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疗效、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

2021-11-25杜毅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复发奥美拉唑

杜毅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合用奥美拉唑及西沙比利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奥美拉唑治疗,同期观察组合用奥美拉唑、西沙比利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37%,对照组为84.21%,P<0.05;随访期间复发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18.42%,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5.26%,对照组为7.89%,P>0.05。结论:通过给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奥美拉唑及西沙比利进行联合施治可获得满意疗效并降低其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奥美拉唑;西沙比利;复发;安全性

胃食管反流病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胃内容物出现返流抵达食管,进一步诱发不适症状以及并发症,甚至可反流至口腔与咽喉等部,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食管外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反流、烧心、胸痛、嗳气以及上腹部疼痛等,该疾病的复发率较高且病情迁延,对其生存品质产生严重影响。随着疾病的进展由于胃酸反流的加重还将进一步造成食管黏膜糜烂、出血以及溃疡,患者产生呕血以及黑便等情况,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还可能造成食管瘢痕狭窄以及吞咽困难,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现阶段药物疗法是对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药物治疗中需关注其疗效、安全性以及复发率。以下将分析合用奥美拉唑及西沙比利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治疗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在医院集中进修期间,抽取4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4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3~73岁,均值为(41.6±1.5)岁;患病时间为2周~6个月,均值(2.5±0.4)个月。对照组:24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1~74岁,均值为(41.7±1.3)岁;患病时间为3周~6个月,均值(2.6±0.3)个月。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奥美拉唑治疗,每日早、晚分别口服1次,20mg/次;同期观察组合用奥美拉唑、西沙比利治疗,前者用法同上。西沙比利每日3餐前分别口服1次,10mg/次。2组均在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1.3评价标准

(1)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显效:反流、烧心等症状消失,复查胃镜可见黏膜炎症消失以及溃疡面愈合;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复查胃镜情况有所恢复;无效:症状表现、胃镜复查结果等均无变化或持续恶化。(3)2组停药后随访3个月,记录胃食管反流病复发率。(3)统计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口干、皮疹、腹泻等。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 ±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组间对比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37%(37/38),其中显效23例,有14效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4.21%(32/38),其中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

2.2复发率组间对比

随访期间复发率观察组为5.26%(2/38),对照组为18.42%(7/38),随访期间复发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

2.3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

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5.26%(2/38),其中腹泻1例,口干1例;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为7.89%(3/38),其中头痛2例,口干1例。不良反应率2组对比P>0.05。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受到病情影响,胃及食管腔与胃液密切接触造成食管黏膜慢性受损,并诱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或并发症,如吞咽困难、咽喉部异物感、吞咽疼痛以及胃灼热和反酸及胸痛等。疾病的病因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食管清除功能减弱以及胃酸过量分泌等都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胃酸的异常分泌造成患者食管括约肌功能受到影响。在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胃酸过量分泌,是改善上述症状以及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报道指出,促动力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进行联合,能够有效提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与H受体拮抗剂相比,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发挥更为确切的抑酸功能,且药效也更为持久和可靠。奥美拉唑是十分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在抑制胃酸過量分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药物能够对组胺和胃泌素等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可有效减少患者的胃酸过量分泌。然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多数存在胃食管功能障碍的情况,其本质也属于动力障碍性病变,所以单纯给予抑酸治疗仍无法获得满意疗效,还需帮助调节食管动力进而从根本上避免反流,防止疾病复发。西沙比利是常用的胃肠动力药物,能够有效提升食管蠕动功能,进一步增强食管括约肌张力水平,所以可促进胃肠运动,避免食物留滞以及发生反流,该药物在口服后可对胃肠系统当中的胆碱能神经细胞产生刺激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加快乙酰胆碱等物质的释放,有利于提升胃肠运动,与此同时并不会对胃酸分泌造成影响,有利于改善相关胃肠道症状。通过将西沙比利以及奥美拉唑进行联合,可充分发挥此两者的协同作用,并加快胃部排空,改善患者的胃酸过量分泌,从而可消除反酸、胸痛等一系列症状。而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获得大幅提升,在随访过程中的疾病复发率较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表明西沙比利与奥美拉唑进行联合,可有效提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奥美拉唑及西沙比利进行联合施治,可获得满意疗效并降低其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参考文献:

[1] 王玉鑫. 对比分析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0,35(6):504-505.

[2] 骆锦潮,李佩琴.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对唾液中胃蛋白酶的影响[J]. 食管疾病,2020,2(2):153-156.

猜你喜欢

胃食管反流病复发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壮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30例疗效观察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肥胖患者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69例再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