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动觉、听觉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运用与思考

2021-11-25杨雨晴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听觉视觉音乐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推进,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音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影响。我们一直认为音乐是离不开听觉艺术的,在新的多元化的教育时代面前,摸不着看不到的音乐也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具体、直观表现出来,还可以加上肢体动作的动觉进行音乐体验,释放学生的活力。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如何将三者更好地融合运用是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学;视觉;动觉;听觉

一、理论基础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音乐教育的定义。在当今社会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是尤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学习音乐的必修之路,只有打下了夯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提升音乐教学的水平。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将视觉、动觉、听觉融合为一体的音乐教学中,我们会想到在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中,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观念是对音乐与身体关系的哲学思考。达尔克罗兹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身体运动表现情感、表现音乐,将聆听音乐和人们的身体反应结合起来,就能够产生理解、表现音乐的巨大力量,促进人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音乐教育体系将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思想,在歌唱教学中尤为推崇无伴奏的合唱教学,并且遵循了儿童自然法则来安排教材的顺序,以儿童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来编排内容,以儿童运用旋律的自然能力为基础。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同时柯达伊采用节奏时值读法與节奏训练,利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打击具有固定节拍与节奏的二声部;或为歌曲、视唱曲配以固定节奏型成为节奏与歌唱的二声部。运用了动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愉快的加入音乐,与音乐于一体。

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另一位德国音乐家奥尔夫,受达尔克罗兹的影响,开始进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时间探索。节奏成为音乐学习的重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观念“是关于一种元素性的音乐教育的观念。”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教学内容包括:嗓音训练活动、动作练习活动、乐器演奏活动。嗓音训练活动是指运用人的嗓音进行的音乐教学活动。节奏性语言朗诵活动是奥尔夫体系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一大独创。动作练习活动中,声势活动是奥尔夫体系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一大独创。乐器演奏活动中,乐器演奏是奥尔夫体系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一大独创。

二、各自的形式与内涵

1、视觉的形式与内涵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艺术教学的传播者,学生是音乐艺术的接收者,视觉艺术则是音乐艺术的载体。视觉艺术也在音乐教学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说的音乐课堂的视觉艺术,是指课堂中运用的包括乐谱、文字、图像、动画、影像等一系列的教学素材,再结合教学内容全面的设计使之融合在一起作用于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视听一体的体验和感受。

苏联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拉列夫斯基说:“只要音乐是形象的,即使是不同的载体,孩子们都可以接受。”因此:抽象的音乐通过形象化的形式,使学生们更易于接受。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使音乐不仅仅停留在听觉上,而是随着音乐元素的变化,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象的符号、图片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中,去体验、记忆音乐,并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所以听觉是音乐教学中有效的辅助方式。

音乐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内容中提到“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能够带领学生音乐学习的最好老师便是音乐兴趣,所以培养兴趣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采用多种音乐手段,提升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美感教育让学生从多方面感知视觉美带来的乐趣,体验音乐与美术融合的音画新美感。

2、动觉的形式与内涵

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动觉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对身体运动和音乐活动的密切联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动觉更加注重生理和心里的密切联系,事实上通过丰富多彩的肢体动觉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和表现力。

动觉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首先,可以放学生释放天性,提到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来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其次,可以将刻板的音乐转化成“活”的音乐,形象生动的音乐形式往往对学生拥有深刻的记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去理解感受音乐。最后,有利于改变课堂的氛围,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会让课堂相对来很枯燥,而加入了动觉能够时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使学生从音乐中接收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音乐与动觉”则是通过身体的自然动作感受音乐,也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体态律动指出:“由身体对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的练习。在其教学活动中,通常是让学生随着音乐即兴地运用身体做出各种相应的动作,来表达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强调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其目的主要在于训练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与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和诠释音乐。达尔克罗兹还说道:“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不是能使学生说:‘我知道’而是‘我体验到’。以此来引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他们对情感世界的认识,扩大他们的本能力量,并能迁移到生活中去。”让教师们深刻的感受到音乐教学不单单是学习音乐那么浅薄的观念。

3、听觉的形式与内涵

一提到音乐,大家都认为音乐是离不开听觉的,声音是作为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听”是音乐最基本的特征。在音乐教育中,听觉作为我们对音乐接触的基础,同样也作为音乐的核心,教师可以从听觉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浸润式、有深度的音乐体验,经历“由听而想”到“有感促听”再到“听而表现”的过程,使学生深度地、高效地体验和感知音乐,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

音乐的听觉能力是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认识的能力,也是在音乐学习中对唱、奏能力的听觉判断。如今的音乐教学不单单看重学生的唱、奏能力,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真正美育的体现与表达是对音乐美感、音乐整体形象的体验与感受。音乐听觉是指对音乐声音的一种察觉与体验。聆听音乐,不仅是聆听者对声音的察觉,也包括对音乐理论的认知和情感感受。在音乐教育当中,学会聆听,拥有一个好的听觉,便能良好的感受到音乐音阶的起伏高低、律动的快慢变化、旋律的抒情激昂,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听觉的训练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在教学中的运用、举例

学校的音乐教学必须有好的方法与形式;音乐和音乐课首先应该给学生带来的是心灵的愉悦与欢乐;音乐课堂教学必须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渴望与热忱作为首要目标。

