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2021-11-25蒙露谢琴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茶产业六盘水乡村振兴

蒙露 谢琴

摘要:“水城春”作为“凉都三宝”之一,是水城区一大产业,茶产业是六盘水市水城区最主要的民生产业。截止2018年,六盘水市茶园产业规模面积31.35万亩2020年茶产业成为绿色产业,为当地提供559个岗位,茶叶总产值为1.01亿元,推动茶产业发展对当地实现既贫富民和步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助力了全区产业转型。第二,助力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第三,加快当地土地流转,使得土地增产增值。文章在分析“水城春”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茶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茶产业;乡村振兴;水城春;六盘水

2021年1月4日,就《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元、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水城春不仅是“凉都三宝”之一,还是六盘水水城区的一大特产。当地政府依托茶产业这一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使得家乡更美丽,人民更幸福,生活更富足。

一、“水城春”茶产业发展现状

水城春早在清朝乾隆年间(1723年)主要作为皇室享用的贡茶。现今在水城区木城还留有上万株百年古茶树,古茶树的面积达上千余亩。在2019年荣获古树红茶“茶王”的美称,又斩获“亚太金奖”等荣誉。水城春早期又名“富硒茶”,主要跟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当地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另外,当地土壤呈弱酸性,硒元素含量1-5mg/kg,是地壳硒丰富的111.1-142.9倍,茶叶中富含有机硒元素和十余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水城春茶采摘周期比较长,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称呼:清明前后的茶一般成为春茶,夏至以后属于夏茶,立秋名秋茶。水城春主要分为两大系列:绿茶和红茶,绿茶包括明前翠芽、凤羽、毛峰、炒青和神州香;红茶,也叫金蛇剑系列。水城春的质感与口感为形美、色翠、香浓、味醇,冲泡后的叶底系嫩绵软,汤色黄绿明亮,入口时鲜爽、回甘。

全区的茶的總面积为10.02万亩,主要茶园基地有杨梅、顺从、龙场,其中龙场乡茶的面积为二万八千多亩。茶叶的加工基地主要分布在盘龙、杨梅、木城、顺场与龙场等地。茶园的规模逐渐扩大、加工基地的设施也不断在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采茶者对茶叶认识不深入,常因操作影响茶青质量。公司对采茶的技能要求较低,只要采茶者行动方便、视力没有问题均可招用。采茶群体一般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因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够自学采茶的相关知识,采茶时容易破坏茶青,或者是在存放中损坏茶叶,导致茶叶在收购的过程中价格减少,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二)采茶者年龄跨度大,采摘茶青的数量和质量不均等。采茶者多为十多岁到七十来岁的之间,采茶标准技能是双手采茶,采茶要求“三快一静”,但是多数情况下,很多老人采摘茶青的数量和质量上与相对年轻的人来说存在差异。(三)茶园的管护能力不足,部分茶树出现损坏。全区的茶园面积较大,茶园的管护很多是靠人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使得管理难度较大,茶园的部分茶树损坏较为严重;(四)缺乏季节性劳动力,采茶期间劳动力不足。随着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向城市,亦或是向周边的省、市外流,使得在采茶期间劳动力缺乏;(五)茶园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成本较高。茶园仅在茶叶加工时多采用机器加工,并且在茶叶加工期间也需要人工参与,比如挑选坏掉的茶叶、搬运、打包等均靠人力。人工费用按日结算,一人一天是70-100元不等,茶园的机械化程度不高是导致人工劳动成本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水城春茶产业取得的成效

(一)助力全区产业转型

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地相对贫瘠。另贵州有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称号,独特的自然条件限制了该区域的农业发展。当地主要种植玉米、土豆、大豆、小麦等低产量、高成本的农作物。自2009年起,全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茶产业,不仅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还进一步促进了当地产业的转型。截止2018年,六盘水市茶园产业规模面积31.3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4.9万亩,总产值7.63亿元,其中茶园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乡(镇、街道)有13个,0.5万亩—1万亩乡(镇、街道)有11个。六盘水市有茶叶企业共68个,专业合作社79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个,具有加工能力的企业为23家。六盘水市共有茶叶加工厂房10.62万平方米,清洁化生产线27条。庞大的茶产业给当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随着茶产业也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当地还以茶产业为依托,整合当地资源、政策的集成使得各乡镇、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现有的茶产业资源,结合当地更多的特色产业,助力全区乡村振兴。

