生活在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的总称,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民族,是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逐渐扩大对我国的入侵,迫使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民族意识也随之觉醒。正是因为民族意识觉醒,中华民族从自在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并在与外敌斗争、保家卫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加深感情、凝聚力量,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真正的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是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1]

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面对外国入侵的过程中转变为自觉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体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为中国各民族的集体意识,这对中国抗击外敌具有非凡的意义。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并提出了“国家观”,这里的“国家观”即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国家,这里的中国民族国家主要指国家层面的“国族”,“国族”即中华民族共同体。自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开始形成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式形成。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毛泽东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随后又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这两篇文章中多次提到“中华民族”等论述,尤其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已经把中华民族看作是一个共同体,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经形成,并且逐步深入人心,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和强化。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该纲领中明确规定了中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和国徽等,其中,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已经包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民族平等政策,努力保障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这些都是不断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现。在学术研究、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都把中华民族作为对中国各民族的称呼。特别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更是把对中华民族的认识推到了新的高度。

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对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逻辑前提,“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主旋律”。[3]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恐怖主义抬头,国内处于改革深水区,尤其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全国之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国家的统一是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基础,关系着各民族的自身利益。从我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可以清楚看到任何时期各民族始终将国家统一作为自己最高的政治理想,这是数千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之主流。但是,从目前国内外的形势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敌对势力不遗余力的破坏我国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某些国家暗中支持、鼓励分裂分子的活动时有发生,使祖国的安定与统一面临更多的挑战。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国家统一,我们必须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维护祖国统一和实现国家繁荣兴盛中的向心力作用。

(二)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自于各族人民,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而来的,是各族人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自信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面对未来诸多挑战和困难的基础,自信的基础就在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也在于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然的包含文化认同,也自然能够增强文化自信。

(三)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之意,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的全面提升和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对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我国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在民族地区凝聚共识、团结力量,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提高经济发展协同性,增强文化凝聚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高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之所以要复兴,是因为“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4]回顾我国的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体现在历史上一段又一段的光辉历史以及所创造发明的科学技术上。但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经风霜、任人宰割,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付出了巨大代价。在祖国危难之际,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奋起反抗,尝试了无数的办法,但是都失败了。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带来了希望,指明了复兴的方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最终结束了100多年的屈辱历史,开始书写新的历史篇章。这个时代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指导性意识,“铸牢”则强调将主观的意识转变成推动现实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在新时期,我国的民族问题出现新特点,更要求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因此要从多个角度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本政治制度,长期以来在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和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结合起来,保障各民族在自治地方地位平等,在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经济互助发展的过程中,加强民族团结,为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政治前提,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是在历史中形成且一直存在的。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差异,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在民族地区更为显著。为此,党中央围绕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精准扶贫”等重大举措,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和方针,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是凝聚各民族共识的基础,国家的繁荣富强能为每个民族、成员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当每个民族、成员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关系更为紧密,中华民族共同体就会更加稳固。所以,要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的短板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自身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支柱型产业;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对口支援策略;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人们的主人翁作用,调动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他们的参与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提高人民福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宣传教育,落实好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时候,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坚持党的民族工作政策,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因此,要开展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深入人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族人民的情感文化交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遵循用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原则指导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引导人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四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的向心合力。

(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要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根基和精神依托;发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追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首先要加强历史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缺失历史教育,就会缺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认同基础。最后,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的特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历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践行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8日。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第25页。

[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版,第32页。

作者简介:

孙再护,男,1995.09.19,汉族,云南,硕士在读,北方民族大学,中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建构与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民族主义因素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