1、柯达伊音乐教育的节奏训练法

节奏是音乐要素中的基础,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单纯的节奏训练是一项非常枯燥的活动,视觉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切学习都从兴趣出发,将乏味的节奏谱用图形的形式来表现,不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易于理解。视觉中可以利用图谱来表现,让学生看着图谱就会直接唱出每一乐句的节奏,清楚一首歌曲的乐句划分。如在学习《苹果树》用一个苹果表示一拍半个苹果表示半拍,采用象征性符号来代替节奏,里基本的节奏是:“XX  X ”我们可以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代替XX,然后用一个苹果代替X,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节奏,也能让学生熟记歌词,学生一次就能记住,而且不会忘。增强学生对节奏与动作的有机结合能力,进而全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素养。柯达伊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因为它是自由而且可以接近的”。也就是说,音乐教学虽然不仅仅只是歌唱教学,但是歌唱无疑是音乐教学最核心的内容。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在歌曲教学课中将视觉、听觉、动觉三者要融合为一起是会为音乐教学带来很多的创意。如在歌唱课中,要教会学生能静心聆听,初步感知歌曲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色彩和歌曲想表达的情感。多次播放歌曲,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自主发现和感受音乐的美。当歌曲旋律熟悉以后,我们可以出示准备好的图谱,用图谱来代替歌词,在歌曲的学唱中,图谱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教授《粉刷匠》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利用拍手、走路的身体动作,来视唱旋律。从“走—快走—跑”通过改变速度的快慢来进行演唱。途中用双手拍击节奏,双脚走出节拍;或者与之互换。图谱以每一乐句或每一个字为单位,用相应的图片、形象、符号按歌词进行组合。在学习歌曲的同时除了学习节奏旋律以外,熟记歌词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用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能让学生看图谱就能直接唱出歌词。如在教授《水果歌》时,先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旋律,让学生在对旋律有熟悉的感觉,之后在歌词中出现了“苹果、葡萄、香蕉、西瓜”就可以用相对应的图片来替代,不仅把乏味枯燥的歌曲变得生动起来,还能让学生在“玩耍”中记住歌词。最后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加上身体的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刚出示图谱,学生就有很高的兴趣,很快就掌握了节奏。利用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并且也能为音乐课堂增添一份乐趣。这样能让学生能通过视觉符号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歌曲内容,让学生看着图谱就会直接唱出每一乐句,清楚一首歌曲的乐句划分。

2、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

(1)动作练习法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出,动作练习活动是指运用人身体的动作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声势活动是奥尔夫体系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一大独创。其中最基本的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捻指。除此之外,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增加音乐学习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幸福拍手歌》相关歌曲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做“跺跺脚”、“拍拍手”的动作可以结合“三位一体”的形式,用脚走出节拍,用双手拍击节奏等方式,利用“拍腿+拍手+双手打圈”来视唱旋律,还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一人组—两人组—三人组’以此训练,让学生融入到音乐中,体验音乐的美。

音乐欣赏本身便是在听觉基础上的感性活動。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但如果单单是靠多听旋律会稍显单调,还可以先让学生创造动作来表现音乐,甚至加入一些乐器到其中,丰富鉴赏课的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卡门》这首交响曲时,通过听来感受稍纵即逝的旋律,记住音乐的主题和变奏,辨别音乐的情绪。然后引导学生将乐曲分段后,分小组进行创编动作,来配合音乐。之后可以加入打击乐器,散响乐器创编,与音乐进行合奏。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并且也对旋律、节奏有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音乐听觉训练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动觉,利用身体动作去表达自己所认为的音乐,应该将这训练时刻贯穿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和变化,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的目标。

(2)嗓音训练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基本的教学内容有:嗓音训练活动是指运用人的嗓音进行的音乐教学活动。节奏性语言朗诵活动是奥尔夫体系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一大独创。例如,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场景,如“动物园”,每位同学选一个动物代表,动物的名字由‘一个字的动物—两个字的动物—四个字的动物’,首先,老师给出基本拍,学生根据节奏按顺序的说出动物名字,用双手拍击节拍。其次再加入动作,让学生做出自己所讲动物的代表性动作,按照节奏依次做出。最后拿出一张纸画上四个房子,将动物放入三个房子中,最后一个空出,相当于空拍。再按照节奏朗读动物名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柯达伊的节奏时值读法,一个字读Ta;两个字读Ti Ti;四个字读Ti Ka Ti Ka,按照顺逆时针交换手中的画纸,读出自己所拿到的内容。进而丰富了课堂内容,也加强了学生对节奏的把控,从而提高了音乐教学课堂的质量。

四、思考

教师要明确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音乐教学。在课堂中,能够充分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并带着问题到活动中,重点不是在于老师的教,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柯达伊认为:“小孩子从他们的经验中理解是最好的,因此,参与是学习音乐最好的途径”。的确,不僅是音乐教学,任何学科教学缺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都是无效、无用、无益的教学。那么,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全程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并参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在立足音乐教学本身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让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式更有趣,通过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更爱音乐,不仅让学生体验了更多的音乐知识,还能让学生在游玩音乐世界的同时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树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创作。他们的创作内容和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演奏的形式,也可以是唱歌的形式。

总的来说,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教师要转变传统音乐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音乐创新意识的培养,将视觉、听觉、动觉融合为一体,从感知到认知;从视觉到听觉再深入头脑。将这一观念体现到音乐课堂中,从而使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姗姗.探索视觉素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大众文艺,2021(07):173—174.

[2]李书欢. 图谱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D].杭州师范大学,2020.

[3]李伟.《电脑制谱》课程教学中音乐形态的视觉美感表达及创意性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03):99-105.

[4]符丽琴.具身认知下中国学前教育的动觉音乐体验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8):268-269.

[5]耿继勤.让音乐与图画串个门儿——浅谈图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教育,2015(12):49-51.

作者简介:

杨雨晴(2000.0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泸州市,学历:本科,单位: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听觉视觉音乐教学
歌唱心理感觉对歌唱的作用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