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1-11-25张砚博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文创设计人才培养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我国受到极大重视,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也受到极大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保障,本文将重点讨论将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人才进入文创设计,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又能够对文创产品设计拓宽思路起到帮助。

关键词:非遗传承 文创设计 人才培养

引言:文创产品是文旅产业逐步发展的衍生产物,对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称“非遗”)资源和旅游资源,在文创发展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如何利用好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结合下将我国文创产品推向国际、推向市场,培养相关文创产业设计人才,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课题。

一、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

1.非遗传承创新的意义

非遗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一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与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由于多重原因,如非遗传承者老龄化、非遗技艺学习难度大等原因,非遗传承本身已经受到很大局限。而非遗相关的文创制品则由于形式花样复杂,成为价格高昂的“工艺品”,反而远离消费者。因此,不论是非遗技艺还是非遗相关衍生品,都急需创新。

2.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的意义

由于非遗传承者数量少、老龄化等问题,非遗衍生品的创作与设计需要专业人士支持。因此,这类文创产品设计就需要专门的人才来支撑。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将非遗技艺引入高校文创设计类课程,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考虑到课程设置等问题,往往开设课程周期短并只选择少数几种非遗技艺进行了解,学生难以在一学期内对多数非遗技艺把握,在结课作品中也只能选其一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简单设计,对相关的非遗技艺了解相对较浅。

二、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1.文创设计人才对非遗技艺的深度了解

在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中,最基础的内容在于“传承”,萬变不离其宗,非遗技艺的核心是后续创作中无法改变的部分,把握根本是创作者在设计文创作品时最需要重视的一环。因此,在培养非遗技艺传承创新相关的文创设计人才时,首先应当培养文创设计人才对于非遗技艺的深度了解。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高校可以带领文创设计同学去非遗技艺当地采风走访,深度参与非遗技艺传承的全过程,对其产生历史渊源与传承创新脉络有清晰的认知。在前期的学习中,可以只选择一直两种非遗技艺深入了解,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设计创新。在反复设计与沉淀之后使学生可以总结出可复用于其他非遗技艺的方法论,在设计其他非遗技艺时,设计人才的重点就转向非遗技艺本身的了解上,然后结合技艺本身对方法论进行调整并使用,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设计。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中,高校与教师也应当严格把控,谨防对传统文化的“拿来主义”,直接套用传统文化内容到文创产品设计中,这样产生的文创产品就仅仅是对非遗文化的照搬甚至如果呈现效果差,更是对非遗技艺本身的损害,无法体现再赋予其新鲜血肉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甚至如果呈现效果差,无差别的照搬更是对非遗技艺本身的损害,。

2.文创设计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

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解读,并且能够为当代受众所接受的问题。当下,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文创产业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出雨后新笋般的样貌。不少博物馆、纪念馆等纷纷推出富有特色的文创纪念品,并产出了大量的优秀宣传案例。文创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入相关的热门案例,可以让文创设计人才迅速掌握现在的行业现状,并有意识地将文创设计与互联网相关内容进行联系。例如,榫卯结构是极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内容,在设计相关文创产品时,可以借用乐高、高达等热门模型的概念,打造“非遗版乐高”,利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内容本质上有所差距,但平行参照下又有关联之处,从而激发相应购买者的了解欲望。如今,非遗技艺本身在传承上就出现了传承难以延续等的问题。一方面,国家和社会也在积极地为这一状况进行各种协助支持;另一方面,文创设计作为非遗技艺的另一种延续,如何利用高科技内容对非遗技艺能够有所保留并创新,也是值得文创设计人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例如,将当下流行的全息投影、XR技术等,运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使具有年代感的非遗技艺在当今科技的支持下“活”起来,甚至能与受众产生互动,从而使人有更加强烈的观感印象,在推广了文创产品,促进了传播的过程中也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建立健全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在非遗技艺的传统人才培养中,大多数是老师傅带徒弟的传授,现在,传统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对一的师徒制,已经难以应用于新时代环境下催生的文创设计人才的培养之中。因此,非遗相关文创产品设计需要在新时代环境下进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文创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高校既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又有设计人才培养的优势,建立健全高校文创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文创设计人才专业性和广泛性的培养,为我国非遗传承与创新起到极大的助益。首先,高校培养相关文创设计人才应首先重视其人才培养的体量,注重广泛性。非遗传承创新是具体的设计内容,大部分文创设计人才都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了解从而进行设计,因此,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当首先强调其广泛性,使学生不因“非遗”就产生畏难心理;其次,高校培养相关人才应注重专业性。相对于非遗技艺传承者,文创人才更具有传播学、设计学与营销学等相关知识,在学术能力上有着更加专业的见解,高校应保持这种专业高度,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输送人才;最后,高校培养相关人才应注重深度。诚如前文所言,非遗技艺传承创新离不开对于非遗技艺的深度把握,只有深切掌握了非遗技艺的真正亮眼之处,才能将其传统底蕴与文化内涵融入作品中,创作出真正有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优秀文创艺术作品。

本文通过对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进行阐述,深入分析文创设计人才对于非遗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文章重点剖析了非遗相关文创设计人才在当下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并结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非遗技艺文创产品设计人才所需的新型培养模式,希望能够对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帮助,并使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能够真正有效地在文创产品中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明.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39-141

[2]汤懿;许丛瑶.新媒体环境下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8(08):153

作者简介:

张砚博(1991—),男,汉族,内蒙古赤峰市人,助教,理学硕士,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究方向:非遗旅游与研学旅游。贵州 凯里 邮编:556000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文创设计人才培养
基于情感体验的文创产品及其包装设计探究
广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品牌传播策略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论解构与重组在文创设计中的新运用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