(二)助力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茶产业在脱贫攻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地政府和企业利用政策上的倾斜,激发了农户们的积极性,既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又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帮助当地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当地的茶叶公司从2016年到2020年,公司以保底收购的形式收购茶青,公司给出的价格要比周边的市场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当地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公司、加入合作社、采摘茶叶、开办农家乐等方式增加了收入。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每户均增收入1450元,依靠茶产业脱贫12户,2018年,六盘水涉及茶产业的农民有35.1万人,人均收入9125元,其中来自茶产业的收入为平均每人2173元,2019年实现茶农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为周边农户提供了1.2万人次季节性就业岗位,2020年茶产业成为绿色产业,为当地提供559个岗位,茶叶总产值为1.01亿元,再创新高。以龙场为例,龙场乡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涉及800余户1300余人,其中贫困户560户,解决108人的稳定就业。在临时就业方面,需求量大时可达到2000人以上。茶产业是一个密集型产业,当地采茶周期较长,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尤其是当地留守的老人、妇女。当地村民表示,公司承包茶园后,当地农民直接采摘后由公司直接收购,茶青的价格不等。在茶树修养的期间村民们可以从事其他工作。

(三)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增产增值

由于大量年轻人外流,农村出现“空心化[2]”、“老龄化”,农村土地丢荒、荒废现象较为严重,土地的流转、利用成为一个难题。当地以政府引导,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加入合作社、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多种形式,形成一种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根据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四种土地的运作模式:一种是自给自足的农户自种模式;一种是公司通过签订流转土地合同获得土地使用权,再雇佣当地村民劳动模式;第三种是农民直接加入合作社模式;第四种是一些当地大户从农户手中租用土地。故形成的公司、合作社、大户,散户四种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的方式一般为签合同,后从纯粹的流转土地到“三变”模式。2017年开始“三变”模式:老百姓用他们的土地、劳动力来入股,后由公司统筹规划,公司出钱、出技术,当地百姓出土地和劳动力。如公司给当地百姓租地,保底三年,地租是500元每亩,期间农民负责管护茶园,企业再按800元每年每亩的管护费给农民付费,投产之后公司会给固定分红。固定分红的模式是公司占股55%,,农户占股42%,村制体制是3%,通过当地政府引导,企业出资,当地农民出力和出地三者结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得青山变成了金山。每到采茶季都会引来很多外地游客前来观赏留念,各种采茶体验不仅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还留住了回头客,优美的环境中品着清香的春茶,原先的“旮旯地”变成现在的“聚宝盆”。

三、基于乡村振兴的“水城春”发展策略

(一)加强茶园内员工技能培训,用薪资留住“技熟”人才

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茶园在采茶期间会出现用工需求量达不到的现象。茶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劳动性密集产业,从采摘茶青、茶叶加工和茶叶管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根据当地茶叶加工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农村经常会出现用工短缺的,尽管采茶既是一门“手速活”,但也要加强对采茶的岗前培训,把控好每一关,做好一个过程。因为对采茶的相关知识或者技巧不了解,可能对伤害茶的品质。比如,在采摘茶叶时不能用指甲去掐断,这样做采出来的茶叶根部会变黑,做出来的茶质感和口感都不是特别的好,并且在收购的时候有可能会被拒绝。其次就是留住“技熟”的采茶人,每个茶园总会有几个采茶技术娴熟的,他们可以一天采摘50来斤茶,这些人是通过不断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常言道“行行出状元”对于这样拥有特殊技能的采茶人,公司可以通过一些合理的工资或外加一些福利把他们留下来。

(二)针对性的市场定位,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合理需求

市場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条件,当地应要按照茶产业规模和销地分散的情况合理规划布局[3]。通过市场准确定位,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茶的产品质量,强化农村市场的参与度,鼓励更多经济形式参与其中,形成一个有规模、有知名度、有良好信誉的市场。茶是世界的三大饮品之一,并且喝茶是中国的一种习惯,有的人喝茶是为了“雅”,有的人喝茶就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比如帮助消化。“雅”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消化则是物质上的东西,而在中国很多人都是为了满足后者。所以公司在对市场定位时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根据市场反馈不断的完善销售策略,逐渐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合理需求。在茶产品的整个布局上,首先是大部分人都能够消费得起,中国有着喝茶的习惯,但是中国很多家庭收入中等,所以在市场的选择上一般为中低端市场。其次也要满足少部分客户/群体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比如,早春茶、古树茶和有机茶主要走高端路线的,也就是走精品路线。

(三)加强茶园的管护能力,延长茶树的寿命周期

茶园管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青的采摘数量和质量,所以在对茶园进行管护是要格外的谨慎。茶叶的管护主要分为六步:一是修枝,也就是剪枝,修枝要根据茶叶棚面的高低,季节的不同,进行轻修剪或者是重修剪;二是除草,当地采用多种方式,第一种直接除草,顾名思义就是把地面的草全部挖光,第二种是以除草代治草,把中间的空沟里的草挖出来了,然后放在茶叶的树根,草烂掉发酵之后就把底层的草被制住了;第三种是先除草再松土;三是施肥,把肥料紧放在茶叶的根部是不合理的,正确的方法是在茶叶的棚面,也就滴水线处开沟10-15厘米进行施肥,接着又把之前挖出来的松土回填,这样既可以提高茶树吸收的营养功效,还可以延长肥料的时间(周期);四是茶叶的采摘,茶叶的采摘一般标准是双手采茶,双手采茶要具备的条件就是“三快一静”——眼快、手快、脚快、心静;五是病虫害绿色防控,首先是农用的限用和禁用规定,国家规定所有茶园里面不管是禁用药还是限用药都不允许用,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草甘膦,也就是农户门经常使用的除草剂,为了打造健康茶,园区配备专门的手册供大家学习,提高园区工作人员的绿色防控意识。其次,限用药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除了用药的配比,还必须经过二次稀释后才能进行喷洒。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保证茶的品质,延长茶的使用寿命;六是茶的加工、生产、销售,这个流程直接把茶转变为经济。

(四)打造地域性品牌,加快电商服务的融合

打造具有地域性的茶产业,形成茶叶商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水城春有两个较于其他地方明显的优势:一是茶含硒元素高,“水城春”茶产业位于全国的三大富硒地带之一,当地公司和政府抓住这一特点主打的就是健康茶;二是早春茶,“早”就意味着先上市、先抓到先机。水城春属于高山茶,具有着“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低纬度”的地理优势,使得水城茶的芽发得比较早。另外,极力打造“水城春”这个品牌,除了抓住茶原本的优势,还要严格把关茶的高质量。当地公司一直致力主打“干净茶”、“放心茶”、“健康茶”,故十分注重茶叶方面的物理防控、病虫害。第二,要加快茶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加快电商销售、售后服务,公司积极搭建较为完善的销售方式,提高茶的销,其中包括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省内设有线下销售点有79个,其中在很多景区、商场都有“水城春”的线下销售点,省外销售点较少,共25个。线上入驻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加快电商服务融合,让水城春的市场更大,销路更远。,

四、结语

茶叶作为六盘水市水城区的一个特色产业,整合当地现有的资源,合理规划、谋划,深度挖掘茶文化,把茶产业做得更加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另外,水城春的发展需要多方位、多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首先,当地政府应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要积极利用政府的职能,构建生态化、产业化茶园发展理念。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构建一个“生态与经济双赢[4]”的发展模式。其次,当地企业要积极配合并遵守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最后是当地的农户,农户要转变传统的观念,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建设当中。

参考文献

[1]http://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2]姚兴健,付美,袁金华.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浅谈年克村乡村振兴发展之路[J].农业与技术,2020,40(12):157-159.

[3]唐兴尚.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05):238.

[4]林智钦. 发掘良好生态的经济价值[N]. 人民日报,2021-03-26(009).

作者简介:

蒙露(1995年7月-),女,汉,贵州六盘水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茶产业六盘水乡村振兴
诗书画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重视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